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华信国际 (002018) 2016-04-20
本次投资者交流会活动是应投资者的要求举办的,本次活动主要介绍了公司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原因以及公司近期的经营情况等,具体内容如下:
1、华信国际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原因?
答:本次重大资产重组项目筹划注入控股股东的资产,华信国际在2016年1月15日发布的停牌公告中承诺:争取停牌时间不超过3个月;停牌期间,公司及相关方积极推进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然而,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交易标的金额重大,触发了借壳上市,并且还涉及到海外资产的收购,并增加了涉及多国央行的审批流程,使得项目整体进度超过了相关规定允许的重组时间。
考虑到公司实际停牌时间较长,公司为了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以及考虑到广大投资者的复牌诉求,公司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于2016年4月15日开盘后复牌,终止了本次重大资产重组。
2、华信国际的未来战略是怎么定位的?
答:公司坚持“能源+金融”的发展战略,具体来说:
能源方面以境外投资为主要途径,以能源产业中下游为切入点,构建欧亚地区具有领先优势的能源物流和消费网络,获取行业话语权,利用战略机遇期和中下游行业优势,控制海外优质上游资源,打通能源产业链条,跻身行业巨头。立足国内优势资源,建立区域性能源交易和周转中心,实现境内外市场联动,在平台层面实现全产业链价值发掘。
金融方面加大服务型金融投资,实现金融联动,形成集团金融产业链,进一步挖掘资源,助推能源及投资型金融平台发展;借助海外资源优势,配合能源发展战略,以产业并购基金为桥梁,获取全球能源关键节点资源。
3、华信国际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是什么?
答:公司具有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公司对外顺应国内外经济运行和行业发展的大势,与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合作伙伴逐步建立了广泛深入的合作共赢关系,从而获取能源行业上游的优质资产。公司将通过行业内的全方位的战略合作关系,实现以“能源业务为主,金融配套为辅”的战略布局,以确立行业内的优势。
4、公司停牌了十个月时间来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却没有完成,6个月内不能再筹划,公司就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有何打算?
答:公司股票自2015年6月15日停牌至2016年1月15日,是由于筹划和实施将公司农化板块业务整体置出以及对外收购哈萨克斯坦的PLM公司股权。公司2016年1月15日停牌筹划将控股股东的资产注入事项,到2016年4月15日复牌,时间只有三个月。
公司承诺在法规规定期间内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未来择机重启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主要从以下因素进行考虑:
(1) 标的资产的成熟度,包括标的资产股权结构,业务流程以及组织架构的进一步调整等;
(2)标的资产的整合情况,包括J&T集团资产的整合情况;
(3)标的资产是否为可收购状态;
(4)海外标的资产的审批进度。
5、关注到公司进行海外并购时选择哈萨克斯坦,公司未来将选择哪些类型的资产或哪些区域的资产进行并购?
答:公司将把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实施的重大战略机遇期进行创造性的产业布局和跨越式发展,实现向产业链各相关环节的纵深布局。充分发挥华信国际在石油行业的资源、资金和品牌优势,开展能源相关资源的整合,通过油气上游资源权益的获取与上游油气资源国和国内外大型能源企业形成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在已收购哈萨克斯坦DGT和即将完成对Petroleum收购的基础上,继续以能源产业全产业链综合运营和服务为目标,实现向产业链各相关环节的纵深布局。借助已经形成的能源物流通路,在国际油气行业的终端销售领域中寻找具有较为明显规模优势和成熟网络布局的合作伙伴,并努力探索直接控制上游优质油气资源的战略机遇。
6、上游的资源是油还是气?
答: 有油也有气,但是目前以油为主。
7、针对目前公司股票二级市场的走势,公司大股东是否有增持计划?
答:公司目前未获息控股股东针对公司股票的增持计划,公司将按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准则的规定,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业务。
8、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终止后,未来重启时收购的标的资产规模是否会发生变化?
答: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收购标的为控股股东下属从事能源及金融业务主体海南华信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华信”或“标的资产”), 海南华信未来拟投资和收购捷克J&T金融集团、华信证券、万达期货、洋浦石油储备基地项目(二期)库区工程以及其他海外优质能源和金融资产。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根据海南华信的资产整合情况,标的资产的资产规模和估值可能会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