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上海凯宝 (300039) 2015-12-10
1、董秘介绍公司基本情况?
答:上海凯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主要从事中成药生产的现代化制药企业。属国家现代中药高科技产业化示范项目基地、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生物医药重点企业。是国内首家通过新版GMP(2010版)认证的中药注射剂企业。公司的主导产品痰热清注射液是公司独家专利产品,国家中药二类新药,该产品2003年5月获得新药证书及药品生产批准文号。痰热清注射液在研发中开创了“依证随方确认提取有效成分”的先进理念,保留了中药的复方特色,开创了中药注射液方剂配伍的新路径。以质量稳定、疗效显著。上市至今,使用患者达到数千万人次,不良反应为罕见级。并在近几年国内“非典”、“人禽流感”、“甲型H1N1”、“手足口病”、“H7N9”、“登革热”等疫情的治疗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痰热清注射液入选《中东呼吸综合征病例诊疗方案(2015年版)》,充分肯定了痰热清注射液在防治流行性疾病方面的贡献。同时也被国家发改委列为“防止流感储备药品”进入国家储备库。产品先后获得国家中药现代化专项项目、上海市抗非典重点新产品等荣誉奖项。公司产品质量不断再提升,首先完成了689物质基础研究,提升了质量标准;其次又完成了三万例痰热清注射液安全性再评价;下一步还将继续痰热清注射液一万例有效性、经济性再评价,为痰热清注射液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提供更强有力的科学依据。
2、体外培育熊胆粉研究进展情况?
答:该项目是公司与重庆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联合开发,已列入国家“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项目,并获得国家科技部经费支持600万元,同时获授权发明专利一项“两步酶促法制备结合态熊去氧胆酸的方法”,目前已取得中试重大突破,预计年底完成中试阶段,中试指的临床前的研究,临床研究阶段分为三个阶段:临床前研究、临床中研究、研究完之后报批生产,一般新药研究时间为10-15年之间。
3、产品方面收购有哪些比较好的标的?
答:凯宝的收购主要是看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临床疗效、市场前景等多方面考虑,要和公司产品有互补性。比较明确的是心脑血管和抗肿瘤方面为主,公司目前收购产品:“疏风止痛胶囊”治疗偏头痛,具有活血祛风、温经止痛的功效,“花丹安神合剂”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失眠症、“丁桂油软胶囊”具有温散寒邪、行气止痛的作用;这些产品都是围绕大健康以及提高人的免疫力为方向。
4、公司新产品研发方面?
答:目前凯宝的产品梯队已逐步形成:①临床前研究:体外培育熊胆粉研究,目前已取得中试重大突破;Ⅱb期临床研究:用于治疗抑郁症的国家1.1类中药新药“优欣定胶囊”;Ⅲ期临床研究共有四个产品:用于肠易激综合症的丁桂油软胶囊;治疗偏头痛的疏风止痛胶囊;抗失眠的花丹安神合剂;痰热清系列产品痰热清口服液;公司会充分发挥内部及借助外部研发力量做好产品的研发工作。 ②产业方向:新型产业方面关注心脑血管和抗肿瘤方面。凯宝对并购重组事项是十分慎重,公司着重于产品或企业双方的互补性,还有企业文化方面的融合性,比单纯购买品种风险大很多。比如我们购买新药“优欣定胶囊”属于大品种范畴,是国家中药1.1类新药,用于治疗抑郁症,市场广阔,前景十分看好,目前已到Ⅱ期b临床,Ⅱ期分a、b两个阶段。
5、公司销售模式?
答:我们现在销售模式都是以自营的形式销售,受制于产品特色主要是处方药,又是中药注射剂,属于高风险品种,高风险品种包括血液制品、疫苗、注射剂。所以对于市场风险,我们把关非常严格,通过这几年我们不断对产品的质量提升,不良反应为罕见级。公司认为产品质量不仅体现在生产方面是企业的责任,对医务人员的终端教育也是企业的责任,所以痰热清的销售都是通过自己的销售团队去开发市场,目前销售还是以自营形式为主。对于新增加的口服品种,它服用起来比较安全,可以通过代理的优势,导入期快,费用率低、及时形成产品收益。
6、公司主营产品未来市场空间?
答:我们的目标市场以二级以上大型综合性医院为主,全国目前二级以上医院共有一万余家,公司上市之初产品市场覆盖约2500余家,目前已发至4000余家。此外,公司依据年度经营目标合理安排生产并对未来目标市场进行有计划的开发,实施稳健的发展规划。目前已经陆续新增市场逐步放量的过程,将逐步发展成为成熟的市场。
7、痰热清系列产品的情况请介绍一下?
答:目前痰热清系列产品有:痰热清胶囊、痰热清口服液、痰热清5ml剂型,痰热清胶囊已成功上市,公司将采取多元化销售模式,以缩短痰热清胶囊的市场导入周期,尽快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痰热清5ml剂型目前在申报前,公司研制5ml剂型是为了弥补儿童临床用药的空白,儿童用药是按体重来给药的。国家对中药注射剂的审批非常严格,公司正在按照该项目审批部门的反馈意见补充完善相关研究。
8、公司后续发展情况?
答:公司发展壮大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提升,如何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公司努力的方向。目前公司产品梯队已初步形成,但是还需抓住机遇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完善产品梯队结构。对新产品的引进公司目前主要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以及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对外收购一些比较成熟产品,及时、有效提高公司产品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