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世联行 (002285) 2016-03-03
Q1:公司互联网+业务的流量来源是什么,未来如何规划?会和公司代理业务冲突吗?
A1:互联网+业务的流量主要是通过世联集房(网上售楼处)、世联集客(二手房中介)、客户平台和其他的互联网平台实现全渠道导流。去年营收实现7.28亿元的规模,今年预计会较快增长。主要原因在于目前房地产流量主要还是在现场,互联网上的流量占比还是不高,有提升空间。今年开始要做自己的渠道,如存量房的资产管家业务服务,北京、上海、深圳已经开始做了,“资产宝”有望在20多个城市推广“资产宝”,把服务落地。
客户渠道还是非常需要的,案场服务是专业服务,未来代理业务是案场+渠道+金融的综合模式,分享传统媒体的收益。互联网+不止是渠道,可以叠加更多的东西,如众筹等等。
Q2 :2015年公司金融放贷金额达到30亿元,今年如何计划?
A2:公司不是银行出身,因此今年加快了引进金融人才,2016年公司金融业务会有大的发展。世联的金融定义为场景金融、定制金融、服务金融、体验金融、普惠金融、o2o互联网金融。银行按揭是一种长期的贷款,世联行主要提供短期的贷款,提供的是小额分散,去年每笔8万左右,在场景中自然产生,是服务于交易的金融业务。针对不同的楼盘,在ToB、ToC上会有定制,非常强调客户体验,是一种典型的真正的O2O,全国分公司1500多个案场,做交易推荐,申请之后,在线上进行受理、审批和放款,是集约化、线上到线下的问题处理方法,风险较低。今年随着楼市去库存,业务发展会更快。总体来说,世联比较谨慎,今年在组织架构、风险管理上、渠道上都得到了加强,会向全国推广扩张,今年的发展会提速,发展会很快。世联的金融是很可爱的一项业务,是一种普惠金融,服务老百姓,小额分散,是银行处理不了的,正好给世联一个机会,完全符合普惠金融的理念。
Q3:二手房市场相对一手房更大,二手房公司布局可能是公司一块缺失,公司怎么考虑?
A3:从交易总量上看,部分城市二手房的销售已经超过一手楼,尤其从面积和套数。从全国来看,一手加二手总共10万个亿的总交易额,一手在7万亿,二手在3万亿左右。区域分化比较明显。二手楼世联以前也做过,但二手楼因为政策性原因,周期性非常严重,好的时候员工挣大钱,不好的时候亏损归公司,使得公司波动特别大。当时世联看到二手房发展的政策规范不完善,所以当时就停了。2016年,公司希望通过大数据系统的建立,资产宝的成熟,互联网+渠道的建设,在全国进入二手楼的交易服务,会在社区里面设置房产资产管家店。跟别人的区别在于:第一,我们有一个较完善的大数据系统;第二,主要为房产所有者服务,不会疯狂开店,因为仍然逃不脱周期性变化。第三,还会跟二手中介合作。一手还会持续加强,比如与金融街合作。世联行的优势在于服务,由于世联行的金融不断成熟,可以为二手房业务提供服务,2016年会不断成熟起来。主要选取核心城市,收益也会体现得比较综合,不仅仅是二手交易的费用,比如出租公寓,资产管家也会在里面,但立场和价值观一定是站在资产端的,不是去像二手房中介一样去做局,立场一定要清晰。
Q4:二手楼方面中小中介为什么和公司合作?公司的金融业务会有什么独特的亮点?新房金融需要一个转换率,公司转换率如何?资管多业务的开展,他的价值链运营核心盈利模式在什么地方
A4: 1)二手楼方面。首先,我们站在卖方角度进入二手楼,去年和上海晟曜行达成合作,晟曜行在上海做了二十年,做资产管理,全部在社区内做,是社区的一份子。与向外卖房或出租的客户建立了很好的关系,服务就会很好,服务半径太长也不好做。世博会晟曜行做了一个接待外宾很好的服务。我们在这基础上加几个东西,第一是与业主建立联系,每月提供一份资产报告,通过大数据、电子化去做,为业务装资产宝;第二提供业主金融服务,业务未必要卖房子,业主供款五年、十年了,如果急需一笔钱,客户完全可以线上申请,线下审理,我们就做“+贷”这种小贷。也不用做抵押,公司的数据都掌握,审批会很快,这只是其中一个例子。二手房金融目前仍在试验中,不是2016年公司主推的。晟曜行的资产管家不仅仅做资产管理,还可以是新房、海外售房的渠道,这种模式如果成型,可以全国复制。
2)金融转化率方面。目前一手楼金融的转化率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金融服务是开发商业主真正有需求的时候,才去实现本质。今年转化率会提高,随着去库存,转化率会提高。一手楼金融从今年开始走向社会化,可以不是世联代理的楼盘,还可以向其他项目扩张。做到普适性,一旦考虑转化率,会让基层工作者工作目的变相,让业主不开心。
3)资管盈利模式方面。比如去年公司通过私募基金收购了一个富邦晶品大厦甲级写字楼。中间可以收取基金管理费、物业管理费、租售费用(目前正在租售期)等。富邦晶品的这种模式是一个很好的案例。未来如果国家在REITS方面出台税收方面优惠,会有力促进存量资产管理的发展。去库存的大势会使得中国有大的存量市场,私募基金的解决方案是很好的方案,而世联行正在这方面努力。在美国,地产行业市值最大的公司是西蒙地产,做房地产资产管理的。
Q5:金融服务资金来源主要是P2P,是今后很重要的一个资金来源。去年年底收紧政策,一是资金要第三方托管,二是P2P只是一个中介职能,资金托管与微众、海峡汇富有合作,未来在P2P方面怎么考虑?
