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东方通 (300379) 2016-08-02
首先,公司副总经理、董秘徐少璞先生向投资者介绍了2016上半年的基本情况。
一、半年度报告简要介绍。
1、公司上半年整体业绩良好,财务报表数据呈良性。实现营收1.11亿,同比增长33%,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93%。经营性现金净流量同比增长了185%。
2、今年公司首次在一季度实现盈利,二季度业绩同比有较大增长。但是公司的营收和业绩都呈现一个比较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投资者不宜以季报或半年报推测全年经营情况。公司营收主要在三季度下半段、四季度实现,一二季度是销售淡季。历史上,个别年份12月的营收甚至占全年的四成。
3、从去年同期情况看,上半年的收入占年度比重大概3成,净利润是十分之一。
二、上半年非公开发行落地,标的公司并表。
1、受政策性影响,非公开发行事项经历了一年多终于完成。具体流程是去年1月份停牌,4月份复牌,6月初受理,今年1月29日过会,5月12日核准批复,4月14日的批文。然后5月26日除息后进入发行期,6月24日发行缴款, 6月27日募集资金到位。标的公司微智信业在本年第二季度实现并表。微智的第一年业绩承诺圆满完成(承诺扣非净利润4150万),但2015年未实现合并报表。
2、本次定增的完成对公司半年度合并报表,尤其是资产负债表都有显著影响。由于募集资金于期末到账,至6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余额9.9亿元(其中5.81亿元为尚未支付的收购对价),而今年期初是不到2亿。商誉也大幅增长达到9.2亿,目前没有减值的风险。发行后的总股本1.38亿,净资产增加到16.5亿,创造了历史新高。资本公积12.9亿元,每股公积金(定增后)9.35元,说明公司未来具备较强的股本扩张能力。
3、6月30日的资产负债率很低,如果扣除应付收购款5.81亿的影响,只有7500多万的负债,17.3亿总资产,调整后的资产负债率仅有4.37%。过低的负债率表明公司经营稳健,同时资金使用效率有待加强。
三、调整股权激励计划。
7月29日的董事会对去年9月授予的股权激励计划进行了相关调整。激励对象由261人调整到215人,期权数量由433.25万份调整到400.8万份,行权价格因除息影响调整为63.57元。
四、成本费用管控见成效。
沈总加盟公司以来,一直注重人均效益和效率的提升。公司是轻资产特点,总成本里70%来自人员成本。上市以来通过绩效考核达到优胜劣汰,以及财务预算管控等措施使得公司人均产出在不断提升。报告期内在微智信业并表的前提下,期间费用同比仍有降幅,说明公司的预算管控取得成效。
五、公司目前形成五个业务板块和持续外延的探索。
1、三个成熟业务板块:基础软件产品线(传统主业)、大数据网优软件、大数据信息安全业务。两个新兴培育业务板块:企业移动信息化、政务大数据。
2、未来的外延方向
2015年报中提到,公司在采用内生和外延并举的方式,在保障现有业务稳步发展的基础上,放眼全球。在新经济、新业务领域积极探索,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促进公司快速成长。
目前公司主要是服务于2B的业务,面向政府、运营商和金融等大型企业。国内企业级软件有规模的标的很难找,公司拟转向海外软件市场寻求可能。沈总的外企工作经历将和朋友圈对此会有较大帮助,但海外并购周期长、过程复杂,据我们了解目前还没有A股公司并购海外软件企业的成功案例。
对于国内新经济、新业务领域的探索。国内的标的,现在的思路更加开放,更注重培育新兴业务。比如以IT技术支撑的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热点领域,走出了较为稳定的创新盈利模式,人均效率较高,未来可持续盈利和具备业务拓展能力的公司,类似惠捷朗这样的在创新细分领域的领先者。现在监管层对持续盈利能力非常关注。
六、传统主业
基础软件这块,公司以前的平均单子都比较小,涉及很多领域,公司在交通(海陆空)的具有一定优势,但是没有在其他垂直细分行业形成明显优势。未来会结合国家的政策支持,依托公司丰富的产品线,通过产品组合进行升级再造,解决客户的核心需求(痛点)进行自上而下的推广。另一方面,在轻量级、云化的方向在做优化,包括推出一些非产品化的模块、插件等,为垂直解决方案做储备。相信随着国家对自主可控和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的提高,公司传统基础软件业务也会迎来发展机遇。
问答环节
Q1、微智信业1000多万利润,是不是惠捷朗收益不多?
A:客观讲,剔除微智信业并表,公司原有业务上半年微利。主要是业绩季节性因素影响。惠捷朗是有利润的,但公司的基础软件业务存在季节性亏损,而政府大数据业务尚在培育期,有些订单也延后了。
Q2、中间件业务在年度的比例情况?
A:相对于2015年,今年预计中间件的收入占比有30%,去年传统业务中间件收入还是主要来源,超过50%以上。主要是因为大数据信息安全产品线的增加(微智信业)会导致营收总额和净利润的较大提升,以及收入结构的变化。
Q3、对区块链的看法?去中心化后,是否在不同系统间需要中间件的对接和数据交换。
A:区块链、数据集中、云、传统架构,无论什么情况下,信息化建设都离不开中间件。政府建设数据中心数据集中的思路与区块链去中心化正是相反的。
Q4、政府大数据和浪潮、太极的竞争关系?
以往跟集成商是单纯的合作关系。在政务大数据领域,与合作伙伴有竞合。浪潮、太极主要是做大包总集,公司现在做的更多是软件集成。公司有自身的技术优势和方法论,可以解决政府痛点。
Q5、一个省的大数据项目的体量?
这要看进度和政府的财政预算安排,还需要培育,增强粘性,和政府形成持续合作,希望在东南沿海树立标杆示范效应。
Q6、5个业务板块的协同性如何?
1)公司与微智信业、惠捷朗的业务均审计电信运营商领域,有协同性但是对接的部门不尽相同。公司在政府的资源可以协同子公司。
2)公司关注军改以及军工领域的市场机会,除政务大数据板块外现有的产品和解决方案都有可能在军工领域推广。
Q7、今年是惠捷朗业绩承诺的最后一年,明年的增长点来自于哪里?
A:尽管业绩承诺到期,但惠捷朗的创始管理层不会马上离开,将和公司一起过渡。公司对此高度重视。明年的业绩增长可能来自外延持续进展、内生传统业务的国产替代机会、大数据信息安全项目的有效拓展以及政府大数据项目的逐渐落地。力争实现30%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