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中光防雷 (300414) 2016-04-14
一、公司主要的产品下游应用场景?国内市场规模及竞争格局?公司防雷产品处于什么水平?
答:公司多年来坚持行业市场的拓展以及行业专用防雷产品的研发,产品的运用领域包括通信、军工、能源、电力、石化、铁路等多个领域,通俗的讲只要用电的领域,都需要公司产品的保护。
近几年我国雷电防护行业的市场容量如下表所示:
我国雷电防护行业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行业内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市场集中度不高,竞争格局比较分散。由于不同的行业对应用环境和运行要求不同,其防雷应用行业标准不同,认证标准不一,防雷产品跨行业应用门槛较高,从而造成雷电防护行业较为分散的局面。行业内规模化的企业(销售额超过1亿元)为数不多,该类企业具备一定的自主研发实力和稳定的客户群,主要生产中高端产品,与客户形成研发互动,市场竞争以产品性能、质量、服务为主,该类市场具有较高的进入壁垒,主要有技术壁垒、认证壁垒、客户壁垒。中光防雷作为中国防雷领域的细分市场龙头,其强大产品研发实力以及品牌号召力为其在防通信领域赢得了很大的市场,从2012年度至2015年度,公司防雷产品在通信行业中销售收入在全国名列第一。同时,公司在建筑、电力、交通、航天航空等细分领域也在积极地进行业务拓展。
二、公司目前收入占比较大的还是通信领域,但通讯领域的下游客户开拓情况?是否进入华为中兴的供货体系?在通信领域之外的市场开拓的进展?
答:公司的下游客户主要为通信设备制造商,主要客户为爱立信、诺基亚、三星、中兴、华为等全球主要通信设备制造商,其业绩随着4G的建设以及通讯设备的升级换代而稳定提升。因我们的高性价比占优势,之前爱立信、阿尔卡特主要是由国际上的大公司给他们供货,现在我们也占有很大份额。公司是爱立信、华为、诺基亚等厂商的全球防雷产品供应商,其海外市场拓展也在稳步进行。目前,公司来自海外的防雷产品订单占公司总营收接近1/3的份额,随着国外发展中国家对3G、4G的建设,公司来自海外的营收呈现上升趋势。
公司重点在通信领域,其他行业也一直都在拓展,公司未来将继续关注行业大客户,重点关注通信大客户和国家电网,同时,公司也在积极探索新的领域,如军工、电力以及新能源(含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充电桩)、铁道(含轨道交通)等产业的防雷和电力保护设备的研发和推广。军工和新能源方面主要依托自我发展方式,公司已经具备齐全的军工方面的相关资质。未来公司计划通过并购来进入电力、铁路等相关行业的防雷业务。另外,公司也在积极拓展静电、电磁防护相关业务。尤其是在电磁防护上,其军工需求将非常大。这一块,公司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合作研发可用于指挥系统和战车的电磁防护设备。未来,随着国家对安全的越来越重视、仪器紧密度以及相关防护要求的提高,公司业务长期将得到更好更快地发展机会。通过拓展新市场新应用,公司有望在未来减少对通信行业的依赖。
三、公司在军工、电力以及电子产品的发展情况?这些领域对SPD的需求大约是什么规模?国内处于什么水平?在这些领域的市场竞争状态如何?
答:军工领域的拓展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公司已经在军工行业进行积极的业务拓展,具备齐全的相关资质,避雷针、接地体、SPD、防雷箱等四大类型几十种产品已经列装。在2016年1月25日,公司收到了中国新时代认证中心颁发的武器装备质量管理GJB9001B-2009质量体系证书。目前,公司已经获取了进入军工防雷的全部资质(即三级保密资格证书、GJB9001B-2009质量管理体系证书以及武器装备相关的证书等四种证书)。公司已经具备齐全的军工方面的相关资质,未来主要依托自我发展方式;因公司是三级保密资质单位,具体内容不便披露。因为军队保密性和封闭性原因,军工市场具体规模不太清楚,但这块市场应该是很巨大的。除军费投入加大外,军队的电子设备国产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作为设备配套的国内雷电防护企业也因此将在该行业有更多的市场份额。
电力行业是我们的重要行业市场领域,防雷需求很大,对我们来说更为关注的是电力的二次防雷市场。目前我们的智能雷电监测系统已经应用在电力领域;我们的行波故障定位产品也与电力设备与运营单位进行更深层的后续合作,该产品列入(国网输电线路监测135计划)研发重点推广项目,国网在未来几年输电线路将全面使用这类产品。我们将联合各电力公司,电力设备与运营单位,研究机构与大专院校共同开展技术与应用推广,当然也包含海外电力公司的推广。
同时,公司也在密切关注国家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政策和发展趋势,一直在新能源领域进行不断的新技术应用开发和产品开发,目前我们的产品覆盖可为各类充电桩提供雷电防护,已经通过配套国电南瑞公司在充电桩领域实现销售。
四、2015年报数据显示,公司收入结构中通信业务下降较明显,原因?对16年的经营计划怎么样?
答:公司2015年收入结构中通信业务下降的原因已作披露,相关内容请参见公司在巨潮资讯网上发布的《2015年年度报告全文》的具体内容。
我公司的防雷产品尤其是浪涌保护器(SPD)产品在通信市场应用广泛,与国内通信领域的技术发展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通信基站建设是通信领域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但并不是唯一的设施。目前通信行业发展与国内经济发展趋势差不多,在放缓的情况下对我们的产品在通信行业的应用是有影响的,但我们对通信行业的技术发展前景,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保持绝对积极乐观的态度。同时,公司已经在电力、军工等其他行业进行积极的业务拓展。
五、公司未来收购兼并的外延方向有哪些?
答:公司并购的战略安排仍然是以主业为主,形成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协同效应;实施并购的对象应为公司的同行业企业(特别是防雷业务在通信以外的其他应用领域做得较好的优势企业)以及防雷行业的上下游企业,且与公司行业优势互补。
六、和德国的菲尼克斯、德和盛、OBO这几家公司相比,中光防雷的优劣势?
答:防雷行业在国际上领先的并不是日本美国,而是欧洲,主要在德国,我们的对标企业就是德国的菲尼克斯、德和盛、OBO这几家比较大的公司。目前我们的技术水平已经基本上达到了国际一流企业的技术水平,同德国的几家公司相比,我们产品的价格大概在对方的2/3左右。因我们的高性价比占优势,之前爱立信、阿尔卡特主要是由国际上的大公司给他们供货,现在我们也占有很大份额。
目前,公司来自海外的订单占公司总营收接近1/3的份额,爱立信、三星等都是公司的主要客户。随着国外发展中国家对3G、4G的建设,公司来自海外的营收呈现上升趋势。另外公司创建了国际亚太雷电防护产业论坛平台,吸纳了来自国际上各类相关企业参加,共享市场和技术资源,奠定新型合作基础。公司将在海外市场不断开发新型合作关系,包括渠道建设、授权业务以及相关其他形式的业务合作;公司的海外市场业务将聚焦美洲和欧洲市场,兼顾东南亚、非洲市场。
七、与欧地安的业务区别?
答:公司为专业从事防雷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防雷工程的设计和安装,提供防雷产品和防雷工程一体化的整体解决方案的服务商,是同行中首家获得防雷工程设计和防雷工程施工“双甲”资质的公司。相比较而言,公司侧重于产品,欧地安更侧重于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