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东软载波 (300183) 2016-06-03
公司董事会秘书王辉介绍公司情况
青岛东软载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183)成立于1993年,自成立起一直致力于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研发,作为国内领先的低压电力线载波芯片制造商,东软载波作为国内较早进入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行业的领军企业,先后参与了“低压电力载波抄表系统”及“社区能源计量抄收系统”的国家标准制定。东软载波所自主研发的系列电力线载波通信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家智能电网行业,销售区域遍及全国34个省市及自治区。如今经过三年多精心研发,攻克多项技术难关,东软载波凭借多年电力通信行业研发经验实现完美跨界,以自主研发的电力载波芯片为依托,提供从载波芯片、载波通讯模块、终端产品、手机软件到云平台等整套智能家居解决方案,力求为消费者打造细节与品质共存的舒适家园。
公司自1996年着手研发电力线载波通讯技术以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推出了多款电力载波通信芯片。2009年公司自主研发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款载波通信芯片SSC1630载波通信芯片。上市后,公司借助于资本市场的优势,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创新,在上市后短短的三年时间里,我们相继开发了窄带低速的SSC1640、SSC1641、SSC1642、SSC1643载波通信芯片,微功率小无线SSC1645通信芯片,基于OFDM技术的窄带高速载波通信芯片SSC1650 ,基于国际通信联盟(ITU.GN)标准的SSC1660电力线宽度载波通信芯片,由一个上市前只有一款芯片的小公司,成长成为全球唯一一家拥有从窄带低速、窄带高速、电力线宽带到无线芯片技术和产品的载波通信企业,也成为全球载波通信芯片出货量最多的一家公司,我们累积载波通信芯片的出货量已到达1.5亿只。并且抓住载波通信技术高速发展的契机,成功踏入智能家居领域,为公司的后续发展开拓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东软载波自主研发的第六代宽带载波通信芯片为国内首款电力线宽带载波芯片,与国际知名芯片制造商所提供的芯片相比在通信速率、稳定性、调制方式等性能方面毫不逊色且支持的最大链接数远超同类型芯片。 随着载波技术难关的不断攻克,东软载波的通信芯片也在不断的推陈出新,不断提升通信速率与稳定性,同时也不断的向世人展示着东软载波对电力线通信技术的执着追求。
跨界合作将成为2015年智能家居发展的主流,多种通信方式组合方案将是智能家居应用的最佳选择。公司在研发完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的同时,更加注重各种通信方式的系统兼容性,围绕以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为基础,融合“射频、WiFi、蓝牙”等无线技术,向无缝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服务商全面转型。东软载波收购上海东软载波微电子有限公司(原上海海尔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不仅为打造物联网芯片设计平台奠定了基础,还进一步拓展“电力线载波+无线”多种通信方式相结合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上海东软载波微电子有限公司注重于研发具有高抗干扰性、高可靠性的通用型8位/32位MCU及专用型微控制器产品。打造了包括安全芯片(S)、通用MCU(M)、专用芯片(A)、射频无线(R)及触控(T)在内的SMART产品线。多种产品的组合使用为客户提供质优价廉的整体解决方案。可广泛应用于智能遥控器、智能插排、智能灯控、智能家居等领域。
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平台的五大解决方案有:
一、家庭智能化解决方案(六个系统)
1、智慧社区管理系统
2、家庭网络系统
3、智慧安防系统
4、智能控制系统
5、智能家电系统
6、能源管理系统。
二、智慧校园解决方案
三、智慧酒店解决方案
四、智慧楼宇解决方案
五、云平台能源管理解决方案
参观智能家居样板房
技术人员详细介绍了智能家居产品的使用情况。
董事会秘书王辉先生回答了投资者的提问:
问题一:载波通信行业可以说从一开始是伴随着智能电表的推广获得了高速成长的机会,但目前我们也了解到国网正在面临从智能电表自动采集系统向高级计量架构升级的问题,高级计量架构旨在为电力公司提供实时的能耗数据,并且允许客户在使用时,以价格为基础,对能源使用做出明智的选择。实际上我们认为高级计量架构是真正阶梯电价和能源物联网的基础,同时国网也在积极推进四表合一,将水、电、热、气进行统一管理,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载波通信芯片会向宽带芯片和双模芯片升级,对于我们公司这样宽带和双模技术优势领先的公司来说是一次非常大机遇,请您再介绍一下国网AMI和四表合一具体推进的情况,以及公司在产品方面的准备和优势?
