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华策影视 (300133) 2015-08-27
去年到今年公司为实现“互联网时代全球一流综合娱乐传媒集团”这一长期战略目标进行了努力。公司将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基于全网剧、电影、节目,包括动漫、音乐、游戏等娱乐内容在内的一家综合内容供应商,主要商业模式还是以版权买卖、授权为主,伴随着公司全网剧市场份额的提升,第一名位置的巩固,以及电影、综艺等业务的逐步成熟,这一阶段目标已初步实现;第二阶段,基于海量的娱乐全内容和多种爆款头部产品,希望做一家“娱乐内容运营商”,在传统的已有的商业模式基础之上,探索更多的包括营销、艺人经纪、IP授权、衍生品等多种的变现的商业模式,这一阶段通过这一年的努力,也初步奠定了一定的位置;基于核心内容,包括金融、旅游、体育、广告、地产多个产业去融合,做 “娱乐内容价值提升者”,这是长期的战略目标。
公司上半年提出了新的战略愿景:内容连接一切,规模驱动创新。第一句话的含义,在现在这样一个时代,内容有可能成为连接多种设备,多个行业、多个群体、多个需求的核心要素,所以我们以内容为核心,把内容为王的价值理念贯穿经营当中,希望最终实现的是内容连接一切。第二句话“规模驱动创新”,伴随着大数据和大IP的支撑,中国的娱乐产业已进入大工业的时代,而在大工业的时代我们参考美国、韩国,唯有规模才能改变商业模式,唯有规模才能驱动创新,而华策在全网剧上已实现了规模驱动创新这一理念。
上半年的业绩,也实现了营收20.5%的增长,扣非后归属股东净利润20.7%的增长,基本上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都保持了稳定的增长,说明公司在盈利能力上和在行业地位上都保持了稳健的态势。
上半年的战略亮点总结了六点。一是从去年开始公司将电视剧业务升级为全网剧,即互联网跟电视网融合的新内容形态,从上半年的数据来看,无论在互联网端和TV端都保持了15%以上的市场份额。二是上半年启动了SIP剧战略,SIP是互联网和影视娱乐融合这一时代的核心和串联点,因此上半年启动了多部基于超级ip的产品矩阵。三是我们凭借大数据、大IP优势以及多年的全流程管控体系,有望成为行业内第一个进入大工业时代的公司。然后是商业模式上的一些探索,比如在To B端的植入广告和整合营销,To C端的电商衍生品和T2O、边看边买等粉丝经济相关的一些尝试。最后一点,我们在上半年也进行了一些的创新探索和多个行业的融合。执行成果上中报已写的比较详细,再此不再赘述。
分业务:
公司现在做的很多产品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电视剧,也不是纯网剧,而是全网剧的概念,以互联网用户的需求作为主要考量的标准,以互联网渠道作为首要渠道,但是用传统电视剧制作的规模、质量、投入的资源、重视程度来做的新形态内容,我们称之为全网剧。公司全网剧具有五个核心特征:1、覆盖两张网:互联网、电视网;2、基于体量更大的互联网用户需求;3、整合传统电视剧制作资源;4、对于爆款产品,投资规模超过传统电视剧;5、互联网与电视网营销推广互动打通。
据统计,截止6月30日,华策整个集团的内容互联网总播放量已累计达到830亿次,环比增长74%,上半年净增300多亿次。而2014年至2015年上半年互联网播放量TOP25的剧目中有7部来自华策,在头部内容中的份额是28%这样一个非常性感的数字。在TV端,上半年首播剧有10部,继续保持行业第一的位置,跟竞争对手的差距也在逐步拉大,无论在收视率上还是在稳定性上都有比较好的提升。上半年几个核心的产品,比如百亿次播放量的《何以笙箫默》,在加拿大获得班夫国际奖,也在韩国MBC播出,说明全球渠道对中国剧集质量有了新的认识;再比如引发社会讨论话题剧《妻子的谎言》、基于核心IP开发的《封神英雄2》、纯网剧《沙僧日记》、最后一部四星剧《镖门》等在互联网和电视网都有不俗表现。
在商业模式的创新上,公司通过《何以笙箫默》尝试的T2O,展现了非常大的潜力,同款产品销售情况一个月内总计销售额达大几百万元,未来通过更加前置化的聚合电商、品牌,更好的进行无缝链接,相信未来在电商上会有很大的突破;第二个是在优酷独播的网剧《校花攻略》,与某化妆品牌合作尝试了边看边买导流的模式。
