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华昌达 (300278) 2015-10-30
华昌达董事长颜华先生介绍华昌达及德梅柯的发展历程、公司生产基地、设备及客户,重点说明了公司的发展策略:2013年收购德梅柯成为中国白车身市场的领导者,2015年2月收购美国DMW成为输送系统领先供应商。2015年9月将要收购的是仕德伟科技和诺克科技。
介绍对工业4.0的理解和认识,华昌达是在工业4.0做一个全面的布局。首先在我们已经有的智能化的装备系统(上海德梅柯及华昌达原来的部分),在MES系统和CPS系统方面,一方面上海德梅柯本身就有一部分技术人员在为汽车厂做MES系统和CPS系统,另外一方面,公司跟合肥工大(国内做MES系统和CPS系统做的比较好的一个单位),联合成立了工业4.0研发中心,基本上公司在工业4.0领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通过并购仕德伟科技,将补上客户端到工厂端的这个环节。公司下一步将努力做大做强机器人及智能化装备系统,同时我们希望也能补上自动化仓储这一端,真正的做全整个工业4.0的全产业链。
2014年10月完成对上海德梅柯100%股权收购后,华昌达与德梅柯的管理和业务融合的非常好。德梅柯很快就从原来行业的第四五名,今年应该有可能成为行业的领导者。2015年年初收购了DMW,DMW主要的客户是北美的三大车厂,做的是汽车的输送线。DMW一年的产值大约是在八个亿人民币左右。DMW的管理层保留,继续按照原有的战略发展,另外华昌达还为DMW提供资金支持,助力它在北美进行新的一些兼并收购和资源整合,并且利用自身影响力将它的业务发展到中国。目前已在国内成立了华昌达与DMW联合成立的合资公司。
苏州仕德伟主营的是工业4.0的B2C端,在职员工有1100人,业绩承诺是2016年到2018年实现净利润4.8亿,2016年实现净利润1.3亿。昆山诺克主营是汽车制造机器人焊装生产线,与原来德梅柯差不多,目前在职员工380人左右,业绩承诺2016到2018年实现利润1.05亿,2016年实现净利润0.3亿。
目前公司主要的业务类型是做了汽车柔性制造生产线、汽车智能化输送生产线,新增的业务就是工业4.0的B2C端。公司战略是聚焦工业自动化的智能装备领域,立足汽车装备行业,积极拓展产业链的相关业务发展,通过收购兼并海内外的优秀企业,成为一个国际化的一流的工业4.0以及机器人集团。
华昌达副总裁、CFO、董事会秘书华家蓉女士介绍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二个标的:仕德伟科技及诺克科技情况:
华家蓉:仕德伟科技的业务的发展主要是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做面向广大中小微企业互联网门户建设,加上搜索推广、运维支撑的互联网营销整体解决方案服务;第二阶段往互联网+的方向上不断推进,帮助很多的大中型企业提供电子商务运维诊断咨询,解决方案的提供和实施的服务;第三阶段通过大数据的挖掘分析和互联网进一步延伸到企业内部的MES、CPS工业4.0整体解决方案当中来。
仕德伟科技现在员工总数大概是1100人左右,设计工程师有300多人,研发工程师300人,工程师整个加起来是600人左右,剩下就是一些销售人员和后勤。2016年预计的销售收入大概是12亿左右,净利润不低于1.3亿。仕德伟的愿景是做互联网营销和电子商务运维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在华昌达上市公司的平台上提供互联网+工业企业,集中实现工业4.0的整体解决方案。仕德伟科技的主营业务主要是分四大块,一个是电子商务板块的,主要由现状诊断、需求调研、解决方案以及运维实施构成。
第二大块就是互联网营销,主要做的一些工作就是门户建设、流量导入以及转化,还有一些数据挖掘和分析,互联网营销解决方案。在软件开发方面现在仕德伟做了一些智慧门户的建设平台,互联网数据分析平台,以及一些项目的定制和技术支持。目前打算基于互联网的数字化工程解决方案提供一些方案跟执行,还有基于互联网的数字化工程解决方案。
那在互联网应用这方面仕德伟现在主要是做的四块内容。一个是基于云计算的智慧门户公共服务类平台。第二是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第三种是中小企业全程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第四块是互联网营销决策支持平台。
仕德伟下阶段计划做工业4.0的一个全流程。首先是从C端到了电子商务门户,进行大数据处理之后到ERP系统。通过MES跟CPS到达自动化生产线,再生产出产品,最终提交给C端客户。
昆山诺克做的业务跟德梅柯比较接近,昆山诺克是2003年成立的,注册资本是2588万。由两家子公司构成,成立于2010年的FUSI汽车检测系统及成立于2014年的诺克机器人系统昆山有限公司。
主营业务是做汽车白车身焊装生产线制造的专业集成公司,现在员工大概是380多人,接近400人。它可以做产品研发、概念设计自动化集成、机器人仿真、制造装配、售后服务为一体的全方位服务。
诺克公司跟上海大众一直保持着比较广泛的合作,公司目前占地是2.59万平方厘米,研发办公楼大概是3200平方厘米,制造车间是5900平方厘米,装配车间7200平方米。昆山诺克的与全球知名的机器人公司均是合作伙伴。诺克的主要客户既有合资公司,像通用、大众等等,也有我们本土的长城、比亚迪等汽车厂商。
诺克的服务分成这样几个方面,项目管理、概念设置、细节规划、生产优化、执行设计、电器仿真设计等等。诺克的销售业绩逐年增长,2013年已经达到了2.5亿左右。
以下为提问环节:
提问1:两家标的公司有渊源吗?感觉两家标的差异比较大。
颜华:两家公司没什么关系,出于不同考量。仕德伟是完善工业4.0的B2C端。诺克与德梅柯的客户重合度小,可以强化德梅柯在白车身的领先地位。
提问2:这两家公司并购进来以后未来的计划是怎样的?
