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中恒电气 (002364) 2016-04-21
调研过程主要以问答方式进行,调研内容主要有:
1、请简单介绍一下公司目前的主营业务概况?
公司目前主营业务主要分三个板块,首先是公司电力信息化板块和电力电子板块,电力电子板块主要包含传统的电源系统业务、新兴的高压直流电源系统业务、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业务以及相关产品的综合解决方案,还有能源互联网业务板块。
2、请介绍一下公司电力信息化业务的一些情况?
电力信息化业务是北京中恒博瑞的核心业务,我们在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软件业务上已经处于国内市场第一,保证了在该领域的龙头地位;在电力精益生产管理业务方面,2015年我们完成了国家电网公司总部、省公司、地级公司重大项目14个,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国家电网PMS领域的优势地位;同时,新能源业务完成了神华国华能源投资集团生产管理信息平台等项目,为后续的市场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进一步提高公司竞争力,我们成为了国内电力行业少数几家通过CMMI5体系认证的企业。
3、未来电力信息化业务有什么规划吗?
我们将充分发挥公司技术优势,继续提升在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软件、电力精益生产管理等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并大力拓展新能源业务,推进电力规划咨询业务,做强发电端业务。
4、铁塔公司成立对公司通信电源市场会不会影响很大?
中国铁塔的成立,当然会对全国通信宏基站的建设总量有一定影响,但是三大运营商未来将集中建设小区、商场等区域的微基站。而且三大运营商发布的基站建设计划总量比去年还有增长,应该说通信电源市场还是有广阔的空间。
5、介绍一下公司HVDC产品相比于UPS有什么优势?
第一,HVDC整流模块采用先进可靠的LLC串联谐振变换器,拓扑简洁,降低了产品的故障率;第二,公司HVDC采用的是模块化组合式设计,更换更方便,维护成本低;第三,HVDC比UPS占地面积更小,节省了数据机房的空间资源;第四,公司HVDC产品比UPS节电效率更高,最高可以达到30%,更加的节能环保。
6、目前公司HVDC产品的市场地位怎么样?
从2015年的销售情况来看,公司引领高压直流电源(HVDC)技术及市场发展。
7、HVDC产品的市场前景怎么样?
公司的HVDC产品目前应用领域已经很广,从BAT(腾讯、阿里、百度)到三大通信运营商再到华润集团、上海数据港、万国数据、华数传媒等社会用户,同时,在政企、银行、金融、军工等领域都有使用。
公司牵头制定的高压直流电源(HVDC)国家标准一旦出台,将形成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8、公司电动汽车充电桩有什么优势,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公司拥有大功率充换电技术及完整的解决方案提供能力,以及能源互联网云平台的技术支撑,比为公司把握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及其能量管理市场重大机遇,占据更大市场份额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
9、公司充电桩产品的市场主要在哪里,市场地位怎么样?
公司在专注于充电桩核心技术研发的同时,一直积极地加强市场拓展,目前我们充电桩产品客户既包括国网及国网体系的企业,也包括其他国网外的企业。2015年10月的国家电网电源项目第五批招标采购中,公司中标9258万元订单。
10、请问公司能源互联网业务的优势在哪里?
公司在电力信息化、电力电子制造行业有着二十年的市场和技术积累,在两大业务板块的支撑下,公司提出了能源互联网发展战略,布局能源互联网产业生态。目前公司能源互联网线上运营平台V1.0已经成功上线,以苏州为试点示范工程的线下运维中心也发展良好。
11、公司能源互联网业务有什么进展?
公司在2015年设立全资子公司“杭州中恒云能源互联网技术有限公司”,全面构建能源互联网产业,为客户提供从线上运营+线下服务的全方位智慧用能服务。公司建设起了基于能源网、物联网、互联网融合技术的中恒能源互联网云平台,该平台作为线上业务的载体,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构建“互联网+智慧能源”线上数据运营中心,能实现能源精细化管理。目前,运行监控、自动需求响应产品已上线运行并成功实现用户接入。
12、请问公司能源互联网战略的落地情况怎么样?
公司2015年收购的苏州中恒普瑞能源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交割完成后,一直积极布局线下能源综合服务业务,形成了完整的线下综合电能服务体系。以苏州中恒普瑞为样本模式,我们面向全国各重点区域城市布局了线下运维合作服务商,可以说公司能源互联网战略落地实施工作开展很顺利。
13、请问公司会参与售电业务吗?
我们近日和苏州工业园区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设立了苏州工业园区中鑫能源综合服务有限公司,围绕电能交易创新盈利模式,布局售电业务。
15、介绍一下公司储能业务开展情况?
苏州区域上在苏州当地分别与苏州高景科技有限公司、苏州锦祥纺织染整有限公司、苏州工业园区建屋厂房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签署的储能电站项目已经在实施。储能作为公司能源互联网业务之一,公司将根据客户的不同情况及需求,为客户提供最优服务。
16、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进展怎么样?
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在2016年3月份就获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行审核委员审核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