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康得新 (002450) 2016-05-09
问:公司年产1亿片裸眼3D模组的建设期为什么6年?
答:定增项目中光学膜二期项目及1亿片裸眼3D模组项目均是基于保守的财务测算,做出的第六年为正常生产年的测算假设。实际经营过程中,预计前两年为建设期,实际投产及正常生产的时间将早于该假设。
问:Oled的兴起会不会对LCD造成冲击,会不会对公司的光学膜销售有影响?
答:根据专家估计,随着OLED的成熟和发展,预计未来显示领域60%~70%将采用LCD显示,30%~40%为OLED显示,同时OLED在大尺寸上和LCD比较还是具有明显的劣势。此外,随着国内新增六条8.5代生产线的投产,中国将跃居成为世界最大的显示产品消费国与制造国,LCD液晶屏产能将升为世界第二,80%的光学膜膜组在中国生产,显示类光学膜需求从12亿平米增长至15亿平米。随着显示行业的高速发展,对新产品的要求日新月异,更薄、分辨率更高、曲面等发展趋势于光学膜的创新带来更高要求。
问:公司在OLED领域有什么布局?
答:OLED领域公司布局大概有两三年的时间,现在关注有封装材料(水汽阻隔膜)、导电材料、衬底材料、TFT材料还有一些光学显示方面的材料。
问:水汽阻隔膜是做什么的?
答:因为OLED材料本身对水汽有很强的敏感性,水汽会严重影响OLED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进行封装。目前主要采用玻璃进行封装材料,然而玻璃会失去OLED的柔性特质,因此目前市场的研发方向是通过水汽阻隔膜对OLED进行封装,同时达到玻璃的封装级别。
问:预涂膜未来是否还有增长空间?
答:公司目前不会新增投资建设预涂膜产能,然而可以通过设备提速、产品结构调整等方式带来预涂膜的产量增加及整体营收稳定。
问:华为哪些产品会用我们的3D模组?
答:公司与国内诸多1、2线客户展开合作,具体请以华为的新产品推广为准。
问:裸眼3D技术是否会造成贴合难度增加?
答:公司为客户提供包括核心裸眼3D光学膜及贴合、配套软件、算法在内的裸眼3D整体解决方案。
问:我们裸眼3D膜的价格和毛利率?
答:尚未细分,请以公司公告的毛利率为准。
问:我们光学膜的增长动力来源?
答:一方面是产能的扩大,包括通过提速的方式挖掘原有产能的潜力以及新增建设光学膜二期产能呢个;另一方面是公司产品结构调整,通过持续研发,产能转移向附加值更高的产品。同时近两年裸眼3D、大屏触控产品、汽车隔热膜等产品预计均会有比较好的发展。
问:光学膜的收入拆分?
答:尚未细分,光学膜总共产能2.4亿片,2015年基本满产。
问:膜的生产工艺?
答:挤出-涂布-成型
问:碳纤维的情况介绍?
答:碳纤维属于控股股东旗下资产,设计产能5100吨,一期产能1700吨,预计将于今年7月左右一期产能投产。
问:我们新能源汽车板块都包括哪些产品?
答:新能源汽车板块包括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隔热膜、智慧窗膜、车体装饰膜、智能显示系统、及抬头显示等。
问:北汽与公司的合作如何?
答:北汽与公司是整体战略合作,在新能源汽车板块多个项目均有合作。
问:公司的石墨烯板块情况如何?
答:石墨烯与柔性电子相结合,与剑桥大学进行合作研发,公司将加速推动产品的推出,具体技术细节暂不便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