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润和软件 (300339) 2015-10-28
1.三季报数据为什么没有大幅增长?
答:捷科智诚的结算通常在四季度,而联创智融因为收购的时间点,根据会计准则只能从9月开始并表,所以这两家公司的业务在前三季度业绩中并没有完全体现。公司原有的业务增长相对稳定,加上现在的外包园建设和并购的融资成本及2014年股权激励费用摊销,以上种种问题削薄了利润,前三季度业绩表现比较平稳。
随着明年金融业务板块两大并购主体并表、股权激励费用减少以及融资去杠杆,相信未来公司业绩将会有更好的表现。
2.股权激励主要是针对哪些人员?
答:主要是公司原本的核心人员和新进的一部分团队,但不包括并购进入的团队,并购团队本身有业绩对赌。
3.公司对现在的离岸外包行业和软件业如何看待?
答:原有的离岸外包业务形态受汇率影响较大、国内人力成本不断提升等因素影响,公司在考虑未来以软件服务的方式面向国内外,提供项目服务和解决方案方面的服务,积累技术和人力资源,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4.捷科智诚在被公司收购以后的经营情况如何?
答:捷科智诚专注于金融测试软件,并且在该领域深耕多年,有丰富的业务经验和技术。在被并购以后,人员及业务规模增长很快,预计业绩符合预期。
5.联创智融的情况如何?
答:联创智融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已经成功为大型银行提供全周期服务的公司。与其他国外大型公司对比,联创智融在落地实施能力等方面,都有较大优势。联创智融现在对民生银行进入了运营服务模式,其中深度开发相对减少,更多的是改良性的开发,但运营保持了业务粘性,也给未来为同一客户开发新的系统提供的先决条件。
6.公司未来如何面向互联网方向进行拓展?
答:公司在平台这个方向上并不具有先发优势,我们更多的考虑是将线上和线下的资源整合起来,以这样的方式向互联网方向进行业务拓展。公司在金融信息化业务领域引进了大量的人才和团队,包括北京、上海、深圳、香港,同时也在考虑成熟产品的云服务方向。
7.公司未来对其他的互联网金融标的会有兴趣合作或者并购么?
答:公司会积极考虑以投资、并购、业务合作等多种手段对自身业务形成扩充或互补。
8.公司在电力业务方面发展如何?
答:电力市场目前是一个依托政策的市场,不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公司在电力业务方面有先发的优势,未来会继续根据政策导向,推进自己的业务。
9.公司在国内供应链方面的合作对象主要是哪些?
答:公司在国内供应链方面的合作对象在餐饮领域相对多一点,例如公司和YUM的合作,主要为其提供选址、点餐、供应管理等一系列的IT服务。
10.公司未来战略上的发展规划?
答:从传统IT公司角度来说,公司是通过深耕企业级市场,为大型企业提供信息服务这样的业务定位。
在金融信息化业务领域,外延方面会继续考虑一些成熟的产品及工具类公司和有技术能力的公司,也会考虑银行以外的金融领域,强化自身的能力和业务链条。
如何从传统模式下寻找突破和发力点,走出属于润和自身的发展道路,我们还在不断思考并在实践中摸索、论证。
11.联创智融未来的客户大概有哪些?
答:以目前的情况来看,与国有大型银行的合作目前以咨询业务为主,大型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是联创智融主要的客户。
12.从管理的角度来说,润和和已收购标的的融合做得怎么样?
答:目前融合得很好。
13.金融IT服务从咨询到实施,这个过程的困难度如何?
答:一般来说,只要咨询方案被客户接纳认可,进入实施的服务阶段并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