电影方面。华策影业从去年3季度成立到今年这一段时间的蓄势,已非常清晰地构架起以“发行为龙头、制作为核心、互联网化与国际化为特色”这样一家新型影业公司,在经营模式上也从以联合投资为主逐步变为制作加发行双轮驱动的影业公司,目前员工人数也达到130人。在发行方面,幸运的请到了业内的领军人物,其成果和经验在业内被广泛认可。发行策略上以地网团队为基础,互联网为重要战场,影院战略合作辅助。目前发行团队70多人,宣传团队20多人。在开发制作方面,影业也秉承公司“内容为王”的基因与价值观 ,希望实现题材的多样化,能满足不同人群电影观看的需求。华策电影方面的优势,第一是20多年的内容经验和资源积累可以无缝对接电影新行业,二是电影电视剧行业的资源可以相互融通,三是后发优势,从设立初起就以互联网为渠道、用户需求为主要考量的新形态影业公司。公司通过IP孵化、签约工作室合作、股权投资公司合作、全球合作来获得稳定、优质的项目源。开发制作团队也是中西合璧的全明星阵容,包括多位业内重量级专业人士。
节目方面,上半年可说是团队起航,小试牛刀。大型音乐代际沟通节目《中华好民歌》 播出后收视连续上扬,助力季助力播出平台收视率进入前10名,最后一期“冠军之夜”获得全国前5 的良好表现,已续播了第二季并在上个月进行了播出。上半年也储备了大量全球顶级版权,进行中国版落地筹备,包括韩国大型音乐推理节目《隐藏的歌手》,韩国KBS国宝级旅游节目《两天一夜》,英国《Gogglebox》以及冰雪运动类节目《Dancing on Ice》。
渠道业务方面,电影院上半年票房收入增速67%,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说明了整公司管理能力的提升;“华剧场”以聚合方式落地小米多屏;与黑龙江卫视战略合作,联合运营“日日喜剧”新模式;在上个月与中国移动咪咕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后续会在咪咕平台上投放转为中移动 用户打造的移动互联网新内容;还有公司自研的APP香蕉娱乐也已正式上线,以成片之外的内容来吸引用户,希望以自研的过程内容和粉丝经济相延展的新型移动互联网产品。
下半年展望:
战略方面在“内容连接一切,规模驱动创新”这一战略愿景下,在三个发展阶段都有大的布局。比如第一个层次“华语娱乐全内容供应商”,进一步扩大全网剧市场份额,电影、节目进入行业一线公司,并进军动漫、体育,打造真正的全内容供应商。在进入第二个层次内容运营商方面,有三个方向:1、多渠道融合尝试付费点播、广告分成;2、To B,基于全娱乐内容的整合营销运营;3、To C,基于爆款产品的电商、粉丝经济。长期目标内容增值商上,从今年开始在努力与其他行业进行融合,包括教育培训、创意孵化、互联网金融、旅游观光、餐饮。
核心点,一是如何将内容做到极致,以SIP剧为核心,基于互联网影视用户需求,以互联网为首选渠道,传统渠道同步推进,同步开发多项影视内容产品,同步进行游戏、电商衍生授权,以及粉丝量放大后创新模式的探索。第二点比较关键,如何将规模做到极致方面。娱乐内容产业正进入大工业时代,大工业时代的两个核心要素是大数据和大IP储备,支撑则是产品经理的开发管理方式和全流程管理体系。大数据方面,公司多年前就进行了研发和储备,建成超百人的业内最强数据中心,目前已构建影视制片服务、平台合作服务、艺人经纪服务、内容创意收集评估四大体系。IP储备方面,公司能“更快+更多”地进行商业的价值运作,深受IP源头青睐,获得了业内最丰富的IP储备。此外,现在任何一个IP进入华策体系后,从前期评估、主创的组建、拍摄制作、后期营销,法务财务都能进行全流程管控,让优秀产品做到卓越,此即全流程管理。产品经理的概念上,不同于大量存在的工作室模式的公司,可以做到15到20条产品线同时启动。
之后战略的要点就是希望与互联网伙伴进行深度的战略融合,比如再融资审核通过后,会加速与战略股东百度、小米在多个层面的合作,进一步深化与新战略合作伙伴中移动咪咕的合作。
战略层面,股权投资和战略协同在下半年也将成为重要亮点,通过外延式扩张加业务战略协同,将是公司长期战略目标的重要驱动力。下半年的主要投资方向,包括和超级IP源头进一步的在股权层面的合作,包括打造自己的品牌内容生态圈,探索粉丝经济、互联网金融等在内的新商业模式,进一步去整合全球优质娱乐资源进行本土化运营,也考察了前瞻技术布局,希望能与公司核心竞争力相结合,此外公司的产业基金下半年也将正式运营,围绕上市公司战略目标进行全产业链布局投资。
跨行业展望:
一是发力O2O教育,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线下以华策电影学院及附属的两个基地为主体,在线上整合教育、艺人经纪、粉丝经济,利用业内专业资源和自身优势,将日韩成熟模型在中国进行本土化实现。
