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新联电子 (002546) 2015-12-07
调研记录:
首先参观公司电能云服务平台监控中心,介绍云服务平台情况,然后进行沟通和交流。
一、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募投项目介绍
答:公司作为国内最大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厂家之一,依托20多年在用电信息采集与管理领域的成功经验,凭借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和技术积淀,推出新一代基于云平台的智能配用电监测及管理系统,即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募投项目—智能用电云服务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16.634亿元,其中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计划募集资金13.5亿元。该项目包括线上智能用电云服务平台建设、线下用户监控装置安装及电能服务网络建设,采用“互联网+”的创新商业模式,通过线下监控设备与线上云平台连接,为电力用户构建完整的智能配用电监测与管理系统,提供配用电监测云服务、运维服务和节能等服务,收取相关的服务费用,实现公司从智能配用电设备及系统供应商向电能综合服务商的转型,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
二、公司智能配用电监测与管理系统功能介绍
答:智能配用电监测与管理系统是智能用电云服务平台最基础的业务,在企业的主要用电节点和重要用电设备上安装采集模块,采集用电指标的实时数据,传送至电能服务管理平台,通过云平台技术将原本需要本地建设的主站托管到云端,用户的系统建设和维护费用为零,仅需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使用该系统,使得企业拥有配用电自动化系统的成本大幅下降。
系统可连续不间断监测企业内部每台变压器、每条流水线,甚至细分到每道工序、每台设备的用电数据,能够及时发现过载异常、电压异常、功率因数、谐波、三相不平衡等异常并及时告警,可按设定间隔自动定时抄表,可自定义报表格式,将大量减少值班人员的工作量,通过计算机或手机App随时随地轻松查询,实时掌握用能消耗趋势,为能耗成本分析与考核提供数据支撑,提高工作效率。用户可以灵活选择不同设备、不同时点、不同车间的电气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查找能效差距,找出配用电管理的改进方向。同时云服务中心对数据进行分析、诊断,并提供相关建议,构建起延伸至用户内部的电能数据采集网络,使企业更高效、更经济、更安全的用电。
三、公司建设智能用电云平台项目的竞争优势
答:公司曾承建了多个省级用电信息采集主站,是少数能够提供从主站、通信信道、终端设备全面解决方案的专业厂家之一,公司技术在用电信息采集行业处于领先优势,公司具备在相关领域内进行业务创新的能力与实力;公司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用电分路采集的低成本建设,生产出的用户侧监测设备成本较低,可以不停电安装、接线少、调试简单,全部安装过程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节省运营成本,方便施工;公司拥有坚实的市场和客户基础,2010-2014年,累计安装公司专变终端的各类专变用户达40余万户,公司在客户开拓上拥有一定的先发优势;本项目中的用户侧设备在前期将实行限期免费使用的方式,先让用户体验,有利于迅速抢占市场,吸引客户,为后续提供更多的服务奠定基础。
四、公司基于云平台开展其他业务介绍
答:公司将在用户相对集中区域建立电能服务网点,构建全国范围的线下电能服务网络,为用户提供运维、节能、园区抄表、需求响应等业务。服务网点的搭建考虑通过收购或自建的方式,目前在积极推进中。公司通过智能用电云服务平台对用户的用电状态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分析,异常告警,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线下电能服务网点,做到及时响应与服务。公司将利用云服务平台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用户需求,对用户的节能工程设计、改造、安装等需求,提供一揽子服务,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五、公司云平台项目的市场开拓情况
答:目前公司正利用自有资金,通过多种渠道开拓市场。通过现有营销网络,利用公司用电信息采集业务的市场优势和品牌优势,延伸品牌影响,积极开拓公司智能用电云平台业务;加快推进公司试点项目建设,通过现有设备用户口碑加大公司产品影响力;通过国家电力需求侧管理政策以及寻求与地方电力服务公司合作等形式积极开拓市场;其中在电力需求侧管理方面,公司产品和模式在苏州、内蒙古、北京等地获得了大力认同,有助于公司快速拓展用户,使公司产品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公司近期安装进度和用户数较前期加快,截止目前已接入云平台的用户数有近700户,预计年末接入平台用户数将达到1000户。
本次沟通交流没有涉及公司未公开重大信息,公司按规定与机构调研人员签订了《承诺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