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和佳股份 (300273) 2016-09-01
一、董事长郝镇熙先生介绍行业情况及公司“3+2”战略:
关于行业变化对公司的影响:
企业战略调整和行业有很大关系。特别是医改。医改是全国全世界最大的课题。公司必须看准方向。“听党的话跟党走。”要详细了解国家大政方针。
关于医改和分级诊疗:
我们必须了解医改政策动向。分级诊疗以及其他动作其核心是因为中国进入老龄化,导致人口年龄增长,医疗支出激增,医保和新农合压力很大。为了平衡收支,较为可行的方法是降低支付价格。所以降药价和分级诊疗的推行也是帮助政府降低医保压力。基层和一线医院支付金额不同但医保报销比例一样,所以患者回流未来会成为一个大趋势。未来要实现大医院解决疑难病,基层看基本病。
关于医疗PPP,即基层医院建设:
分级诊疗需要一段时间的过渡期。基层也需要时间和设施来消化回流患者。公司3年前就看到了这个巨大的商机——基层医院能力建设。去年之前,只有公司及尚荣医疗参与医院整体建设,今年开始有很多央企进入。同时对比以往,今年融资渠道多了很多,大量资金开始进入医疗PPP。基层医院建设这块公司经营已有三年,加上本身产品线丰富,整合能力强,所以做这项业务有优势。公司基层医院建设的目的是要提高县医院诊疗能力,要在新的硬件条件下提高医院服务病人水平(新医院学科建设)。医疗PPP的重点是提升服务能力和半径,这些是公司的业务强项。预计未来五年公司在医疗PPP上大有作为。
公司规划帮助县医院建设最新的肿瘤中心,提高当地肿瘤治疗的水平,响应“大病不出县”。肿瘤,血透,信息化,这些都是围绕着整体建设布局。由于国家政策包括十三五计划的支持,现在新医院建设信息化投入这块投入很大(一个项目约2,000万)。医院因为不能抵押,现金流一般比较平滑,大款项一次性支付比较困难,所以银行给医院短贷,不能长期贷款。公司根据这个特点推出“5年+2年”付款模式,在平滑现金流的基础上帮助医院提高诊疗能力。公司和同类公司相比的优势在于学科建设,信息化,医疗设备,手术室标准建设等净值较高的项目。
关于基层医院建设标杆项目睢县中医院:
睢县有80万人,离郑州很远。睢县中医院改建前年收入约1.2亿,但是供需不平衡(病人多但配套服务能力跟不上)。公司接手后两年完工,一共有1,500张床位,截止上个月住院病人1,300多人,医院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同时实现了良好的成本控制和利润率优化,学科建设水平也大幅提高。公司也有可能和医院开展其它后续的合作。公司医疗PPP业务能实现多方受益——病人:待遇好,医保政策不变。医院:建设周期缩短,机会成本、时间成本双降低。医生:通过学科建设提高能力水平。
关于基层医院建设回款:
县医院其实比县政府更有还款能力,医院盈利能力强才是还款的根本;除了平塘县例外,因为平塘县有政府项目在建,所以对配套设施有专项资金支持。
公司各项业务未来发展:
主营业务保持稳定增长问题不大,不排除外延并购可能。外延并购是因为分级诊疗下沉大势所趋。企业必须进行战略调整。公司有所布局但短期看不出利润,毕竟公司要兼顾资本市场和企业发展。公司主业肿瘤这块十几年一直在增长,但不可能永远快速发展,必须有其他业务补充进来,所以未来介入、康复、信息化业务的成熟将保证公司未来增长的可持续性。公司并购遵循两个原则:1.可以帮助原有的技术进步,充实产品线。2.外延并购标的要能从战略上补充公司短板。
关于医疗信息化:
公司推广信息化主要优势:1.医院整体建设存在信息化需求,该项业务可以整合进医院整体建设。2.疾病管理DMIAES。这才是公司信息化未来输出的主力项目,DMIAES致力于解决医疗下游端的疾病管理问题。
为什么要发展医疗服务?
