调研问答全文
迈克生物 (300463) 2015-07-15
1.迈克如何在未来发展中脱颖而出,成为全球体外诊断的一流企业?
迈克是国内第一家提出要成为全球一流诊断企业的公司,这是一个视角;从另外一个视角,体外诊断领域国际大型公司占有60%-70%市场份额,中国的企业主要是活跃在生化板块,该领域是体外诊断中唯一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子领域,在生化领域国内企业占有60-70%的市场份额。过去很多的研究报告主要是从生化或者POCT等单个领域去分析一家企业,我们理解的 IVD市场未来的竞争不是单板块的竞争,而是一个整体性的竞争,未来的主要竞争体现在企业能不能给客户提供全面的、优质的整体解决方案。从全球来看,罗氏、雅培、西门子、贝克曼等,他们实验室板块非常完善,未来对中国本土公司来说,十年以后的中国IVD市场一定是整体性的竞争,单产品的公司会被市场边缘化。公司在化学发光、POCT、分子诊断等领域的技术平台都搭建完成,陆续会有很多产品在未来3-5年投放市场,在国内市场中公司属于真正有完整的实验室解决方案的企业。加之中国市场的巨大,公司对于成为中国领先、世界一流的诊断企业的目标是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的。
2.公司的化学发光团队的历程是怎样的?公司目前产品还是以生化为主,而化学发光、POCT等都在布局,那么研发团队是怎样的情况,是公司自身培养的还是聘请的团队?公司的化学发光和罗氏的电化学发光原理上有什么差异化,由此在稳定性和准确性上有什么差异,这种差异会怎么影响用户的使用?
化学发光这个版块是全球大公司占有90%市场,10%市场是由过去国产的板式发光来构成,目前新产业、安图、迈克等公司开始冲击这个板块。迈克在07年还在代理雅培产品的时候就决定进军这个市场,尽管困难重重,迈克仍然坚定不移。公司11年取得化学发光产品仪器的注册证书,真正开始销售是12年下半年,13年开始逐渐放量,目前为止销售累计为800多台。化学发光技术难度相对较高,研发成本比较高,人才要求也高。公司引进了加拿大藉有20年以上化学发光产品经验的科学家,目前发光试剂的开发团队有30-40人,每年可以至少向市场提供10个以上新的注册产品。目前为止迈克在中国IVD市场已经占有一定的先发优势。
化学发光是国内外企业差距最大的一块,外企占了90%的市场份额,国内企业如新产业、安图、迈克等也进入了这个行业。
罗氏最早采用电化学发光,目前电化学发光收费已经没有溢价。从线性来看,电化学发光和普通化学发光几乎差不多。检测结果是由体系决定的,设备故障率、试剂稳定等,化学发光只是一个环节,并非决定因素。
3.化学发光仪器销售模式问题是怎样的?未来化学发光终端价格有没有下降的风险?
医院主要实行试剂招标,仪器免费提供的模式。
ELISA方法,提供的结果是定性的,若要求定量则难度大,且自动化难实现,即使成功成本会更高。而医院永远是以服务病人为目标的,化学发光优势明显,并不存在价格下降风险。
从结果和准确率来看,目前国内和国外产品很接近,国产产品有较强价格优势。国内厂商之间的价格战短期内不是影响因素,迈克依靠其先发优势,能够更好享受进口替代的红利。
4.给日立的生化仪器做试剂的配套方案,这种方案还有拓展的可能性吗?量值溯源这一体系能否解释下?
中国市场与欧美不同,欧美国家的仪器基本是封闭的,中国目前仍以开放为主,我们认为预计今后的三到五年生化、免疫都会慢慢走向封闭,开放产品会越来越少。封闭系统具有操作方便、检测结果准确度高等等优势,而开放系统可能带来质量风险,过去国内的生化产品以开放为主是因为两者之间的价格差距很大。
指定向日立LST003/008机型提供配套试剂的厂商,目前只有日本和光、日本积水及迈克生物三家。
迈克的溯源体系比较完善,从08年到14年迈克参加Rela比对,参加的项目全部符合。溯源必须的三个条件是仪器要确定,试剂要确定,校准品要确定。迈克的校准品是从国际上所有有证的参考物质,通过溯源得到的,再和仪器试剂配套做出结果参加能力比对,60项次从未脱靶,全部符合。迈克购买了几台数十万美金的质谱仪投入到量值溯源工作。
5.迈克有四川大家30%的股份,对第三方检测,检验外包的规划是什么?
迈克持有大家检测30%的股份,大家近年来在四川的发展迅速,与很多国内第三方实验室的市场运作方式不同,大家通过与当地医学中心共建实验室的方式,获得当地较集中的标本。从目前大家的发展势头看达成全国第三方实验室最大的单体实验室的目标还是很有希望的。
6.上半年的销售情况怎么样?一季报的增速只有15%左右,显著低于过去几年,主要原因是什么?
这是正常结果,第一、中国IVD企业过去比较小,增速比较快。生化领域70%都被中国公司占有,替代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迈克的生化产品的增速在这个市场还是领先的。第二、化学发光虽然开始放量,但这是一个逐渐放量的过程,目前还不足以支撑过去30%、50%的增长。
7.分子诊断是市场中最火热的一块,发展迅速,公司在遗传病、肿瘤分子诊断的平台也构建起来了,那么在这一块上公司目前的进展怎样?
分子诊断炒的很火,这一板块有替代传统的潜能,但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迈克的布局主要在两方面:第一是荧光定量分析技术(PCR),做肿瘤、核酸等;第二是测序,产品开发几乎是自己的人员开发,公司科研力量强,未来公司在测序方面会有所表现。但是行业进展缓慢,大家需要有耐心。
8.公司招股说明书中的未来规划提到:加大生物原料开发,掌握大部分高端生化试剂中的关键原材料制备技术,那么公司在这块的发展情况是怎样的呢?原材料制备技术如果能掌握,那么对试剂的成本影响怎样?
公司的开发团队中设有一个原料部门,从行业看目前国内很多IVD公司重点不在原材料,因为原材料已经商品化,而且原材料成本占比比较低,特别是对于生化;生物原材料的开发更多是涉及到未来的布局,不是价格问题。原材料的开发重点主要是与免疫、分子相关的原材料的开发。未来随着体量越来越大,原料开发的投入会加大,目前原材料的比率在销售中所占比率很小,未来会逐步扩大。
9.公司要从西南走向全国,销售体系规划怎样布局的?
公司目前1200人左右,人员主要分布在研发和市场,公司除在四川、云南、贵州、重庆设有子公司,在北京、上海、广州、沈阳、西安、武汉设有一级办事处,在济南、杭州、郑州、南宁、长沙等地设有二级办事处,各个办事处管理不同片区,大的办事处有20人左右,小的省级办事处有8-10人,主要是协助代理商服务客户,包括自己去服务客户。在IVD领域罗氏是做服务体系做得最好的,未来的竞争力主要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