颜华:我们是想做成未来工业4.0的全产业链的公司。在C端通过电子商务门户以及大数据处理,然后再ERP的协调下,指导MES系统和CPS的的生产,最终产品再到达C端。这样实现一个全产业链的闭环。给客户提供一个全面的解决方案。
提问3:我们之前有提到在自动化仓储物流方面发展,请问现在的进展如何?德梅柯四季度订单预估多少?
颜华:我们主要通过并购重组来建立自动化仓储物流的业务。德梅柯四季度的订单不方便披露,我们只能讲完成业绩承诺应该是没问题的。
提问4:DMW的毛利率非常低,3%多,能否谈下这个问题?
华家蓉:主要是我们并购完成后发挥协同需要一个过程,另外还有国内外会计准则差异造成的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问题,这只是一个财务处理的问题。
提问5:仕德伟自己本身其实是做B2B的业务,那么在我们整个工业4.0的闭环里面,如何来解决关于C端的问题?
华家蓉:实际上仕德伟做的是B2B,但它的客户做的是B2C,其实就是要往前走一步,把客户打通就到C端了。
提问6:我理解是比如大众,要解除它的客户的定制化问题,所以我们就给大众提供一系列的解决方案是吗?
华家蓉:是的。您讲的这个是关于汽车行业的方案,但实际上我了解一些比服装行业,已经出现这个定制方案了。汽车的定制化可能时间比较长,我们不一定要从汽车行业入手,可能从小一些的行业入手。因为我们仕德伟的客户也很多,我们可能选择一个典型行业和典型客户入手。
提问7:您这个是靠卖方案来盈利还是通过分成的方案来盈利?
华家蓉:具体是靠卖方案还是提成的方案其实还在探讨中。如果卖方案的话,方案需要比较成熟。最主要是要和客户谈,有些客户觉得投入比较大,那么可以按提成的方式来做。有些客户觉得一次性方案比较好。
提问8:德梅柯拿到订单到确认收入的周期
华家蓉:按客户不一样,一般9-12个月。大的客户12个月以上的也有。
提问9:因为今年汽车行业不景气,能否谈一下行业趋势对我们的影响?
颜华:白车身是汽车行业的易耗品。我们最怕是一款车型卖15年,只要车型有改型,那么我们的业务就有。市场竞争越激烈,我们的业务其实会比较多。它是汽车的易耗品,汽车卖得不好汽车厂更要改款,或者是上新车型,改板的话产线要换50%到60%。所以说相反德梅柯这一块景气度还挺好。
提问10:我们现在德梅柯在MES和CPS方面是如何做的?
颜华:德梅柯一方面自己也在做,我们另外也和合肥工大的合作,成立了一个研发中心,把合肥工大整个的团队包括进来的。合肥工大MES方面在全国名列前茅。
提问11:MES和CPS业务在德梅柯现在多大比例?
颜华:目前量不是很大,大概1000万左右,但增长还是很好的。
提问12:工业4.0感觉上是工厂的感觉,仕德伟可能偏营销的感觉,两者其实是存在差异的,仕德伟如何应对这个转型?
华家蓉:仕德伟现在已经专门成立了一个新的部门。他们研发实力比较强的,而且他们之前80%的客户也是工业企业。
提问13:德梅柯和诺克的客户是否存在重叠?
颜华:德梅柯,德系的车厂比较多,以及上海通用,上海通用占40%。诺克主要做神龙、比亚迪,还有就是上海大众。整体来说德梅柯的客户比较高端一些,合资厂比较多,诺克国内客户比较多一些。两者的重叠不大。
提问14:我们现在讨论国产替代外资,那么您估计现在国产替代外资的占比大概多少?
颜华:大概20%,30%不到吧。机器人行业在国内发展还是很晚的,德梅柯也是这两年才发展起来的,都是要一个过程。
提问16:诺克可以帮德梅柯消耗一部分订单是吧?
华家蓉:可以这么说,德梅柯做不过来的,可以介绍给诺克来做。
提问17:我们现在能做机器人的中控系统和相关芯片吗?是否具有这方面的核心技术?
颜华:我们现在能做的是机器人的编程控制系统。其实机器人本体是一个高科技低毛利率的产品。ABB的毛利只有7%,净利率只有2%-3%。但事实是我们的集成毛利在30%,40%。所以我们还不考虑进入机器人本体控制的领域。接下来我们也在考虑进入机器人的其他一些核心领域,比如机器人视觉、机器人的减速机等,但机器人本体控制领域还不考虑进入。
提问18:三季报的8000万,是在预期内吗?
华家蓉:我们认为是在正常预期内的。
提问19:我们英国公司目前是什么情况?
华家蓉:英国公司只是一个为了海外并购搭建的SPV结构,目前无实际经营。
提问20:湖北本部目前经营情况是怎样的?
颜华:目前经营稳定,小幅增长。未来可能考虑将DMW的业务逐步装过去。我们测算如果转移到国内,DMW的成本可以下降一半。
提问21:DMW在美国三大厂商占比多少?
颜华:DMW做1.3亿美元,第二名大概就2000~3000万美元,第三名大概就几百万美元。
提问22:我们观察现在欧洲的汽车销量提上去了,比如雪铁龙的生产线还不如中国,产线有30多年了,事实上它们的升级换代的需求应该还是很大的。目前华昌达有没有这样的考虑?
华家蓉:不排除海外收购此类资产的可能,但海外并购的不确定性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