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智慧松德 (300173) 2015-09-25
公司参会人员:大宇精雕总经理雷万春、大宇精雕总经理助理朱文飞
记录人员:大宇精雕总经理秘书杨钱红
交流的主要内容:
1、首先由雷总介绍公司的发展历程:公司早期做一些专业设备,后来客户要求需要做流水线,目前有要求做一个工厂的自动化,整厂自动化。
2、由朱文飞介绍公司简况和产品情况。
3、雷总介绍行业情况和大宇的市场情况:
(1)产品的市场空间非常广阔,订单越来越多,客户认可度越来越高。
(2)行业的前景良好,下游客户对人工替代的需求很大,研发和技术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我们目前紧贴客户需求,比如江西合力泰,我们在合力泰旁边建了服务基地,紧贴客户需求,设计和想法和客户探讨出来。
(3)实行项目制。以前大小员工都抓在一起,所有人在一起,现在分成项目组,项目组目标聚焦,效果更好。工业4.0对我们装备有很大的空间,大宇是先闷头干活。
(4)未来发展:公司目前围绕3c行业,以前做盖板,现在做镜头,纵深发展。任何行业的变化都会产生装备的需求。行业变化很快,颠覆式变化对装备需求刺激很大。3c行业很散,量也没那么大。与其找新行业,不如在已有行业深挖,进口替代。
4、询问环节:
(1)订单情况如何?
现在忙不赢,很多,每天都有加班。
(2)哪些客户的单?
合力泰的单就已经很多,其他的客户陆陆续续下单。
(3)合力泰的单金额?
第一期订单约3.3亿人民币
(4)订单产品量?
因是整个车间组合,总台数约为1500台
(5)全年是否可达到5亿人民币?
要看是从哪个方面来计算,交货或接单?具体时间节点?在某些方面看,是可以达到的。收入的确认要根据客户的验收情况。
(6)以前说到的蓝宝石机器目前的情况?
我司的很多蓝宝石机器已经研发出来,但是目前蓝宝石的应用还不够广泛。市场培训还需要过程。
(7)我司的设备和德国的设备比较如何?
目前我司的机器核心的器件用的是德国的。
(8)陶瓷后盖,是否和玻璃一样?
硬度介于玻璃和蓝宝石之间,都属于硬脆的加工。
(9)攻牙机情况如何?
今年卖了几百台,目前做的不是很理想,很多大的公司采用租的方式或者铺货的方式来进行,这样资金占用太大,行业的风气不好。
(10)去年我们销售很好的盖板玻璃精雕机,今年的情况如何?
今年做的不好的企业,倒闭情况明显,但是行业在重整,大型的有实力的企业订单量非常好并有很大的增长。
(11)几年我们公司最主要的客户有哪些?
主要是去年的那些大型企业。
(12)我司的蓝宝石加工的机器速度如何?德国的机器速度比较快?
蓝宝石精雕机速度,德国的速度很快,我们偏慢。速度牵扯很多,同一个图案才可以比较。要从加工的材料的情况进行比较,但是没有大的对比性。
(13)今年的几类产品的收入比例如何?
今年的收入中预计金属加工设备有几千万,其他主要要是产线化的产品,包括精雕机等。
(14)精雕机的市场情况后续如何?
后续的市场前景比较好,但是会通过加装机械手等方式进行升级。
(15)对国产盖板的看法?
国产盖板不会是主流,主要还是国外的盖板。
(16)精雕机国产的份额?市场保有量如何?
基本上是国产的市场。目前市场上有几十万台。
(17)我司的研发团队?
一共十几人,人在于精不在于多。
(18)行业7-8月份是淡季?
是淡季。
(19)苹果手机和国产手机的手机壳的费用?
苹果的贵一些,国产的是苹果的三分之一左右,国产的采用了一些新的加工工艺提高效率。
(20)产品的利润率如何?
做装备的都有利润,利润率相对不错。
(21)员工的人数?
200多人,组装80人左右,研发20人左右。
(22)我司跟其他精雕机厂商比较如何?
研发市场先行。客户精简和聚焦。我司并非只是一个精雕机厂家而是系统集成商,在系统集成商方面我司走在行业前列。
(23)精雕机是否是通过替代国外设备,从什么时候开始?
精雕机的概念是中国本土提出的,这种小型的机器其实就是本土从大型CNC、电脑锣等设备直接衍生的。。
(24)精雕机的价格?
单机是十几万。
(25)一条线的价格?
要按一条线的配置来核算,一般在百万以上。
(26)机器人的情况?
目前很少对外销售,是通过和我司的设备进行配套使用。机器人是我司智能装配中的一个部件而已。
(27)3C行业的特性及市场需求前景及趋势?
3C行业是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现在要做的是替代人工,对于企业不好的时候,最大的成本是人工,是环境被动升级。而生意好的时候找不到员工,扩产或是人工替代,还是需要我们的设备。十年后差不多被替代,我们在大气候下,替代需求比较高。
(28)行业人才的问题好解决吗?
做某一块的人有很多,但是做产品或者项目经理比较缺少。
(29)目前是否有其他智慧工厂项目在谈?
有,还有很多。
(30)对未来技术方面怎么看?
早期开发的蓝宝石机器,技术应用在于精细陶瓷方面。陶瓷一定是未来方向。
(31)客户多长时间收回成本?
最长时间24个月收回成本,一般情况下是18个月。
(32)自动化升级存在哪些困难?
主要是技术问题,部件采购,我国配套的环节差;技术人员的,我们是系统解决方案,而不是产品,对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缺少项目经理和人才经理。自动化其实是渐进的,不是一下子完全替代,不会去改变原来成熟的工艺,二是改变原来人工用的东西,提高效率,提升品质,节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