一、AMR—AMI过度
AMR是智能电表自动采集系统
AMI高级计量架构(Advanced Metering Infrastructure,AMI)是在有IP地址的智能电表和电力公司之间的一种自动双向流通架构。高级电表架构旨在为电力公司提供实时的能耗数据,并且允许客户在使用时,以价格为基础,对能源使用做出明智的选择。高级计量架构(AMI)被认为是智能网络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特点:
1、以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为基础
2、采用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
3、以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为目标
4、具有自愈性、攻击抵御性
5、多种发电形式接入共存
对通信技术要求 :
1、大数据量的高速率传输
2、高效灵活的网络路由模式
3、高安全性的数据通信
4、绿色节能
5、技术细节:频域感知、频带自适应、高效编码效率、自组网等
二、四表合一国网要求:
2016年1月14日国家电网营销〔2016〕45号《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全面推进智能计量体系建设的意见》
1、2016年,以推进智能计量体系建设为主线,在实现用电信息采集全覆盖、推进“四表合一”采集、深化计量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支撑多专业采集数据应用方面取得新突破,确保完成2016年计量专业各项工作任务;
2、大力推进“四表合一”采集应用
1) 努力实现应用规模超百万户。以城镇新建居民小区为推进重点,找准政府重视、企业积极和“智慧城市”建设等重点区域,进一步扩大示范和应用规模,力争年底实现采集接入超过100万户。有条件地区积极争取商业模式取得突破;
2) 建立与政府、协作企业的协同机制
3) 优化内部流程和协同机制
4) 加快相关技术标准转化提升
3、2016年05月24日,电力行业供用电标准化委员会召开《电、水、汽、热能源计量管理系统》技术标准研讨会,
1)相关单位介绍电、水、汽、热四表合一采集系统的建设及应用情况,
2)介绍电、水、汽、热四表合一采集有关技术内容,
3)介绍标准编制工作方案,
4)讨论标准编制大纲。
三、公司产品准备与优势:
1、公司目前电表采集系统覆盖率高,结合原有产品优势,可以快速切入四表合一市场;
2、公司强大的产品开发与系统集成能力;
3、公司目前是《电、水、气、热能源计量管理系统》标准组主要成员;同时已经完成新疆、 陕西、湖南、青海等多地试点应用,效果理想;
4、目前公司拥有满足国网四表合一技术要求各种解决方案,如:双模、宽带低速、宽带高速、微功率无线等多种产品和解决方案。
问题二:2016年智能化业务推广和未来两年发展前景?公司从2015年以来花了很多精力在发展经销商队伍,请介绍一下公司在经销商合作方面的思路以及目前最新的进展情况?
智能化市场是一个蓝海,以中国房地产市场为载体,以智能城市化建设为导向,中国智能化的市场容量超过万亿。东软载波一直在致力于打造以融合通信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化产品、智能化服务和智能化生态系统,经销商队伍就是我们智能化生态系统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1、电商销售――京东、微商,以单品为主。
2、项目、工程智能化建设,以地产商、办公楼宇、酒店、学校智能化建设为主。
3、渠道商,公司从2015年以来,在各省市积极发展经销商,借助经销商的渠道和市场拓展能力,打造合作共赢的智能化生态,并让东软载波的品牌逐渐在市场凸显出来。截止到今年5月份,公司已签约85家智能化产品经销商。
4、消费电子厂商,以解决方案为主,销售通信模组,目前与多家厂家合作。
5、家电厂商,为家电企业提供可靠的智慧家电智能化通信解决方案,销售模组。公司正在积极发展战略合作伙伴,目前已经与多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问题三:之前市场对公司拓展的预期是从智能家居行业开始,但是现在公司的产品水平已经完全不局限在智能家居行业领域了,从通信和控制角度来看具备了整套底层技术之后,公司完全具备了走出家庭,覆盖整个社区的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公司智能化业务空间很大,请结合公司打通家庭—楼宇—社区的平台战略,目前来看哪些细分应用领域会推进更快,或者说行业对智能化需求更高?未来围绕智能化大平台做哪些增值服务?
利用“家庭网络、安防、能源管理等刚性需求”,依靠融合通信技术(PLC+Wifi+Mesh蓝牙)+控制技术(中国芯MCU)+云计算技术(Eastsoft IOT云),以管理平台、运营平台、云平台为依托,打通“家庭 — 楼宇 — 社区”,实现“业主 — 家庭 — 房地产物业”的联动,颠覆传统智能化行业。以光纤和电力线通信为主干网络,以融合通信技术为平台,搭建全覆盖全兼容无缝连接的家庭网络平台,满足未来家庭智能化的需求,打造智慧社区服务平台,支持物业公司由 “管理型物业”向 “服务型物业”转型,让市民轻松享受安全便捷、精彩、健康、幸福的智能化生活。
增值服务大概会涉及到如下内容:
满足家庭智能化需求,实现家用电器、灯光、窗帘、安防等的本地和远程控制,起到能源管理的作用。
有效的利用家庭可视对讲的户内机做消息的推送及发布;
家庭智能网关结合智盒做视频节目的运营及对家庭内的设备进行管理;
对周边的餐饮及商铺做定制服务,方便居民订餐及购物、定制外卖等第三方服务;
在社区内促成建设健康小屋,实现远程监护老人、及时救治等。
有效实现家庭、物业、警方的安防联动,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就会有人赶赴现场,及时解决减少损失。
我们的智慧社区应用平台,在车库管理、巡更、背景音乐等各个方面,都做好了子系统,并且我们这个系统可以有效接入第三方的平台,目前应该是国内社区智能化平台中最全面的平台之一。
问题四:公司去年收购了上海东软载波微电子(原上海海尔),很大程度上完善了公司的产品线尤其是底层芯片设计能力,最终完善了咱们SMART产品版图,感觉市场上对公司并购上海东软载波微电子带来的底层设计能力提升认识还不够,请介绍一下从产品线能力方面来看,整合上海东软载波微电子给公司带来了哪些底层能力的提升?
