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运达科技 (300440) 2015-10-14
主要问答:
1、请介绍公司车载系统主要产品。
公司车载系统产品主要以检测、控制、网络、微处理和软件技术为核心,提供机车车辆信息检测、牵引控制和安全状态信息检测的功能和服务,为机车车辆运行、维护提供控制、数据分析、信息服务的功能和综合解决方案。
机车安全运行监测的产品线是较为成熟的车载产品方向,在6A保障系统的六个子系统中,我们的产品涉及到其中三部分,分别是视频监控、防火监视以及走行部检测与故障诊断系统。
公司视频监视产品可以通过本地机车视频图像的连续记录,提供司机室、机车前进方向路况及机械间的历史图像数据;机车防火监视产品通过实施提供监控点的火情信息及视频监视图像,实现防火报警及联控;走行部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是采用共振解调检测技术,基于频谱分析技术的总线式温度、震动、冲击实时监测报警系统。
2、请介绍公司新产品的基本情况。
公司从去年开始批量装车的一个新产品是CMD产品,它是中国机车远程监控系统中车载数据的传输平台,去年已经进行了部分既有车改造和新车装车。CMD将车上的控制信息、6A平台的信息、车上LKJ监控装置的信息进行汇总收集,然后通过无线传输到地面的信息化系统,预计未来信息化方面会配套有一个大数据中心,作为支撑平台,对所有的数据进行集中和分析。
3、请介绍公司这一新产品的市场情况和发展方向。
公司是四个CMD产品供应商之一,也是地面信息系统的设备和服务供应商,有轨道交通行业和产品技术方面的优势。在机务信息化的诸多子系统中,公司是检修、设备管理和验收部分的主要承担开发商。
现在铁路总公司的信息中心正在进行机务信息化相关的规划,以及相关的标准制定,未来的模式虽然还没有具体确定,但随着车辆数量的增加、车辆设备的改装,数据传输方面的问题会日益明显,公司也希望能够与信息中心积极合作,共同解决相关问题。
4、请介绍公司现在承担信息化工作的人员配置情况。
信息化工作中,硬件的安装和升级虽然是基础,但是数据结构和系统架构方面的优劣也决定了数据的流通是否顺畅、运行是否高效,所以软件部分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在公司内部,信息化工作的软件开发职责由不同部门的员工承担,全职投入相关工作的人员现在还不算太多,约40人左右,如果后续的工作开展起来,公司会扩充相关的人员编制,也会开拓渠道,通过多种方式提高信息化产品的开发、维护能力。
5、请介绍公司车载系统产品主要市场情况和未来发展方向。
公司车载系统事业部产品现主要应用于机车车辆上,我国现有交流传动机车的旧车改装正在进行,今年若按计划将完成接近四成已有车辆的改装,预计在三年左右全部完成,地铁车辆的新车装配和旧车改造也在逐步进行,动车领域的市场还没有进入。相关产品拥有较大的市场需求,随着全国地铁、高铁建设的不断开展,也会拥有广阔的增长空间。
预计在未来五年左右,轨道交通领域机务运用安全系统中机车车辆车载监测与控制设备市场容量约能达到49.2亿元,机车车辆整备与检修作业控制系统市场容量约能达到20.2亿元。
公司除了在轨道交通机务运用安全监测平台方面会加强6A系统、CMD和信息化系统的开发和投入,还希望借助募投资金的力量,和西南交通大学国家牵引动力实验室的平台,做好公司募投项目轨道交通车载牵引与控制系统技术改造及产业化项目,使其成为公司业绩的另一个增长点。
6、请介绍公司股道自动化产品业绩的波动原因。
出现业绩波动的原因和整体铁路建设的投资情况相关。公司的主营业务范围中,股道自动化设备和铁路建设投资相关性最大,“7·23”事故后,铁路方面的投资整体下滑严重,随即大部分轨道交通的企业的业绩下滑体现在2011至2012年,但股道自动化系统在机务段属于站后设备,其建设周期比正线要晚,所以对公司而言,相应的业绩波动就反映到了2013年左右。
7、请介绍公司仿真培训系统的市场情况。
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是公司未来市场拓展的一个重要领域,公司希望能够在既有的市场空间内,在轨道交通行业内扩充驾驶仿真器的应用领域,从司机驾驶仿真培训扩充到综合仿真系统,将孤立的驾驶培训变为成系统的多方面培训,例如信号、车载、司机之间的互动演练。如果这一概念被广泛接受,将会出现对应的市场需求。公司期望未来几年内,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仿真产品市场能达到公司整个仿真产品市场的一半。
随着仿真器制造水平和系统解决方案能力的提升,公司也关注着轨道交通驾驶仿真培训方面的内容,例如轨道交通行业的司机驾驶培训、在职培训等内容。
铁路总公司已开始考虑进行培训相关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公司希望在成为设备供应商的基础上,也成为轨道交通驾驶仿真领域主流的服务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