二是O2O创意项目“华创会”,是上半年实验区启动的一个重要项目,希望打造一个综合性、全周期的创业服务生态体系,扶持中国华语影视新生力量创业创新。 Offline方面基于产业园区,建设100个“创意工作室”,吸引创意人才 ,Online方面会对这些创意工作室匹配100个微电影/纯网剧的投资,孵化平台产品直接商业化。
三是互联网金融,在上半年做了一些尝试,未来一年希望与互联网战略合作伙伴共建基于娱乐内容的众筹与衍生品平台。与现在流行的股权众筹、预售衍生品等不同,公司会基于自己的核心优势做更多C2B的内容众筹,从内容的创意开始,真正做到让粉丝决定内容和产品,让粉丝直接去买单的模式。
下半年业务展望:
全网剧方面,公司下半年进入发行周期的剧比较多,全网剧能保证收入的稳定增长,也会有十几部全网剧启动制作。重点剧目包括《怒江之战》、《翻译官》、《我的奇妙男友》、《锦衣夜行》、《微微一笑很倾城》、《锦绣未央》等。
电影方面,很高兴成为暑期档最为活跃的电影公司,包括今天的《聂隐娘》,暑期档上映的电影为5部。下半年独家发行的电影包括《剩者为王》、《蒸发太平洋》等多部作品。
综艺方面主要有《挑战者联盟》,一档非常正能量的作品,展示明星在职业中遇到问题时如何应对克服,从阵容到主题都是今年非常令人期待的一场真人秀节目。然后还有已上映的江苏卫视《一票难求》,以及后面会播出的《隐藏的歌手》、《为你而歌》、爱奇艺平台独播作品《女神弹弹爱》等。
渠道方面在和咪咕、小米以及多家卫视都希望创新出除版权之外的新的商业模式来打开娱乐产业的成长空间。
最后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华策的支持与鼓励!
二、管理层讲话
赵依芳:华策的不同之处,一是整个团队几十年下来,包括与克顿的合作,是一只有文化理想的团队;二是对产业的理解比较深,对创意产业前沿的判断和趋势清晰,所以定位为华语一流,以内容为核心的综合传媒娱乐集团,在中国引领行业,在世界有一席之地。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发展轨迹,华策上市以来,业务成长比较稳健,从小公司成长为综合性公司需要一些过程,但是今天是华策第二次创业和飞跃的好时机,在这个新的时间点上,可以发展的更好。华策整个基础和价值体系,正是竞争优势所在。市场需要短期的成长,也需要长期的稳健,这时基础就很重要。全网剧的海量,和海量带来的资源,资源带来的未来终端里新传递模式,都会有增值或新商业模式出现。再讲我们的电影,从创意、题材、到制作、发行、地推终端、互联网的营销,整个体系展现给大家的规划是很清楚的,70%的商业电影如《小时代》、《剩者为王》,15%的高品质大师级作品是支撑中国电影长期稳健发展的基础,还有15%来自于实验性电影,如对90后的电影力量进行扶持。发行上,我们也了解互联网时代市场规律,与各大互联网网站进行深度合作,同时也了解B2C产业,在C端的服务和专业化必不可少,所以马上建立起了地推营销。因此,华策的电影版块是非常值得期待的。综艺板块,虽然团队组建时间不长,但现在谋划布局创作中的内容已超过十档,定位与电影一样要进入一线公司之列。三驾马车成就全球最大最强的华语娱乐内容平台,然后利用海量内容创造新的商业模式,改变文化创意产业智能时代带来的多屏多终端商业模式。我们的定位是一体两翼,主体还是内容,基础上不断加强,建成难以超越的平台系统。建立系统是最难的,所以也很荣幸拥有了大数据这一利器,这一体系不容易建立,不是数据单纯的对标,而更多是去创造,支持整个流程去发现未来所有渠道、终端、用户细分需求。另外也很幸运,再融资审核通过,我们也会用好资金资金,支持在机遇下的第二次再创业。再一点,互联网改变一切,在文化创意产业里,互联网要改变一切,应该跟公司这样的平台系统,具有内容积聚性的、多商业模式来创造、链接人的种种需求。目前,终端不成问题,链接不成问题,新技术不断涌现,海量的创意内容成为入口,创造新商业模式的机会,互联网会改变、提升我们,打开巨大的创意空间和商业机会,希望大家一起看未来。再次感谢大家上市后一路给予的支持和信任,期待在未来共同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得到大家继续的支持,未来取得共赢和超预期的发展来支持中国创建一家世界级内容为核心的、互联网时代的娱乐文化传媒巨头企业,在做好本行的同时,为民族支持一份梦想。谢谢大家!