首先,上海东软微电子(原上海海尔)在集成电路设计领域自主沉淀积累了十六年,围绕智能电网和智能家居领域开发了SMART系列芯片产品线,其中:
S-代表安全芯片,主要有动态令牌和物联网互联轻型安全芯片,是首个获得令牌全资质的公司之一,对目前东软载波的智能化产品线和能源互联网产品线起到至关重要的安全可信体系支撑作用。
M-代表8位/32位微控制器系列芯片,其中,8位微控制器系列是完全自主开发包括芯片设计,C语言编译器等工具链,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具有完整工业级芯片设计/测试和系统开发工具链的IC芯片厂商;另32位微控制器系列采用ARM公司CORTEX-M0/M3内核开发,独立采用LLVM(底层虚拟机)技术自主开发8位/32位 C混合编译器和轻量级操作系统,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家采用此技术成功应用于微控制器的开发厂商。该系列芯片具有高可靠性,高抗干扰性等主要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白色家电/小家电,智能电网,汽车电子等要求高的领域。微控制器芯片同传感器、安全芯片进行一体化整合包括SIP,MCP封装,为东软载波智能化产品提供低成本差异化的核心嵌入式处理器,也为东软载波从信道向智能控制终端延伸奠定坚实基础,大大节省了系统终端成本和使用效率,形成了完整的差异化的智能终端产品线闭环。
A-代表特殊领域特殊应用专用芯片系列,包括智能电表终端控制器,计量,实时时钟,电力线载波通信,电网专用SUB-1G无线通信,功放,工业仪器仪表等,是公司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业务,是全球唯一一家具有智能电表成套芯片组技术的IC设计公司,为东软载波智能电网业务提供关键支撑作用。
R- 代表RF产品线包括非标2.4G,蓝牙4.2,WiFi,GPS+BEIDOU,支持IEEE802.15.4g标准的SUB-1G通信芯片,此产品系列是公司针对IOT信道连接重点发展的新兴战略业务单元,是未来业务新兴增长点,为东软载波电力线通信融合无线通信提供了必要的核心技术支持,方便客户智能终端产品的多样性选择。
T- 代表人机界面芯片包括TP(互容式触控芯片)和TK(自容式触控按键)芯片,该系列芯片广泛应用于白色家电,小家电,工业用触控开关,该系列产品为东软载波智能终端产品提供了可靠方便的人机交互体验。
总之,SMART芯片产品线为东软载波智能化和能源互联网系统提供了关键的底层核心支撑,大大增强和扩展了东软载波核心业务和未来战略业务的核心竞争力,是东软载波打造完整产业链必不可少的核心环节之一。
问题五:从公司目前的布局来看,具备了从底层的控制芯片设计到顶层的应用开发一整套的研发能力,这种底层研发能力使得我们在信息安全方面具备天然的优势,公司战略中也提到从“芯片—软件—整机—系统—信息服务”打造最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尤其是未来在物联网领域出于国家信息安全考虑,公司未来会否转型信息安全服务商?请畅想一下公司未来转型安全芯片和信息服务商,以及结合细分领域发展人工智能布局和前景。
公司的战略定位是:以集成电路设计为基础,开展以融合通信为平台的技术研发,为国家信息安全提供可靠保障,打造物联网、信息安全、智能化、能源互联网等新兴战略领域的国际一流企业。经过多年的努力,公司在集成电路设计、智能电网、能源管理、智能家居、信息安全等领域已形成完整的产品线,并正在相关领域形成领先优势。
公司2014年7月取得了《商用密码产品生产定点单位证书》,2016年4月取得了《商用密码产品型号证书》,2016年05月取得了《商用密码产品销售许可证》。
目前国内具有相关安全密码资质的企业我知道的大概有6—7家。
商用密码是指采用密码技术对不涉及国家秘密内容的信息进行加密保护或者安全认证的产品。相关安全密码资质的取得有利于加速公司安全芯片和安全产品的销售,扩展公司产品线,扩大公司市场空间,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对公司未来经营产生积极影响。
信息安全是东软载波在物联网领域布局中的一个核心关键要素,不是唯一,现阶段公司的发展目标是围绕智能电网,智慧家庭,智慧楼宇,智慧社区提供整体系统解决方案,未来的发展空间向智慧城市延伸,在实现这些战略目标的过程中为国家物联网安全作出贡献,但不限于安全信息服务商。
随着未来发展空间向智慧城市的延伸,结合细分领域和人工智能的布局和前景,公司还是基于集成电路产业,加大对公司smart产品线技术的研发,为未来的人工智能提供可靠的通信解决方案,包括未来的机器人、智能汽车,也包括我们未来的北斗系统。
公司在上海参股设立的上海安缔诺公司,实际上就是根据公司发展的需要,在未来高科技制造结合新材料上,做一些新的尝试。现在这个公司设备基本上已经到位了,下一步陆续会有很多应用于未来智能化发展的产品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