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通合科技 (300491) 2016-04-22
一、参观公司新厂房
二、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三、就公司产品产能、核心技术、财务指标、未来预期等相关情况进行了沟通交流。具体如下:
问题一:公司未来是否会参与充电运营业务?
答:公司积极开展新能源领域运营模式的创新,已投资成立了全资子公司河北通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服务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发电等行业,并直接促进公司充换电站充电电源系统(充电桩)、电动汽车车载电源及新能源并网逆变器的发展应用,将对公司未来收入及利润的增长带来积极影响。
问题二:目前公司充电桩产能如何?公司各产品产能是否充足?
答:目前公司充电桩产能能够满足市场的基本需求。
公司各产品产能充足,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2016年7月份公司全面启用新厂房,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生产能力。新厂房以及新办公楼从设计到建造,严格按照现代化标准,从布局到使用,充分贯彻安全生产和精益管理理念,为公司规模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与此同时,公司现代化先进设施和关键技术装备已经到位。其中,生产设备包括全自动印刷机、贴片机、回流焊、波峰焊等,将进一步规范生产流程,提升生产效率;技术设备包括高低温交变湿热实验箱、步入式温箱、冷热冲击箱等,能够推动公司研发项目进展的加速开展,并且保障研发项目的完整流程及规范管理,满足未来市场及不同产品需求。
(3)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及经营目标,公司将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并针对性地进行产品研发,合理布局,根据生产经营需求适当增加新产线。同时,生产人员的到位进一步保证了各产品的产能。
(4)产品制造所需要的电子元器件、磁性器件和结构件等其他原材料,适当通过外购或外协加工的方式获得,一方面有利于保证供货的稳定性和及时性,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争取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
问题三:公司核心技术优势?
答: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技术立企”的发展路线,致力于电力电子技术创新,在多年研发投入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了谐振式功率变换主拓扑的全程软开关,并成功地将软开关技术应用于逆变电路。公司拥有的核心技术是以“谐振电压控制型功率变换器”和“软开关谐振式DC-AC逆变电路”等专利技术为代表的一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与工艺,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先进的技术研发平台。同时,公司长期坚持研发的高投入,重视研发人员建设,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均拥有多年高频开关电源及相关产品的研发经验。
问题四: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情况以及公司的机会如何?
答:“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建立起完善的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科技体系和产业链技术系统,实现各类电动汽车的产业化,促进新能源汽车战略新兴产业进入快速成长期”。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各地政府为了响应中央号召,纷纷颁布各地的充电设施建设规划和充电设施建设补贴政策。
政策的大力扶植对充电基础设施领域是较大利好,整体市场容量会有显著的提升,但随着各地新兴充电桩制造企业的逐渐崛起和互联网企业在此市场的资本介入,市场竞争也会更加激烈。
公司作为较早进入此市场并掌握充换电设备核心技术的企业,将一如既往加大在此领域的研发投入,同时在市场端也会积极拓展新的商业模式,力争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问题五:公司产品能否一直保持较高的毛利率?
答:关于毛利率下降风险已经在2015年年度报告中做了充分披露: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新能源汽车产业迅猛发展,其主要涉及公司充换电站充电电源系统(充电桩)及电动汽车车载电源。由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形成了众多企业争相进入的局面,公司凭借先发优势所带来的高毛利将难以维持;充换电站充电电源系统(充电桩)及电动汽车车载电源的产品相比电力操作电源产品毛利率较低,且销售比重持续增加,也会对公司的综合毛利率产生影响;同时在公司产品应用的各行业,由于竞争所导致的产品价格下降趋势将长期存在。如果不能持续有效降低产品成本,必然会导致公司毛利率下降。公司要大力开展核心技术的研发,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提升运营效率,持续推出高附加值、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以保持公司毛利率的稳定。
问题六:公司的充电桩是交流桩还是直流桩?是自己生产的还是外购的?公司生产的是多大功率?长远来看,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
答:公司作为较早进入充换电站市场的企业,目前已经实现了在此市场的全产品覆盖:直流桩、交流桩,直流充电模块和充换电站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公司产品均为自主研发、生产、制造。
公司直流充电模块单体功率主要为10KW和15KW。
我们认为直流充电桩可以实现对电动汽车的快速充电,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问题七:2016年公司新方向电机电控与新能源领域运营的布局进展?
