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中元华电 (300018) 2015-11-03
一,介绍环节:
中元华电是中国创业板开板的首批28家企业之一,当时我们IPO时候主业是做智能电网的电力系统相关设备的产品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我们的产品在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核电等领域的重点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包括著名的三峡电站、90%以上的特高压工程和90%以上的核电站故障录波设备都是用我们中元华电的产品,所以在智能电网这个领域,我们在细分领域是具有领先地位的,那么将来的发展在智能电网板块,我们将不断地巩固和保持现有细分领域的领先地位,同时向智能配网领域拓展。在医疗健康领域,经过公司深入调研和审慎考虑之后,从2013年开始介入到医疗健康领域的布局,对安徽大千生物和广州埃克森生物进行了投资,分别持有这两家企业40%和51%的股权。
从2014年的11月份中元华电开始和世轩开始接触,双方经营理念高度契合,在经过充分沟通谈判后在12月份上市公司停牌进行重大资产重组,2015年5月报会,2015年7月证监会重组委无条件通过我们此次的重组事项,2015年9月我们拿到批文,目前交割程序已经完成。此次交易完成后,中元华电在智能电网和医疗健康这两大产业板块将会有七家控股和参股的公司,其中智能电网领域4家,医疗健康领域3家,分布在成都、广州、武汉、常州、合肥等地。
中元华电在智能电网领域,主要是二次设备的研发和制造商;下一步我们将在一二次(设备)及配网智能化建设上面进一步发展。
延伸的方向有下面几个:一个是变电站的智能运维系统,还有一个配网状态监测与智能运维系统,然后是基于一二次技术融合的智能配网设备。整个配网领域在智能电网板块,未来几年国家电网会增加投资,也是公司会重点布局的领域。
医疗健康产业我们将整合世轩科技在医疗领域和大千生物、埃克森生物在体外诊断各自的优势,个人健康管理的业务将是整个医疗健康板块非常重要的一个发展方向。延伸的领域有下面几个方向:一个是家庭的医疗健康管理平台、居家养老、医疗服务、互联网医疗、医疗大数据的挖掘应用、基因检测和第三方检验,总体来说目前是沿着医疗信息化和医疗检验两个方向,同时在医疗健康领域向其他领域延伸。
世轩科技经过十多年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发展,积累了非常深厚的行业经验,也有非常好的医疗领域的市场资源以及医疗大数据资源,这些将为我们拓展医疗健康领域打下非常好的基础;我们希望在医疗健康领域打造一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医疗健康服务产业集团。
世轩科技作为一家定位于医疗卫生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软件企业,它的核心能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就是面向我们的城市提供基于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的智慧城市,或者是智慧医疗的整体解决方案;第二个就是面向综合医院提供大型的数字化医院的整体解决方案;第三个就是面向个人和家庭提供健康服务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公司的资质在行业内是最全面的;在技术的积淀方面,世轩经过这十几年的发展,积淀了比较深厚的医疗卫生信息化技术的功底,主要体现在医疗技术和IT技术这两个方面。
具体来说,一个是国内医疗信息化领域目前首家,也是唯一一家院士工作站,另外公司还是江苏省医疗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具体的承办单位,同时公司在发展的过程当中,跟国家的科技部和卫生部也有一些关于医疗信息技术的课题跟合作。
在资质方面涵盖了企业的管理资质、第二个就是在信息系统方面的核心资质和能力、第三个在医疗行业同时也拥有完整的资质。在公司的团队方面,包括医疗的IT、项目管理、新技术的一些核心技术团队也具有丰富的资质。
世轩作为一家软件企业,我们从企业创立的初期就把服务作为企业的核心和重点来规划,我们认为软件企业的本质还是一个服务型的企业,我们从国外引进了软件能力成熟度管理体系,结合国内的医疗信息化现状和需求,把它和我们这个作了一个结合;我们推出了一个360无忧服务,这个服务就是从医院和客户的需求调研,到定制化的设计和实时改进,形成了一个闭环,这种服务一个是丰富性、多样性,第二个是标准化,这个是我们跟国内的医疗IT企业有所区别的地方,这也是我们客户的黏性和我们的项目交付成功率非常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二,问答环节:
(Q代表来访人员提问,A代表公司接待人员的回复)
Q:介绍公司在数字化医院产品销售中的产品和服务构成
A:基础运营类20% ,医技类30%,平台及数据中心今年会占比50%
Q:医疗信息化行业的天花板预计在什么出现?
A:医疗信息化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 管理系统阶段,临床医技系统(从一般的医技到科室级系统),大平台大数据阶段;目前整个行业处在从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并行的时期;区域上由发达地区的大医院向内陆和中小城市中小医院延伸,随着医保支付比例提高及整个社会医疗保健支出的大幅增加,医疗机构和政府对医疗信息化的需求是持续和长期的,目前预言行业天花板还为时尚早。
Q: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A:世轩发展到今天,我们能够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产品线涵盖数字医院和区域医疗所有的领域,形成了七十多个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著作权。应该说从整个产品线的完整度来说,在国内来说是少有的,三个领域都有非常完整,而且有比较成熟的产品。世轩的服务是一流的,我们向客户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坚持不去做低价竞争,以确保提高高质量的服务。另外从世轩成立开始,我们把创新精神融入了公司每一位员工心中,不管是产品研发还是市场开拓以及日常经营管理我们都提倡创新,这也是我们能在这个强手如林的行业里脱颖而出的主要原因。
Q:介绍一下数据中心,价格,数据中心客户数量?
