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西部建设 (002302) 2016-04-08
1、2015年经营性现金流大幅改善,2016年1季度趋势是否延续?所在区域今年新开工是否好转?区域产能整合情况如何?
答:(1)去年经营性现金流大幅好转,公司去年加强清收工作,回款在2015年比上年同期增长2个多亿;现金支出方面,2015年进行了二级机构重组,6家二级单位在原材料集中采购后,保证同等价格的前提下减少了支付。两方面因素综合影响最终导致经营活动现金流大幅增长。2016年1季度业绩预期同比增长20%-70%,1季度是回款最淡季,回款大概占全年10%,所以1季度现金流是负的。
(2)区域产能整合方面,去年上半年按区域化要求对6家二级公司做了调整。重组以后,重新构建了集团总部,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改善。2016年1季度完成情况不错,在华中、西南区域增幅较去年同期大得多。整体感觉比去年同期好很多,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签约额的增长上。
2、公司如何布局建筑工业化?2015年站点租赁比例上升快的原因是什么?海外占比5%是否有具体国家和区域的规划?
答:(1)公司目前建筑工业化项目在全国布置了约有4个工厂,每个工厂的总投资额约为2亿,均以参股的方式参与。我们的建筑工业化并非简单的预制件项目,而是从设计和建造角度切入,形成从建筑整体项目拿单->项目整体规划设计-预制件制造->安装的整套产业链,采用EPC的模式推广建筑工业化业务。公司在此领域起点高,推进的决心大,但在业务推广上依旧保持审慎原则,通常会挑选有互补性的合作伙伴,以有效整合当地资源,使工厂效益最大化。
(2)站点租赁:70%左右通过收购和租赁完成,新建站点不多。主要原因还是产能过剩,公司以轻资产的方式进行投资,有效降低投资风险。租赁站点是有选择的,选择位置好、互补性强,管控能够到位的站点。在租赁了解站点质量后再决定是否收购。
(3)海外业务:海外业务开拓方面,通过5-6年的探索,公司已经掌握了一些海外开拓经验。公司采用跟随战略,与中国建筑合作,下一步重点布局在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市场,二级单位成立了专门的海外机构推动海外发展。
3、十三五期间计划:公司营收从103亿增长到200亿如何实现?公司实现收入翻番主要依靠内生式还是外延式增长方式?
答: “十三五”期间,公司实现200亿的销售目标,90%需要依靠混凝土业务,另一部分依靠其他业务(10%)。通过内生和外延两种方式结合的方式实现增长。通过涉足相关产业,为未来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我们规划的未来增长方向主要是:建筑工业化、资源综合利用,优先考虑新业务。在外延式发展方面,目前商品混凝土行业民企较多,搅拌站质量参差不齐,管理水平也是良莠并存。商砼行业客户资源非常重要,新进入的区域有较强的壁垒。目前西部建设的解决方式是先租赁考察当地竞争情况,磨合与当地企业合作的关系,如若合适,则考虑控股而非独资来并购,或以合资的方式建站。
4、为什么四个主要市场去年大部分下滑,但毛利率提升很快?
答:(1)2015年主要成熟区域收入出现下滑,但毛利率下降幅度不大,基本维持上年同期水平,甚至有些市场的毛利实现快速增长,比如湖北地区:中建商砼管理水平较高,在各方面比较成熟;同时,湖北地区的基建转型速度较快,基建设施项目的回款速度也比较快,毛利率要比房建项目要好很多。比如武汉四环线项目,总投资额有300亿,此项目混凝土为西建独家供应。湖南地区的情况也不错,此外海南隶属于湖南公司,其海工项目增速非常快。
(2)公司的六个二级机构中,中建商砼、西南、贵州、湖南的毛利率是增长的,平均水平也是上升的。毛利率提升较快的主要原因:一是原材料成本下降得比售价下降得多,商品销售价下降约8元/方,但单方原材料成本下降约10元。二是通过内部重组,统一内部管理,提升管理水平,成本控制得到有效提高。三是新开拓区域的利润贡献在稳步提升。
5、中建系内外业务未来发展比例?水泥业务减亏来自于哪里,什么时候可以扭亏?
