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联络互动 (002280) 2016-01-21
一、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1、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2009年,公司主要研发基于塞班系统和功能机的中间件产品;2009年后,安卓系统逐渐取代塞班系统,公司快速转型,主要做基于安卓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联络OS。2014年联络OS系统新增活跃用户量达到8300万,2015年上半年新增活跃用户达到5300万,联络OS在智能手机系统中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公司盈利主要是基于联络OS系统做自有应用运营,应用分发,电信业务、游戏联运以及其他业务联运,通过自有用户的付费来实现流量变现。
2.公司的经营计划和发展战略
2015年公司在一些新的业务领域做了很多尝试,包括游戏、电商和广告。未来我们将基于联络OS这个平台,积极与中小游戏和电商厂商合作,进一步提升用户ARPU值,为16-17年的业务打好基础。
目前我们看,智能手机的增长在未来几年将放缓,而泛智能硬件特别是物联网的兴起,将带来新一轮投资热潮。在未来公司将着重加大在智能硬件方面的投资,公司的非公开发行已获得了证监会的核准,目前非公开发行工作已经接近尾声,这笔再融资将极大地增强公司的资本实力,为公司智能硬件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和动力。目前,公司已经与海尔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智能医疗领域,公司已经向德海尔发出邀约收购的计划,公司将通过德海尔进入智能医疗领域。在智能穿戴、VR部分,公司目前已经投资美国Avegant公司,占有其21%的股权,为第一大单一股东。VR产品Glyph在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的产品运营、销售、生产都由公司主导,我们已经开发了联络VR OS,并将在新一代的VR产品中实现应用,我们觉得这会是一个新的平台入口。
3、公司游戏业务情况
公司游戏操作思路与单独做游戏的公司不太一样,公司作为平台级企业,客户资源是公司最大的资源。我们基于整个联络OS的用户平台,做成基于产品评价,导入用户,产品运营平台合作方式,做成一个孵化体系,对目前市场上上千款游戏进行千人、万人、十万人、百万人级别的测试,对所有用户属性进行评分、修改、优化、再测试。我们将立志打造优质游戏IP,再通过联运和合作发行的方式,将公司平台优势转化为盈利能力。通过和各大手游CP方的合作,利用我们的平台,真正帮到优质的手游团队实现产品价值,从而维护公司和手游团队的利益,实现合作生态圈的成长。
二、回答分析师提问
1、这个虚拟现实视网膜眼镜GLYPH的售价大概多少?GLYPH和目前市场上的VR眼镜有什么区别?
目前GLYPH在联络商城中的售价是人民币3688元,在目前的成本结构下,这个价格我们基本上是平价销售,没有在硬件上赚钱。主要是作为VR的初级产品,我们还是想更多的让利给消费者,让更多的消费者能够体验到VR的乐趣。并且作为互联网公司,我们也不打算在硬件上赚取消费者太多的利润,我们会把它看做是我们下一个巨大的生态入口。
主要区别在于:1、我们公司的VR产品使用视网膜投影,国内公司的VR产品属于不同的技术类型。它的刷新频率较高,可以有效的解决目前VR产品普遍的呕吐感等不适症状。2、我们看重的地方在于:公司可以在Glyph上做自己的VR OS,这将是一个新的入口。
2、中小的厂商为什么不自己做OS?国内千元机以下在整个销售会不会往下走,公司是否有看到这点,那么未来海外占比是否会提升?
中小厂商自己独立做OS需要付出巨大的开发成本,并且由于安卓系统更新换代速度较快,后续的维护和迭代成本也很高,对于中小厂商来说这是一笔很大的费用。所以在手机出货量没有达到一定规模前,中小厂商都会选择免费预装的方式。
首先是因为我们的OS有竞争力。性能上,我们的联络OS是内存损耗较小,系统流畅稳定,和硬件适配也较好。服务上,我们为所有中小厂商提供定制化的OS,解决了中小厂商的后顾之忧。经济型上,2013年底公司全面转型,将联络OS免费开放给所有手机厂商,并且将预装的渠道收入全额返现给手机厂商,给公司打造了巨大的护城河。
目前智能手机市场的确是竞争激烈,很多大型厂商进入千元机市场。但我们也注意到中小厂商也有成本控制的方式,在市场中仍然有比较强的竞争力,我们覆盖的厂商出货量并没有减少。在海外的量增加确实比较快,用户量增长速度很快,目前用户群体在东南亚、非洲、拉美增速快于国内。
3、公司ARPU值提高的驱动力在哪里?
公司是一个平台型公司,这么多年公司积累了无数的用户数据和用户消费记录,我们清楚用户的喜好。主要驱动在于公司精准营销和大数据分析能力的提升,以及公司利用云平台进行的游戏联运等高附加值的业务,带来了用户ARPU的提升
4、和海尔智能家居有推出产品吗?做存量改造的方向是什么?在硬件上怎么实现改造?
预计在今年的上半年公司会有智能家居的产品推向市场,主要是针对家电存量市场的解决方案。我们的产品和电商、O2O运营、商店,生活服务类的会有一些结合,会有一些定制的功能,改造空间还是很大的。公司所做的改造可以适用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家电品牌,整个家里的改造方案成本也会控制在比较低的水平,希望到时能够真正解决智能家居的一些痛点问题。
5、公司收购了eSmart,请问一下具体的思路?
eSmart有一个解决方案,可以把家里所有的通信协议统一化,收购这家公司的目的是拿到这个解决方案。现在很多智能家居各种品牌都有,但是通信协议会有差别,eSmart可以在同一个东西上操纵所有这些不同频率、波段等东西。这个方案目前已经有产品在用,这个解决方案在美国有专利,我们投这家公司这个解决方案会独家给我们来做。这个在投资ESmart的公告中已有详细的披露。
6、投资智能医疗设备公司的情况?
德海尔为国内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主要从事睡眠医疗的管理,已经和国内众多医院有深度合作。并且德海尔有自己的云平台系统,通过智能睡眠的硬件和云平台搜集用户的体征数据,后台算法可以根据数据测算出患疾病的一些概率,给用户适当的提醒,达到健康管理的功能。
不过目前公司只是像德海尔提出了要约投资的意向,并未就此市场和德海尔签订任何约束性协议,还请大家注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