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佳讯飞鸿 (300213) 2016-08-15
公司董事会秘书王翊在会前带领各位投资者参观公司展厅,并就公司产品和解决方案等业务进行具体介绍。在会议开始前,公司董事会秘书王翊介绍了公司总体经营情况:公司作为行业领先的指挥调度与控制系统提供商,专注于指挥调度与控制领域新技术、新产品的自主研发与生产,着力于为行业客户提供技术支持、产品销售、售后跟踪服务以及系统技术保障等服务。公司主要从事的指挥调度通信系统业务在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具有广泛的市场空间,是交通、国防、能源、政府、公共安全等行业专用通信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上半年,围绕公司的智慧指挥调度产业链的战略规划,公司在智慧指挥调度产业链的前端感知、中端网络传输及后端市场空间进一步深耕细作,通过内生与外延的方式,保持传统领域的优势,同时借助资本市场平台,引进更多的战略合作伙伴进行技术整合,逐步实现从提供“产品、解决方案+服务”的设备商向提供“产品、解决方案+运维服务+数据服务”的数据服务商的转型。
公司董事会秘书王翊与投资者沟通内容,总结如下:
问:LTE项目未来年利润实现的可能性和前景?
答: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募投项目之一为基于LTE的宽带无线指挥调度系统项目,该项目属于专网领域内无线指挥调度系统的升级换代。
专网无线指挥调度系统是一种不同于公网无线通信系统、面向特定行业用户、满足行业无线用户指挥调度需求的专用无线通信系统,是一种多用途、高效能的指挥调度系统。目前广泛在用的无线指挥调度系统主要以TETRA窄带数字无线集群通信系统和GSM-R无线调度通信系统为代表。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以及全球无线网络的大规模建设,宽带化成为整个无线通信的发展趋势,技术的进步也为满足行业客户的通信需求提供了现实可行的途径。无线指挥调度系统也将随着行业无线用户的新需求在技术上向着系统IP化、业务多样化、数据宽带化、终端多模化的方向演进,逐步会发展成新一代的宽带无线指挥调度系统。
目前,公司完成了LTE项目的局部开发工作,在铁路行业,未来随着更多的智能终端的使用,更多现场数据的使用,以及端到端的应用,基于宽带的通信面临新的机遇,当然LTE宽带传输技术应用不仅仅局限于铁路行业,应该说是整个通信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公司发布的非公开发行A股票方案中披露未来收回投资的周期为5年,公司相信之前的分析是审慎和有依据的。
问:目前六捷科技的客户拓展及市场份额情况?
答:六捷科技成立于2005年,是轨道交通领域内无线信号检测、监测的核心企业。其致力于铁路通信网络检测/监测技术、数据采集及分析技术和智能化维护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聚焦于轨道交通行业及通信信息领域的技术应用创新,持续在移动通信、宽带无线通信和信息领域开展新技术开发、产品制造以及系统集成,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的系统和解决方案,产品广泛应用于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并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和好评。
在铁路和轨道交通领域,目前仍以有线、窄带通信为主,公司本次投资可以借助六捷科技在无线信号领域内的技术和市场优势,实现产品和业务的优势互补,资源和技术的互助,充分发挥协同效应,优化公司的产业布局,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公司的市场价值和企业影响力,符合公司发展战略和业务发展需求。
六捷科技和佳讯飞鸿的合作,首先是把公司的有线和窄带业务拓展到了无线领域。六捷科技的主要业务集中在铁路无线信号检测上,拓展了公司在铁路行业的整体业务范围。六捷科技一直都是公司的合作伙伴,现在通过参股的方式合作更加紧密,未来相信双方在有线和无线,宽带和窄带上合作都会提升。
问:公司还布局了无人机和机器人,这两块并购的定位以及和现有业务的协同?
答:围绕绕构建智慧指挥调度产业链的战略发展方向,公司在智慧指挥调度产业链的前端、中间网络传输及后端市场空间深耕细作,无人机及无人系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未来公司将在智能感知、指挥调度及数据服务等方面进行重点布局,公司参股无人机及机器人是实现数据采集的一个手段,不同的机器人类型可以解决不同领域的数据采集工作,视数据采集环境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案。无人机和机器人作为公司指挥调度全产业链的感知端设备,完成数据的采集工作。对于客户来说,从采集的数据中获得有用的信息才是他们真正的需求。结合公司的战略来看,公司是在采用更多的手段来解决行业用户急待解决的问题。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感知设备的技术和手段也在不断进步,不管是什么决策信息,都需要越来越精准、及时、有效。越智能的设备、越及时的数据就会给智慧指挥调度的决策带来更智能的结果。公司会继续布局,完成公司的战略目标。
问:未来公司产品将主要在哪些领域增加新的应用场景?
