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温氏股份 (300498) 2015-11-06
一、参观公司文化馆、养户。
二、公司总部19楼会议室会谈,主要内容如下:
1、问:公司有无深加工产品规划?
答:公司有深加工的产品,并且在局部市场占比较高,如在香港。但相对于养鸡、养猪的主产业来说,体量很小。目前,暂无深加工产品的其他规划。
2、公司各地的养户管理员如何招聘和管理?
答:招聘途径主要是畜牧兽医专业大学毕业生,以及在公司内部种鸡、种猪场员工选聘。公司有养户管理员操作手册,公司根据养户管理员规范和流程进行管理和考核。
3、问:①公司养户费用一般都比较稳定,但在猪、鸡行情好坏时有无差别?②公司如何维护养户的稳定,在行情坏时如何防范养户偷买(鸡、猪苗充数),在行情好时如何防范养户偷卖(公司鸡、猪产品),从而赚取差价。
答:①养户与公司是互利的,互相依存。养户在饲养之前已与公司签订委托饲养合同,明确定价。公司保护养户收益相对稳定。随着物价水平的提升,公司给养户的毛利水平也逐年提升。公司是行情变化风险的主要承担者。行情低迷时,公司承担亏损的风险。行情好时,公司会适当提高养户收益。集团公司要求下属分、子公司保证养户收益水平,根据不同时期,要求给予养户(在生产成绩正常的情况下)收益要达到一定水平。
②关于养户稳定的问题,公司现在养户规模比较大,有5万多户,总体比较稳定。公司在选择养户时会事先了解其的情况,一般选择信用良好的养户合作,所以公司养户有较好的诚信度。同时,公司加强管理,一般一位养户管理员管理十多户养户,对养户的排苗、疫病、销售等情况很了解,对正常情况下的生产成绩都心中有数(公司也有数据依据)。如果生产有异常,养户没有说明,也没有管理员见证(说明该养户有问题),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出现,该批饲养合同到期后,公司会劝退该养户。第三,公司的“公司+农户”模式是紧密型合作关系,养户与公司是互利的,互相依存。第四,养户的种苗、饲料、兽药等物资是公司的资产,这在委托饲养合同中是有约定的,是受法律保护的,所以养户要受相应法律的约束。所以,你说的(偷买偷卖)的情况很少见。
4、问:公司股权结构怎样?后续有无员工股权激励计划?
答:公司股权较为分散,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温氏家族。公司自创业初期就实行员工股份合作制形式,所以较早进入公司工作的干部、员工大都持有公司股份。公司上市后,公司将继续弘扬“精诚合作,齐创美满生活”的温氏文化,希望除了工资、奖金收益,骨干员工也能享受到公司发展的成果,所以条件成熟时公司会考虑员工股权激励计划。
5、问:历史上公司分红政策如何?
答:公司历年都有一定比例的现金分红,以后也会比较重视现金分红。
6、问:一般会出现养殖水平低的养户会对公司的依赖性高,养殖水平高的养户会对公司的依赖性低吗?公司如何处理?
答:公司对养户的选择不完全在于其对养殖的熟练程度,主要在于品德和劳动力的付出程度。因为公司有专业的技术指导,能很好指导养户的养殖技术,养户需勤勤恳恳,专心来做好养殖管理等工作,是可以取得较好的养殖成绩和效益。而且公司在开始选择养户就选了具备好的品德的养户,一般不存在您说的情况。
7、问:黄羽鸡在公司收入占比每年增长情况如何?
近几年,社会消费需求略有下滑,公司黄羽鸡产量增长不明显。随着市场行情转暖,公司产量也会适当增加,但相对猪的增长还是要低一点。这几年,猪每年都有十个点以上的增长,鸡的增长就少很多,但公司会积极探索其他途径进行替代。
8、问:公司疫病防疫政策如何?
答:公司多年来在养猪、养鸡生产管理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防疫体系,该体系实现对研究、防疫、监测各环节全覆盖。这几年生产很稳定,上市率远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9、问:据了解公司养猪成本比别人低,如何做到?
答:第一,公司采用养殖全流程管理,做好育种、疫病防控、营养等全方位管理。
第二,“公司+农户”的模式,充分发挥了公司和养户的优势,做到更专业,更高效。
10、问:公司对养户管理员的激励如何?
答:养户管理员是公司的内部员工,按照内部员工管理制度进行管理,并根据工作特殊性采取特定管理措施。在激励方面主要体现在交通和通讯补贴、外出补贴、奖金等。同时,公司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公司会根据各岗位情况充分平衡考虑员工激励政策。
11、问:公司的专利怎么样?如何保护?
答:公司有自己的专利技术,还获得了畜禽新品种证书。公司设置了专门的科研管理部,对专利进行管理和保护。
12、问:公司上市后发展空间在哪?
答:公司所处行业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单就养殖业来说至少有一万亿的市场空间。公司未来主要还是从事养殖业。现在官方数据披露全国肉猪年出栏约6-7亿头,目前公司年出栏量占全国年出栏量为2%左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肉鸡养殖行业相对较小,但与其他行业比,空间也很大。公司还从事其他养殖业,如养羊、奶牛、养鸭等。公司奶牛饲养已有近10的时间,现在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养鸭业也有10年的时间,年上市量在全国也是排在前面的。这些只是横向的发展空间。公司还有纵向发展空间,比如食品加工,营销等,这些在吸并报告书中都有提及。
13、问:公司养猪业市场占有率约2%,但区域发展还不平衡,比如西南、华北在占比还较小,公司有何措施进行提高?
答:公司养猪分为华南区、华东区、华北区、西南区、华中区和东北区。公司在西南区发展已有十多年,开始是从事养鸡业,后来才发展养猪业,起步稍晚。华北也差不多这种情况。一个养猪公司从建设、投产到满负荷生产一般需要3-5年时间。公司到一个新区域发展首先会先建立一个公司,慢慢成型后才发散开,复制出第二个、第三个公司。
14、问:公司以前在河南是有公司的,后来退出了,请问是什么原因?
答:主要是与合作方合作得不太理想。
15、问:公司现在鸡、猪产能匹配情况怎么样?
答:公司的各项生产均按照内部制订的计划执行,种鸡和种猪的配套能匹配未来公司发展。公司到每一个地方发展,产能都是匹配的。所有一体化公司一般先建设种鸡、种猪场,再建设饲料厂,然后会发展养户,最后建设办公设施,配套齐全的。如果偶有配套不齐,公司会通过从周边兄弟公司调济解决,但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