答:(1)因为中建在建筑市场的定位,决定了高端项目、优质项目大多被其承接。所以,公司在发展策略上还是采用跟随中建成长的战略。选择中建占比较高的区域,中建能让公司业务有保底,随着区域越来越成熟,再进行拓展外部市场,选择高端、优质项目。从营收来看,目前中建市场的占比约为57%,未来,估计会在50%左右。
(2)水泥厂亏损主要是新疆的水泥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市场拓展、成本管控仍有很多提升空间。2015年公司成立了扭亏小组,定期讨论减亏和扭亏问题,并且制定了减亏、扭亏计划。2015年亏损大幅下降的原因:当地市场营销能力提升(成立营销小组,进入水泥协会)、产业协同进步明显(下半年混凝土搅拌站协同效应显现)、成本管控措施见效。希望1-2年内能够扭亏,目标是16年实现不亏损。
6、“十三五”规划中5800万方销量,2600万方增量在地区间的比例?区域增长的增量在于何处?
答:西部建设是集团化企业,跨区域布局是成长手段,增量主要依靠区域间的调整,从发展不好的地区调整到发展前景好的区域。从公司经营历史来看,不同区域的周期性不同。如目前新疆区域景气度下滑,而湖北地区景气度向好;四川区域去年下滑,但今年有可能改善;湖南地区去年整体情况较好,但今年有可能一般;因此跨区域布局能够有效对冲风险,优化收益质量,保证稳定增长。但同时,我们也强调6大区域盈利能力提升,也有意识调整发展方向。比如说新疆有些区域市场不大,增量小,经营状况不好,因此会做调整,把产能从不好的区域调整到好的区域去。之前几年,公司新进入一些区域,通过数年的耕耘,预计到了收获的季节。预计公司“十三五”期间,整体增速保持在10%-15%之间,发展速度比较合理。
7、新疆地区为什么下降的幅度较大,是行业因素还是公司因素?
答:新疆市场下降主要是行业因素,新疆市场不大而且增量几乎没有。去年新疆地区混凝土和水泥企业全部亏损,公司新疆地区15年销售规模同比下降25%,毛利率同比下降0.8%。很多项目受新疆当地社会环境影响暂时没有开工,影响公司的业务进展。刚重组时新疆营收占比在35%左右,15年已经下降到20%左右。未来新疆公司的资源要向河南、山东等区域倾斜。
8、为何成熟市场毛利率较高,而新入区域毛利率较低?
答:毛利率水平与区域景气程度、产能利用率、市场占有率等多个因素有关。成熟区域市场占有率高,布局合理,区域协同效应有效发挥,且基建项目占比逐步提高,因而毛利率水平整体较高。新进入的区域由于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前期投入较大,产能利用率明显低于成熟区域,所以比成熟区域毛利率比较低,但只要网点布局合理,随着市占率的提升,毛利率也会逐步提升。
9、公司目前经营情况如何?
答: 公司原来的区域分布大小不一,目前做了调整和划分,权责明确。重组后,公司管控能力、标准化、信息化有很大的提升,6家二级单位的内生增长有明显改善的迹象。此外,公司总部也做了调整,打造成为高效的战略管控总部。目前商砼企业中,集团化、跨区域经营的企业优势显著。2016年一季度公司经营情况良好,利润增幅在20%-70%之间,尤其是华中和西南地区较去年有很大提升。
10、一季度的改善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原因是什么?
答:目前公司一季度签约额同比提高很多,不过这一高增速有去年一季度低基数的原因。去年开工整体不足,现阶有改 善迹象,尤其是基建项目的增长比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