答:随着各行业信息化水平、信息化效率要求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行业增加了对指挥调度通信系统的应用需求,公司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公司的战略是打造智慧指挥调度产业链,未来新应用场景来自于既有优势行业和潜在行业里面新的产品线和新的技术领域的应用。目前公司产品集中在交通、国防、能源、政府等细分市场领域中,公司产品市场保有量较大、客户忠诚度较高、产品的可替代性较低。同时,公司不断跟踪新的应用需求,不断推出新的解决方案,使公司在上述细分市场领域中始终保持着领先的优势。在其他需要进一步开拓的市场领域,公司将一方面通过加强与潜在客户的沟通,把握公司产品发展方向,增强公司产品与市场的贴合度,做出更符合行业特点、更贴近用户需求、更个性化的产品,使公司产品具有竞争优势。
问:公司对于海外市场的拓展有什么计划?
答: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下,中国铁路特别是高铁建设正全面展开,“出海”步伐提速。公司在海外市场实现了重大项目突破,目前公司的国际项目增加至11个国家22个项目,在“高铁”海外项目中拥有100%的市场占有率。
问:铁路和能源领域的物联网应用,具体的项目形态?
答:公司所处的交通、国防、能源等领域未来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需求不断增加,未来市场空间较大。根据智慧指挥调度产业链的战略布局,公司也在积极布局物联网在行业内的各种应用,通过加快技术创新力度,不断提升产品和技术能力,不断提升公司物联网技术水平,并结合所处行业,为行业客户研发更高效的应用,帮助客户提高运营效率。
公司在铁路领域的物联网项目主要是高速铁路的安全防灾系统,在高速铁路沿线对自然环境进行监测以保证安全性,是调度业务的辅助系统。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很多种类的应用,比如现场的巡检业务也属于未来需要用信息化手段帮助铁路部门提高运营效率。能源领域公司中标的炼化物联网项目,是从原材料入厂一直到成品出厂,跟作业流程完全对接的一个系统。两个系统共同的特点是应用了物联网和大数据,提升了客户资产的运营效率和整体管理水平。
问:公司和北京交通大学合作的轨道交通安全大数据实验室是否会带来商业模式上新的变化?
答:公司与北京交通大学合作共建的轨道交通安全大数据实验室后,双方将瞄准调度指挥产业领域,重点在新技术领域开展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发,围绕“共建科研平台、开展联合科研试验、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等多个方面开展合作,同时,结合调度指挥产业的现实和未来需求,共同进行前瞻性新技术、新课题、新应用的研发,共同支撑并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公司在轨道交通方面的业务和布局,都会在这个实验室试验并推向市场。目前该实验室的运行效率是令人满意的。
问:臻迪科技上半年的业绩情况?
答:臻迪科技现已在新三板挂牌上市,由于臻迪科技还没有发布半年度业绩,暂时不方便透露,详细内容请留意臻迪科技发布的相关公告。
问:构筑智慧指挥调度产业链是什么样一个形态?按照这个思路,公司未来补全的产业细节是哪些,现在是否有涉及?
答: 公司“智慧指挥调度产业链”的战略包含感知、传输、决策、分析四个环节。公司之前的核心是在第三块,就是决策环节。此后公司布局的无人机、机器人,都是在前端感知环节;基于宽带LTE的智慧调度通信系统是属于传输和决策上的新产品和新技术;智能分析上,指的是运用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技术,通过行业数据的积累和分析,给客户提供更好的决策信息和决策依据。除了公司目前涉足的相关行业外,还有很多其他业务领域需要智慧指挥调度技术,例如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公司也会适时横向拓展这些产业和市场。
问:佳讯未来业绩内生增长的速度?
答:未来3-5年可期待的时间来看,公司的产业布局和战略在逐步实现。公司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开拓新的行业客户,公司对完成董事会制定的经营目标充满信心。
问:新产品FH2000铁路周界安全防范系统和之前的产品有何不同?
答:2015年,公司在铁路系统内率先推出安全防护产品“FH2000铁路周界安全防范系统”,该产品利用光通信、多媒体、大数据等多项技术,将为铁路的安全运行提供新的保障。FH2000铁路周界安全防范系统是高速铁路在需要安全防护区域里基于智能感知和物联网技术的全新产品。目前刚上线并开始销售,期待着这个产品成为公司业绩的新的增长点。
问:未来公司业绩状况,包括募投项目到位的时间?
答:“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国家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推进,铁路出海步伐提速;国防和军队改革继续深化,“军民融合”给民企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报告期内,公司紧紧把握行业发展机遇,围绕打造“智慧指挥调度产业链”的战略进行布局,加快适应和引领行业发展新常态的步伐。通过纵向延伸业务应用模式、横向拓展行业客户范围,全力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无人系统等新技术的应用,不断寻求新机遇,持续为客户提供其所需的解决方案,创造新价值和新服务,逐步朝着“互联网+行业应用”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的目标迈进。
公司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方案于2016年6月22日获得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复,按照规定,公司应在2016年12月22日之前完成本次发行工作,未来在3-5年规划里,相信公司的新产品和新技术会得到广泛应用。
问:佳讯飞鸿的产品主要是卖给集成商还是给终端用户?
答:绝大部分都是直接销售给公司的最终用户。在某些特殊的行业需要提供给指定的集成商或者指定的工程建设单位。
问:公司产品毛利率有无提升的空间?
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公司各行业的毛利率,除了新产品以外,其他产品基本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