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海翔药业 (002099) 2016-03-21
会议首先由公司董事会秘书许华青对公司重组后的整体情况、发展规划等做了简单介绍,随后投资者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沟通:
公司海翔药业实际控制人变更后,将染料业务注入上市公司,形成“医药+染料“双轮驱动的业务格局,2015年染料医药营业收入各占50%左右,毛利染料占68%,医药占32%。
1、活性染料的产销供需情况
公司的活性染料以艳蓝KN-R为主,年产10000吨的左右。公司的KN-R生产线是从基础化工做起,全产业链经营,最终做成商品化染料KN-R。目前市场上能够生产KN-R的生产商并不多,仅有三四家公司。其他的生产商产能并不大。有些生产商他们的中间体需要外购,他们的生产都处于不正常情况。KN-R的前端中间体如溴氨酸、氨基油等,亦可以单独对外销售,溴氨酸可用作酸性染料或其他染料的原料,氨基油专业性比较强,主要是用于做KN-R。公司的氨基油和溴氨酸产能都是最大的,完全满足自己生产需求,还部分富裕产能。以前我们还有一部分对外销售,现在基本不对外销售。
2、公司KN-R毛利高是什么原因?
外人来看这个产品毛利率确实很高,有些不正常。但是仔细分析一下就不会觉得这个产品毛利特别高了,我们全产业链竞争,从化工原料开始一直到成品,所有中间体都是自己生产,这么环节上的多产品的毛利率都体现一个产品上,附加值高,毛利率高是可以理解的。尤其是赶上经济特殊时期,大宗原材料的价格下降,而染料成品的价格上涨,所以毛利率较高。
3、近期有消息说染料要提价,公司产品有没有提价打算?
目前染料市场的确看涨,分散染料自3月份以来已经有三次提高,总提价幅度很可观。染料行业的市场紧俏,导致我们的客户的采购订单明显增多。我们公司会随行就市,尽可能维持市场长期稳定,不会轻易提价,提价前也会与客户沟通,考虑客户的感受。但如果所有染料产品都涨价,出现供不应求时我们也会适当提价。
4、活性染料的市场空间还能有多大?
终端市场一直在增长,生活品质的提高对棉麻丝等织物的需求在增长,所以不用担心新增产能的问题。另外我们不能等需求上去再去建产能,那就来不及了,要做好提前规划,不光是KN-R,溴氨酸、氨基油及其他染料产品,连环保设施我们都是用信息化、自动化、管道化的先进理念来投资建设的,让环保处理装备能够满足未来五年—十年的环保需求。
5、KN-R这个产品会不会有新的竞争对手进入?
KN-R这个在国外是没有什么专利纠纷的,国内我们单这个产品就有10多个专利,技术、工艺是最先进的,而且我们还是KN-R国标、行标的起草者。新进竞争对手首先他们有先进的技术和客户资源,然后它建立像我们这个大规模以及配套的产品链,这个可是不小的投资,即使真的这么做了,在管理上他们不一定能比上我们,公司染料板块每年都有降本的考核,成本每年都降,我们能有今天的成绩和这些都离不开。重组后,医药板块借鉴染料的管理经验,降本增效,实现业绩大幅改善,从13年大额亏损,到14年的盈亏平衡,再到15年盈利9000万,这都是管理带来实实在在的提升。
6、医药板块情况?
医药已经完成了API、生物制药、制剂三位一体的布局,各个平台都已经搭建好了。不要小看三位一体,全国有这样的资源的企业很少,生物制药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些产品需要半发酵,半合成,我们拥有这样的平台能够做很多其他医药企业不能做的产品,是我们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但是医药是一个慢产出的行业,不是今天投入明天就产品,需要时间的积淀。我们已经有很多新产品在研发,相信未来会有不断有新产品涌现。
7、公司是国内最早开展定制加业务的企业,之前是和BI合作,不知道现在有没新的合作?
我们和BI合作的很愉快,除达比加群酯的中间体外还有别的项目。我们合作的对象不只是BI,还有辉瑞、巴斯夫、赛诺菲、诺华等国际知名企业。新的项目也在不断开展中,有些已经在实施,有些正在注册申报。
8、公司培南类的情况?
培南是公司的核心产品,前两年的市场很差,15年开始有所好转。公司也在做自己的调整,加大研发力度,不断向下游高级中间体、原料药延伸,并且逐步减少单单4-AA对外销售,通过产业链延伸实现利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