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腾邦国际 (300178) 2015-09-16
由周小凤女士介绍公司基本情况。
答:(1)2015年公司确定了“旅游×互联网×金融,构建大旅游生态圈”的战略,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三大业务平台:大旅游平台、互联网金融平台、大数据平台。大旅游作为流量入口,主要获取用户,互联网金融是重要的变现手段,为公司贡献利润,而大数据业务则为公司提供营销支持及引导决策。
(2)公司的核心竞争力:①机票批发规模全国第一,并仍保持较快的增长趋势,这对整合旅游资源有绝对的战略意义;②线下渠道渗透最广,公司在全国已有超过40多个分支机构,加盟商500多家,覆盖三四线城市,具备强大的落地服务能力。③两大互联网平台八千翼和欣欣旅游平台聚集了海量用户。④在互联网旅游行业中金融牌照最全。公司拥有第三方支付、小额贷款、P2P、保险兼业代理、保险经纪等牌照,并战略投资参股设立再保险公司、相互保险组织。
(3)未来发展:①从单一的机票业务切入到大旅游平台,增强金融变现能力。②渠道选择上依然相对侧重线下B端客户,继续提高落地服务优势,提高客户忠诚度。③致力于打造旅游平台经济,将旅游业务做深做透,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体验。
公司有哪些业务比竞争对手布局更早?
答:(1)平台布局;(2)注重B端用户;(3)产业延展与供应链金融。
公司的传统业务基础机票代理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化,对打造旅游B端生态圈会不会有影响?
答:(1)国内航空公司传统佣金政策为基础佣金+协议佣金+后返奖励,近年航空公司陆续下调基础佣金,基础佣金降为0后对中小代理影响较大,多数选择了撤离市场,或者向腾邦靠拢,最后的结果则是市场集中度提高,以及腾邦这类大票代销售数据的上升。
(2)互联网经济下流转环节减少了不等于B端消亡了,也不等于B2B商业模式不行了。事实上B端经济最近很火热, B端客户相比C端客户而言交易频率更高、忠诚度更高,发展B端客户关系更稳固、盈利更容易。
(3)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任何一家公司都很难直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公司通过“1+N模式”(即腾邦一个大平台,N个分销商),搭建平台为B端客户提供丰富的产品及集中交换资源的场所,让分销商替腾邦完成“最后一公里的服务”,能最大限度地满足C端用户的需求。
小贷未来是否还是核心业务?除给旅行社提供融资外,还会投向哪些领域,公司预期小贷市场规模能做多大?
答:(1)供应链金融短期内仍是公司主要的利润贡献来源。
(2)小贷业务目前主要服务的是公司掌握其交易情况、风险可控的商旅客户。
(3)小贷现在注册资本是5亿,根据深圳金融办的规定,融资规模上限为15亿。但同时公司开发了P2P业务,使得客户的融资需求在小贷公司之外也可以得到满足。
腾邦为何着重开发保险领域?
答:(1)中国保险市场发展空间巨大,保险深度保险密度远未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2)旅游与保险业务都是做“人”的生意,旅游能给保险业带来客户,能给保险公司充分的数据设计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保险产品,旅游同时为被保险人提供增值服务,保险又丰富了旅游产品的供给。在大旅游生态圈内引入保险元素,可让传统业务和增量业务协同,消除产品边界,实现交叉营销,增厚公司利润。
未来三年公司业绩增长的驱动力有哪些?
答:(1)机票业务:是公司的核心优势,目前市场占比10%左右,交易规模预计在未来有较快增长,在机票领域的控制力会更强。
(2)旅游业务:公司未来旅游收入会渐渐补充增加,可能会慢慢超过机票业务。
(3)互联网金融业务:小贷仍然会是很重要的利润贡献来源,但要控制发展速度。P2P的发展态势可能会与小贷以往的增长情况类似,未来希望保险及大数据业务能够持续贡献利润。
未来征信和大数据业务准备怎么做,是自己积累还是去收购?
答:征信和大数据是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业务,实现路径:自建与并购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