A2:世联的P2P做得比较正规,实际上是一个信息中介平台,很多事情不是在一个体系完成的,监管、保证金提取、托管等都是独立的。未来P2P行业更规范,对世联是有益的。
Q6:未来主业战略重心如何平衡?
A6:去年公司有一个同行加速度计划,有很多三四线城市同行在一起做,同行的规模都不大,在系统上需要很多支持,比如金融服务,目前已经有90多家同行,愿意加入公司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如果我们自己做,成本太高,因此我们在当地精选一些合作方开展电商和金融业务。今年做到真正加速,核心业务也是开放的,开放意味着公司不用亲自派人去做。今年公司代理也将发生定义上的转换,我们没必要跟房企争案场,我们可以帮房企做服务,金融产品,互联网产品,社会化的运营。比如碧桂园、中海都是自己做销售,希望之后能全面的合作,以前是只有代理才能合作,之后希望把合作打开。
Q7:是否考虑收购的方式快速提升市占率?代理销售目标?小贷盈利预期?
A7:股权激励有之后4年的基本安排,2016年不是公司利润爆发年,是业务爆发年,公司主要精力不是提高盈利水平。股权激励只是门槛,我们有信心会超过这个计划。代理方面中期目标是从5%提升至10%,中国400多个城市,主要的销售额主要集中在20多个城市,占了一半以上,从5% 到10%意味着公司在主要城市市占率需提高到20%以上,我们是有信心做到的。我们不排斥通过收购优秀企业来拓展市场,但我们受到很多限制,股权并购最好,但是审批时间太长,现金收购,估值水平太高不合算,如果能打开限制,并购的空间会很大。
Q8:公司后续有没有和其他二手房中介合作的计划?金融毛利率之后的走势如何?
A8: 我们今年会积极探讨和中小二手中介在金融方面的合作。金融业务一开始都是用自有资金,成本很低,另一个是银行融资,成本也比较低,目前正在做中期票据,如果审批下来,中期票据的成本也是很便宜的。去年我们做了很多资产证券化,比银行融资要贵。2016年资金渠道还是这些,自有资金扩大了一些,如果今年云贷量上升的话,资产证券化还是会大量采用的,毛利率不可能恢复到大量使用自有资金的时期,但还是会比较高的。风控成本不在毛利率里体现,成本主要就是资金成本。
A9:金融业务净利润率大概是多少?
Q9:金融业务的净利润率年报没有披露,与其他业务混在一块了。金融业务单独的净利润率算不出来。互联网+业务是顶层业务,金融业务和代理都从互联网+获得收入。单独的净利润率没法算,净利润率是一个不存在的问题。
Q10:公司互联网+业务收费是模式?怎么区分案场流量和互联网+导流流量。代理业务的费率下降原因为何?商工贷核销是怎么回事?
A10:商工贷是核销的贷款,在13、14年已经全额做了,确实收不回来,在16年核销了。是12年收购小贷公司之前,就已经在小贷公司里面了,不良在收购之前就已经计提了。商工贷以后就不做了。
综合渠道费用+案场费用。案场的自然上门和互联网+带来的上门分不出来,将来渠道费用继续收的话当然也可以。代理的专业价值再往下降的可能性也不大。再降会让传统代理商走人。未来费率再下降的空间不大。世联行的互联网+业务是综合渠道费用。世联行的优势是案场多,案场的主动上门比较多;案场的综合转接,成功率很高,这算互联网的渠道;整合中小中介,给他们付渠道费。
世联的电商业务,除了收入,还带来链接,所有的业务都如此,提供人与资产的链接。
Q11:金融要扩展到其他楼盘,其他合作伙伴的粘性在哪里?公司做资产管理叠加一些二手房业务,是不是要成为住宅物业公司?
A11:住宅物业管理公司不是公司方向,物业管理主要在非住宅。公司是要跟住宅物业管理公司合作,目前合作进展很好,公司可以做资产服务,做贷款服务,主要是一套比较好的客户服务系统。家圆云贷产品与银行贷款很不同,公司金融是场景金融和定制金融,不是标准化的金融,不适用所有楼盘的。每一个楼盘的定位是不一样的,需求也不一样。银行来做,交易手续非常复杂。
Q12:代理收入的天花板是怎么样的?顾问策划今年有些下滑,因为新开工下滑,如何判断今年顾问策划收入情况?
A12:一手房的总量在未来2-3年徘徊在7-8万亿,2015年新开工的减少,不影响2016年的销售总额,因为库存量太大。中长期来看,2013年新房达到销售峰值,2014-2015年销售面积都没有超过2013年,新房销量增长的黄金年代已经过了,未来两年将在7-8万亿徘徊,不认为会急剧萎缩。因此新房销售的份额增长是主战场,世联做了多种尝试,我们比较有信心做到10%。2015年新开工少,而顾问业务团队正在有效转型,比如社区招商,写字楼租售等等,ToB端不再受新开工限制,将全面面向资产端,向CBRE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