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达实智能 (002421) 2015-08-27
问:老板的背景、公司的业务发展历程
答:刘总是中南大学自动化专业毕业。自1995年成立至2000年,公司主要提供楼宇自动化和工业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安装、技术咨询服务;001-2004年,公司楼宇自动化专项业务逐步发展成为建筑智能化工程总承包业务;2004年开始主要从事建筑智能化及建筑节能服务。2013年开始布局“智慧建筑、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领域开展智慧城市建设服务。
问:公司进入医疗行业的原因?
答:我们原有的智能化和节能业务,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增长速度,但业务本身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我们始终存在一定的危机感。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逐渐考虑将业务链延伸到尚未形成完全竞争、且无显著周期的市场。我们在过往服务的众多医院客户中发现了这个机会。但医疗领域本身的市场空间很大,我们必须基于行业和自身资源的整合,找寻最好的切入领域。首先通过并够的方式切入医院的洁净手术室市场,随后投资小鹿暖暖公司,未来以区域医疗业务平台整合互联网医疗的相关应用,继续摸索发展机会。
问:PPP项目的进展情况?
答:我们是从地级市的智慧城市项目开始入手,围绕我们自身“智慧建筑、智慧交通、智慧医疗”业务的专业优势拓展PPP项目。目前与东台市、淮南市形成了战略合作关系,除此之外,也在跟进一些地区的PPP项目。从已签约的两个项目来看,以PPP模式获取业务,可以较早介入到政府的智慧城市规划中,竞争优势更明显。
问:公司在传统业务、互联网+业务的管理和支持上有何区别?
答:传统业务实行事业部制,通过下发任务指标进行考核、管理;
创新型业务比如我们的融资租赁公司、小鹿暖暖的互联网医疗业务,则通过引入专业团队的方式开展,除给予团队人员市场化的新酬和一定的股权激励外,同时给予充分的创新空间,来促进该业务发展。
问:公司轨道交通业务的发展情况、竞争情况以及收入占比情况?
答:公司的智慧交通业务遍布深圳、成都、长沙、大连、福州、广州、石家庄、南宁等多个城市,已完全突破地域性限制。
竞争对手是同方股份、和利时、国电南瑞、宝信软件、浙大中控,部分项目是当地公司与这些公司组成联合体进行投标。
随着我们14、15年轨道交通业务的迅速放大,我们判断此业务的收入占比将达到三分之一左右。
问:房地产投资放缓对公司业务的影响?
答:我们已体会到这种影响。一方面由于公司在智慧建筑、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的细分市场的布局,基本可以平滑到对公司的影响;另一方面,市场是足够大的,我们仍会积极寻找业务机会。
问:公司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是什么?
答: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有效益分享型、保证型、能源托管型。我们按照约定的模式,围绕建筑物内的中央空调系统为用户实现节能降耗。公司负责用户的节能改造和投入,并在合同期限内与用户共享节能实际收益,期满后将投入使用的所有节能设备无偿转让给用户使用。单纯通过节能改造,节电率可达到20%以上,根据客户的场地情况,结合水蓄冷措施,节电率可以达到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