答:公司多种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公司多个运营项目正在洽谈。
问题八:公司未来业绩预期?
答:公司2016年经营业绩预计将比2015年有一定幅度的增长,但这种增长会受到市场及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公司会进一步规范运作,加强市场开发力度,加大研发投入,强化生产管理,并采取一定措施推进成本降低,争取以更优的经营业绩回报广大投资者。
问题九:公司处于扩张阶段,存货和应收账款的上升可以理解,充电桩的下游和电力操作电源相比回款的情况怎么样?
答:相对于公司传统电力操作电源产品,充换电站充电电源系统(充电桩)及电动汽车车载电源产品的行业结算周期更长,未来的应收账款余额将会继续增加。
问题十:公司现在对充电站方面的布局,特别是充电管理系统的情况(具体包括哪些方面,一套充电站监控系统约多少钱)
答:电动汽车充电电源系统(充电桩)由功率变换模块、监控模块、整机系统构成,公司产品规格齐全,覆盖了新能源乘用车、新能源商用客车、新能源物流车等充电电源领域。除充电电源系统(充电桩)外,公司还具备完整解决方案设计交付能力,包括充电站所必须的高低压配电系统、充电系统、监控系统以及运营管理系统等,能为各种行业客户提供完整的端到端解决方案。目前我司有成熟的充电站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充电机的状态监控、充电实时状态显示等功能,已经在广东、河北等地区投入应用。一套充电站监控系统约十几万元不等。
问题十一:公司电力操作电源与充换电站电源有哪些独特优势?
答:(1)公司的“充换电站充电电源(充电桩)”毛利率较高主要是因为公司的充换电站充电电源(充电桩)中的核心部件充换电站电源模块为公司自主研发、自产自用。充换电站电源模块具有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优良电磁兼容性的特点,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和技术含量,同时具有较高的毛利率,拉高了公司充电桩产品的整体毛利水平;且公司与其他公司的主要产品有所不同。
(2)公司对技术研发持续高投入,努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公司2014年、2015年投入研发费用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1.02%和10.84%,2015年公司研发费用较2014年增加357.06万元,增长幅度为21.60%。公司未来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开发充换电站充电电源系统(充电桩)、车载电源等新产品,完善产品系列以保持行业竞争优势。
(3)公司将引入大量管理和研发人才,不断利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优化产品生产工艺,提高原材料利用率,以降低物料消耗水平。同时,随着公司业务规模扩张较快,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不断增强,这将使原材料采购价格不断下降。上述措施会使公司的成本控制能力不断增强,为公司产品毛利率保持在行业内的较高水平提供重要保障。
问题十二:高频开关电源未来应用的市场前景?
答:高频开关电源目前应用主要包括电力操作电源、电动汽车车载充电电源、电动汽车非车载电源等,尤其是后两个领域,随着市场的爆发,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问题十三:公司的新主业新能源车充电行业15年在车载电源和充电站电源两项业务占比和增速?
答:关于此问题,公司2015年年报已进行了充分论述,如下:
公司电动汽车车载电源实现销售收入5,159.13万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长422.10%,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27.82%;公司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充电电源系统(充电桩)实现销售收入5,440.66万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长98.05%,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29.33%。以上两种产品实现销售收入合计占2015年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为57.15%。
问题十四:新业务拓展以来公司的整体费用率持续上升?特别是管理费率超过20%,是否有改善的空间?
答:公司2012-2015年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比率分别为20.68%、19.49%、19.81%、和21.63%,主要系公司持续加大新产品的研发费用投入所致。公司2012-2015年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率分别为7.74%、9.24%、11.02%、和10.84%,扣除研发投入的影响,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率为12.94%、10.25%、8.79%、10.79%。
良好的成本费用控制能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较高盈利水平的必要条件。公司建立健全以全面预算管理为中心的财务管理体系,根据公司下一年销售计划和公司历史数据制定预算基数,按月对成本费用实际执行情况与预算的差异进行分析控制,并以责任中心为主体,考核各个责任中心的经营业绩,实现对公司整体经营活动的管理与控制,完善并优化公司成本费用指标。同时,对于个别对成本费用有较大影响的项目,公司实时监控其指标变化,并定期结合公司历史情况、预算指标以及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数据对比分析,对可能存在异常的项目进行风险预警信息提示,并要求相关部门提出解决措施,以使其保持在合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