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普利特 (002324) 2015-07-24
1、公司产能建设情况?
答:2014年公司用自有资金投资建设的全资子公司重庆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年产10万吨高性能环保型塑料复合材料生产项目,完成了生产设备安装调试,投料试产,2014年末重庆普利特产能已达到3万吨。目前公司产能达到18万吨,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2、长玻纤增强PP材料应用情况?
答:公司的长玻纤增强PP材料(下文简称“LGF”)继在宝马5系的仪表板骨架上得到成功应用后,宝马3系也开始批量使用,公司还获得了宝马汽车未来四款以上新车型的包括仪表板在内的众多零部件材料的供应定点,单车使用材料重量大幅度提高,合作进一步加强。LGF在宝马以外的其他高端车型上也有较好应用,2014年11月该款材料又成功进入到路虎汽车的全球采购目录,藉此公司成为国内材料供应商成功进入路虎全球采购目录的第一家。此外LGF在一汽大众的新速腾GP的仪表板骨架以及其他一些高中端畅销车型上的应用均有良好的表现。
3、收购美国WPR公司对提升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
答:本公司与WPR公司的主要业务领域均属车用改性塑料,在生产技术、产品结构、产品应用、市场分布、主要客户等方面存在各自的独特优势,本次交易有利发挥协同效应,提升本公司盈利能力。
项目 本公司 WPR公司
生产技术 利用原生原料生产产品,PP改性 利用再生原料生产产品,PA改性
产品结构 普通塑料工程化
聚丙烯(PP)、改性ABS、PC/ABS合金 工程塑料
尼龙(PA)、PET
产品应用 汽车内饰相关部件 汽车发动机周边相关部件
市场分布 中国国内市场 美国市场
主要客户 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华晨宝马、
长安福特、长城等 (北美)通用、福特、克莱斯勒
4、如何开展协同工作?
答:我们已经制定了详细的协同工作计划,并设立专门机构,互派常务人员,主抓协同发展。主要开展工作如下:①制定了协同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标,利用各自产品技术优势和市场渠道,进行充分的产品和销售渗透。将普利特产品渗透到WPR的市场领域,将WPR的产品渗透到普利特的市场领域,充分实现中国、美国、欧洲市场的普利特产品和WPR产品全覆盖;②成立了协同项目组,设置销售组、研发组、质量组、生产组、采购物流组、财务组、IT技术组等。每个小组明确了普利特和WPR负责人,建立了快速和直接的沟通模式;③制定了协同工作行动计划,主要包括销售、技术、本地化生产、信息技术和管理方面工作,制定关键时间节点,各个协同小组在协同工作行动计划框架内制定其具体的行动计划和工作目标,形成指导各个小组工作的具体行动指南;④普利特和WPR互派人员进行技术、市场和生产的衔接,尽快实现双方产品在对方市场的批量销售、本地化生产、技术服务和支持。
5、公司向银行申请综合授信及为全资子公司担保情况?
答:公司向银行申请综合授信额度共计70,000万元(主要用于流动资金、国际贸易融资、银行承兑汇票等)。为全资子公司担保共计124,176万元,占公司2014年底经审计净资产的78.48%。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无逾期对外担保、无涉及诉讼的对外担保及因担保被判决败诉而应承担损失的情形。
6、TLCP情况?
答:普利特新材料的液晶高分子材料生产稳定,质量可靠,已向多个重要客户持续批量供货,产品能够满足电子连接器、汽车零部件、航空航天、工业设备等各领域的需求。同时,公司加强应用研发,寻找差异化市场,积极扩大应用领域。公司将稳步推动产品销量上升,逐步形成规模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