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三联虹普 (300384) 2015-11-04
本次投资者关系活动的主要内容如下:
公司情况介绍及未来发展战略规划
(一)公司产业布局
1、公司产业链卡位优势明显:
三联虹普是立足于聚酰胺材料领域的工程技术服务公司,以工程总承包(EPC)模式横跨聚酰胺聚合及纺丝两大完整产业单元, 为客户提供总图规划、工艺设计、工程设计、装备设计及制造、采购、集成、指导安装、开车及产品质量保证等的交钥匙工程服务。公司拥有全套自主知识产权核心工艺技术,并配备不断优化地可靠的设计、科学的采购、施工管理流程及制度,保证了每个项目成功实施,产品品质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把客户的投资风险降低到零,并且公司通过不断地技术更迭,不但降低了前期投资成本,还降低后期运维成本。技术世界一流,运营完全本土化,成就公司在我国聚酰胺行业高达80%占有率,其中有60%的企业与公司合作项目2次以上,显示出业务强大的锁定优势。
公司目前提供的服务包括聚合(覆盖工程塑料、薄膜、纤维三大应用领域)和纺丝。
如图可见,公司处于从石化到纺织服装大产业链的核心环节,逐渐形成了对聚酰胺产能投放的控制力和技术引领能力,产业链卡位优势明显。目前公司聚酰胺聚合技术已经覆盖纤维、薄膜、工程塑料等三大应用领域,处于产业布局上枢纽环节。
另外,从纵向产能分布结构来看,2014年我国己内酰胺的产量为 235万吨,聚合切片的产量为150万吨,纤维及其它产品产量为260万吨,加之己内酰胺国产化技术于两年前突破,预计16年底形成新增产能200万吨,上游核心原料瓶颈突破使聚酰胺产业迎来历史必然性的爆发机遇。由此可以看出,聚合切片将成为产业链产能分布的制约环节,也成为整个产业链的黄金投资环节。
2、产业链整合是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基础
我国是纺织大国,却不是纺织强国,目前国内聚酰胺产业链彼此脱节,企业众多,各自为战,没有形成产业链上下游的贯通和配合。同质化的激烈竞争集中于价格层面,导致企业致力于成本控制而无力顾及技术升级与品牌建设,这是行业发展的痛点,我国其他工业行业同样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反观欧美成熟的市场环境中,很难同时生存太多企业,基本每个行业最终都会形成寡头分布。通过提高产业集中度才能真正破解产业链缺乏协同的现状,是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基础。
应对产业整合预期,公司凭借技术优势及第三方技术服务商的独特定位,推动产业资源的整合优化,促进聚酰胺产业结构升级。并通过向核心产业链上下游和支持性产业群不断拓展业务边界,寻求向“产业组织者”的飞跃。
要解决产业链痛点,必须整合行业内的优秀企业,形成产业链寡头。公司处于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具备进行产业链的组织和供应链的梳理的能力。同时与金电联行的合作,对产业链中企业进行分层分级,优选出合作伙伴,把优质的利润分配给优质的企业,形成中长期收益空间,引导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二)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1、建立项目信息化平台
基于目前公司主营业务EPC工程模式,延展服务链条,实施全项目周期的F/EPC/OM模式,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总成本领先的目标。
“F”拓展项目前期的研发、咨询、分析及市场评估服务:
依靠公司强大的技术实施经验与行业资源,配合金电联行对宏观产业分布、资金流向、行业地域性收益率预测等大数据指标,生成基于技术风险分析、产品定位、产能规模、盈利水平等在内的项目全生命期总成本分析报告,给投资者进入前瞻性领域提供依据与预测。
公司依托上市公司平台和工业化技术放大的研发能力,先后介入纺织产业前沿领域研究,如生物基聚酰胺56纤维,高性能工程材料,黏胶纤维领域等。