因为医疗服务未来的盈利空间大于单纯的产品销售。公司未来会坚持产品+服务两条腿走路,保证这两块有机结合,所以推出包括康复、血透、介入医疗在内的医疗服务。康复业务主要包括1.设备引进销售,未来可能有外延式并购。2.利用公司建肿瘤中心的经验,可以复制到康复中心。3.公司自己建康复医院。与郑医的合同还在执行中。未来医疗服务这块会单独成为一个子公司,同时也会考虑引入战略投资者。
医疗金融:
这块主要有恒源租赁(设备)+医院整体建设,去年净利润大概有6,000万。
移动医疗:
目前有140家三甲医院签约汇医在线。在线诊疗人数每个月翻番增长,在线医患点对点网络持续铺设中,医生在线上可以做到15分钟看一个病人。汇医在线主要通过借助公司自身的医院医生资源与患者进行在线对接。目前已经产生现金流。
公司其他布局在进行中,关键点已经有卡位,需要2年孵化期。
二、由产品市场中心总经理郭俊杰先生对DMIAES系统进行介绍
DIMIAES就是医院疾病管理智能评估分析系统,主要针对三大群体:为政府提供区域医疗管理服务,为医疗集团提供集团信息化管控,为医疗机构提供数字化医院整体解决方案。目前已在烟台山医院,绵阳中心医院开展试点,烟台山医院项目有望在下半年完成。
医疗管理内容包括绩效,医生,学科,病人,时间等方面,内容多且管理复杂。我们认为医院管理核心还是和疾病相关。医院很难管理主要体现在1.疾病转归因素很多不可控。疾病转归效率主要包括病死率、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就医体验,这些从病人入院情况和临床过程两阶段衡量。病人进医院情况很复杂,人口信息,入院途径,既往合并症,入院病情程度。临床过程和治疗决策相关,依赖于知识结构,临床经验,用药习惯。这些都是不可控因素会导致治疗偏差。如何公证评价医疗结果成为一大难题。2.大部分医院病人结构不同。85%的病人病情轻,15%较重。但现在很多衡量标准都是取平均值,无法反映不同群体的真实情况。DMIAES致力于解决这些情况。
关于评价和打分体系:DMIAES考虑的变量类别包括病人人口统计信息,入院诊断及费用治疗性操作,入院途径,部分临床检查等,数据库包括900多个全疾病,30,000条国际疾病诊断和手术。这些数据主要通过四个维度进行整合评价:医疗质量,医疗效率,医疗效益。病人满意度管理。DMIAES借鉴了美国的模式,不会给出绝对标准,而是根据O/E指数,即发生值/预测值来给出相对参考结果。预测值一般来自医院3年或5年的历史数据。O/E指数可以细化到各级科室的每个医生看的每个患者。医院根据这个可以垂直化管理,同时做到有据可查,此外各科室也能根据O/E值变化进行自查。同时各个医院的O/E值对于政府也有借鉴意义,可以根据这个调整医保比例。所以整个医疗端下游都能受益。
盈利模式:我们有两种收费模式。1.一次性付款。一般省部级医院1200W,地市级三甲800W,县级600W,每年建一次模。2.分期付款。这部分收入和成都厚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五五分成。目前大约有50家客户有意向(大部分是二级以上医院,县医院只有几家)。
专利情况:三项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2项软件著作权。
三、提问环节
问题1、公司去年业绩下滑的原因?
答:主要原因是因为项目金额比较大,审批过程较为漫长,所以很多项目收入确认的过程被拉长到今年,甚至对上半年的业绩都有影响。不过从历史来看公司的业绩一直在稳定增长,风控机制也在逐渐完善,所以未来这方面因素对公司影响的可能性不大。
问题2、公司新签29亿大单,现金流压力如何?
答:平塘县的项目因为有国家级的射电望远镜项目在建,对于配套设施国家有专项基金支持。
问题3、公司如何挑选合作区域及项目?评价标准如何?
答:公司有600人左右的直销团队,随时收集负责区域的相关信息。对于接入的项目,内部也有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我们主要的评价标准是医院的收入、在当地的地位还有当地人口数目。
问题4、公司从单个医院建设到承接整个县的医疗能力建设,未来业务是否还会升级?
答:目前正在和贵州省接触,有望参与全省的基层医疗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