A: 集成平台和数据中心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过去的医院各个业务系统都是业务驱动性的,业务系统之间要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业务的协同都要依靠各个业务系统之间的接口,而实现这种接口会非常复杂,每个系统之间都要做这个接口以后系统的稳定性,而且申请一个系统或者更换一个系统对别的所有系统运行都会形成很大的影响,而且它的经济性和安全性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现在所有的医院对信息化发展最大的顾虑其实就是在这个方面,所以说通过一个集成平台来实现数字化医院业务系统集成之后,把所有的数据通过数据仓库把它分类、清洗挖掘以后我们形成了很多的应用。这是一个医院的运营建设平台,就是说医院的院长每天关注医院所有的运营指标,用不着下面各个科室来给递交报表,所有的指标在他的办公室前面就可以看到,所有这些指标都是可以根据院长管理关注的点进行定制,这是一个;第二个所有的经营数据比过去传统的从单个业务系统产生的数据更完整、更全面也更及时,数据的展现和应用也更深,这是一个具体的结果,我就不详细介绍了。我们开始的时候,一个平台加一个数据中心基本上要1000万以上,现在大概500-1000万每个医院,这个要看医院规模的大小和需要的软件模块数量。
Q:平台产品销售方式
A:通过我们的销售网络直接销售给客户。
Q:区域产品内容,如牡丹江合同的内容?
A:它主要体现在一个是纵向到底,横向在边,就是从国家省、市、县、乡、村一体化的医疗服务,然后是推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实现高效的医疗和精细化的卫生管理,它从三个方面来体现价值:第一就是我们的医护人员,他可以快速地获取患者比较全面的健康档案,来共享他的诊疗知识;就是说患者在看病的时候,他的医生可以浏览他的健康档案,我们有一个医生版的健康档案浏览器。第二就是说让我们基层的医疗机构和上级综合医院来实现这种医疗的协同,实现这种分级的诊疗,具体来说就是提供双向转诊,远程会诊和报告协同服务,使整个医疗秩序更加有序、更加科学。就在9月份的时候,国务院办公厅刚刚下发了一个关于推动分级诊疗制度的一些规范,那么在这个领域,因为我们最早跟国外有这种分级诊疗模式的医疗机构合作,在整个分级诊疗的软件开发和项目实践是走在前面的。第三个就是有效的整合;我们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的结合,因为我们的公共卫生实际上政府解决的是疾病的预防问题,诊疗主要是解决看病的问题,那么就是把防、治结合,在过去业务系统的建设和机构的设置上都是割裂的,我们通过信息系统把公共卫生系统和诊疗系统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实现防治结合,节约国家医疗资源的投入。
Q:技术、产品和竞争对手的差异
A:这个差别更多的体现在产品性能和服务的区别,IT技术差不多。
Q:主要管理人员的资历背景?是否会从面向机构客户走向个人用户
A:我们的人员主要是两个方面:一类就是IT人才,我们的高端人才主要是有海外留学且在国内大型软件企业工作多年的资深技术人才,工作时间大多在10年以上;另一类主要是医疗人才,这一类主要是来自国内重点医学院校及医院;医疗人才对医院及医疗业务熟悉,因此我们的产品能够从医生和医疗行政管理部门出发,有针对性的开发产品,我们的很多研发人员都是在客户医院办公,以追求比客户更了解客户的效果。
Q:怎样面向养老推动医疗业务?
A:结合民政部门推广居家养老的目标,我们和各地民政部门合作,通过可穿戴设备及家庭医疗器械,向居家老人提供诸如咨询、预约挂号、身体体征数据上传和分析、危急情况报警及处理的服务。
Q:14年业务下降、单个客户的收入规模下降、客户集中度高的问题,怎样确保业绩承诺的可实现。
A:随着收入规模和分布区域及医院等级等因素的影响,单个客户收费会有所下降,这个很正常。今年我们的业务发展超过我们年初的预期,收入分布的区域进一步扩大,目前在全国22省份有世轩的客户。江苏省的业务在世轩业务中比重进一步下降,估计今年只有30%左右,预计全年订单会在2-2.4个亿左右。另外,我们也在业务模式上不断创新,世轩将利用好上市公司的平台和资金优势参与地方医改,推出新的运营模式。
Q:咱们除了数字化医院例如医院大数据平台外,在区域医疗,包括远程诊疗,慢病管理的系统,其他方面会成为我们业绩增长的助力,还是未来就这一块是咱们重要的业绩支撑?
A:数字化医院是目前公司的核心业务之一。在区域医疗范畴里,我觉得像这种区域影像中心的建设,区域临检中心的建设,区域心电中心的建设,包括第三方检验中心的建设,我觉得这个都是未来的机会。中元华电有体外诊断试剂、设备业务平台,包括还会利用资本的平台来整合该产业链的一些技术、厂家、产品,可为区域临检中心建设提供良好支撑。今年国家发改委推出20个试点,每一个试点补贴3000万,干什么?支持你们建独立的第三方影像诊断中心以及检验检查中心,这个是第一批今年20个试点,我们希望利用既有的信息平台资源和产品、技术资源抓住这个拓展业务机会。可以确定的说,当前的既有业务不会是未来业绩的唯一支撑。
(调研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