“OM”项目后服务领域业务延伸:
企业客户只有通过产品销售,才能获得投资收益。总成本领先的EPC模式,捆绑了OM(保产)服务,从而保证生产出保质保量的产品。作为总包商,公司延伸产业链服务,自主设计、制造、施工、安装、调试的生产线,并自我配套项目后服务业务,是最佳搭配,在保证生产的基础上,还可以对EPC设计进行完善,收集EPC技术数据参数,利于总包企业的业务和管理提升。此外,结合生产数据,OM可以为业主和金融机构牵线,提供融资服务,帮助客户解决资金需求。
因此,公司拟建立备件运营中心、标准制定中心及产品应用研究、添加剂研究、智能技术研究等。目前产品应用研究、添加剂研究、智能技术的研究等都已进入实施准备过程。
通过项目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从前期咨询、评估到后期运维服务,金融服务,产品应用研究以及标准制定服务,形成一条龙的完整服务链服务体系。
2、建立产业互联网平台
2015年4月1日,“互联网+”作为国家战略被提出,标志着互联网对经济的变革走向深水区。互联网在商业方面的应用也已经从横向C端经营要素的解决,转向纵向B端产业链的改造和重塑。公司通过产业+互联网的方式为产业中的角色提供制约企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的解决。从而满足产业参与者的深层需求。
结合聚酰胺产业资源和金电联行的大数据科技,依托互联网、产业大数据建立产业互联网平台。通过行业专家携手大数据分析把握产业发展脉搏,并通过对产业内企业定向分析、跟踪和判断,筛选优质企业对接地方政策,行业协会及投融资资源,形成数字化时代的竞争优势。
互联网思维在于如何把现有技术,渠道,结构化数据资源转移到线上化,转移到新的价值评估体系中去,因此公司发挥自身技术服务性公司特性,协同聚酰胺行业龙头企业开展产业数据及上下游企业经营数据的收集工作。最终通过金融、技术、大数据手段落地,真正架起杠杆效益,实现对产业的撬动。
结合上述2个平台的建设,公司希望在聚酰胺产业打造产业垂直服务体系,包括高效融资、物流、营销,人事及备件服务等各个要素环节,形成闭环的一站式深度服务,创造效益、共享价值。
公司的宗旨是技术为根,平台为枝杈,将服务进行到底。
(三)金电联行业务开展情况介绍:
金电联行的公司基本情况以及目前的业务状况:
金融领域是金电联行发展的根本,作为国内第一批获得企业征信牌照的企业,金电与合作银行累计放贷金额超过68亿元,平均单笔贷款金额500万元,帮助银行贷后维管资金规模600亿元,并且在业务开展的4年间没有出现一笔不良,在业绩表现上国内领先优势明显,真正做到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顽疾。
在数据建模和实际应用过程中,金电衍生出政府应用业务,即政府驱动下的社会化治理业务。区别于传统征信业务服务于银行及中小企业,在社会化治理方面,应用者和用户是政府信息整合部门,比如经信委,发改委等,目前金电已经与多达23个国家部委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通过获取部委内部开放的数据,金电可以精确查询国内任意注册企业的基本信息科目,从而甄别出有社会信誉风险的企业。相关信息整合的案例,如贵阳市政府与金电联行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后者将为贵阳搭建中小企业投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助力贵阳建设大数据产业建设。又如金电在义乌,结合义乌电商平台结构化数据,开展的信用体系建设,是社会信息整合的应用。除此之外,金电与财政局和中关村合作的招投标管理平台,包含奖项评定、政府扶持资金的下发等方面也有应用。
源于金电的数据库、算法、模型以及技术分析,未来公司的业务场景会有很多的衍生,比如“一站式征信”业务。展望2016年,随着各部委,地方政府,行业(纺织行业)服务项目的落地,将形成优质的数据生成渠道,对生成数据的分层分级,企业的筛选与优选,将真正挖掘数据资产化价值,成果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