金骞:管理层真切的感觉到,中国的文化产业已进入到系统化、标准化竞争环境,需要顶层的设计,已经过了磨合的阶段。
讲一下对市场的观察以及未来前景。首先市场空间仍然巨大,比照美国,市场空间,尤其是优质内容的市场空间巨大。然后是优质内容连接的市场空间有多大,目前一个好的全网剧仅植入就可达4000万,所以对市场前景还是要有信心。一个好的内容本身可以为平台、艺人、广告客户、观众带来价值时,本身就具有很大的价值,大家会都想要。第二点,华策的特质,讲规模和基础建设,要搭建航母式的企业平台,很多层面都经过系统设计。能对行业进行深入洞察,系统化的企业,不依赖与偶发项目。还有一点是互联网带来的颠覆式的转折,网生一代粉丝使我们做决策、研发、创意的基础,优质内容在互联网受众端的价值会更大。我们对此已有深刻认知,已在做全面的转型部署。
三、问答环节
问:1、募集资金的使用计划?2、公司更大层面的这些布局如何去落地、安排配套资源?
答:主要是内容的创新升级,电影和综艺都会大力加强,互联网应用开发,大数据系统建设也会加大投入,另外包括艺人、IP等资源整合都会进行探索,还有海外的一些拓展。在增发预案中也着重强调了互联网、泛内容、运营等方向,也已经进行了开展。包括第二个问题资源如何匹配,其实上半年主要工作也是围绕这些来展开,集团内部已搭建好七大平台,对这些跨界布局形成支撑。
问:1、请展望一下假设后续一个SIP运营非常成功,所能达到的价值量量级。2、目前网络点击量与实现价值不匹配,后面超级内容能否做到提升网络视频广告单价。
答: 第一个问题还是讲内容行业究竟有多大的空间,版权买卖与其他模式盈利的比例还是会继续变化。爆款IP未来会看到5到10亿,10亿+以上的就比较难了,开发方式决定了后续连锁价值。短期能看到的,单一的剧来讲是可以达到3亿以上的,再加上电影等链接,可以看到很大空间。这取决于公司是否具有品牌化管理爆品IP的观念和持续开发能力。单部剧不足以改变市场习惯,需要持续开发矩阵产品,长期不断摸索的过程,当下需要积累出系统标准,指导如何把内容价值最大化,希望三年左右能看到模式的转变。
问:三到五年对公司的期望?
答:在以价值决定投资的时代,再加上行业趋势,公司的成长仍在。公司的气质是稳健的,不管是实业还是资本推动,还是比较淡定。希望未来依托于企业本身的实力和未来的爆发,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惊喜。
问:综艺下半年计划?
答:这一年里做了两件事情,一是综艺团队的组建,已建立4只工作室级别的团队,每个团队20人左右,而且术业有专攻,分别为真人秀团队、棚内团队、脱口秀团队、周播综艺四个团队。二是综艺节目的储备,攥在手里的模式,包括引进、联合研发、自主研发的在十个左右,其中互联网综艺占5个,四季度会在卫视播出两档,明年一季度会有两档。我们会继续踏踏实实去做综艺的储备和研发,而且更多是互联网综艺节目的开发。基于对行业趋势的研判,在早期已储备了许多棚内节目和正能量节目。下一步风口一定是互联网综艺,并且是适合互联网平台的产品型综艺而非现在的作品型综艺,因此现在更多在思考如何做出能够跨屏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