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海默科技 (300084) 2016-10-14
本次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如下:
一、介绍了公司购买中核嘉华设备制造股份公司(以下简称“中核嘉华”)股权的情况
公司已于8月29日成功认购中核嘉华25%的股权,并签署了增资扩股协议,投资金额为3500万元。投资完成后公司持有中核嘉华25%的股权,成为中核嘉华第二大股东。
二、介绍了公司投资中核嘉华的目的
首先,公司看好核工业的发展前景。核工业是一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行业,我国核电行业经过多年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核电发展进入稳步推进阶段和“走出去”战略阶段。为调整我国现有的能源结构,国家已把加快发展核电作为能源建设的优先选择。随着国内核电事业的不断发展,核燃料的供应需求也赿来赿大。放射性储运容器、核燃料系统扩产建设所需设备及乏燃料后处理大厂的非标设备市场增长潜力巨大。预计“十三五”期间,核能领域的投资将稳步增加,核安全及核环保产业有望高速增长。
其次,中核嘉华拥有高壁垒以及稀缺的专业资质,是一家拥有民用、军工核安全设备制造资质、武器研发资质、二级保密资质以及军工产品、核工业质量管理体制认证的企业,立足于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核工业,将持续受益。中核嘉华原是中核集团四〇四有限公司第五分厂,于1958年建厂,2006年根据国家政策实施军转民改制而来,具有多年从事核燃料纯化、转化设备,运输容器,核乏燃料处理设备制造经验,市场占有率非常高。
第三,投资中核嘉华符合公司向石油天然气之外的能源领域和环保领域拓展的发展战略。公司立足于石油行业,不断的向其他能源领域发展,并为能源行业提供环保服务。公司目前已经成功开展油气田环保业务,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公司将向核能、太阳能等领域进行拓展。公司投资中核嘉华后,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协同和互补,深入核应用领域,将业务不断拓展,最终获得投资回报。
三、调研了核乏燃料处理产业链情况
我国最早的核电站大亚湾投入运营至今已有二十多年,国内第二批核电站2000年左右相继投入运营。对于第一批和第二批核电站来说,已经或马上将面临乏燃料没地方存储的境地,国内迫切需要建造乏燃料后处理基地。
乏燃料处理市场空间巨大。到2020年,中国预计建成5800万千瓦核反应堆机组,每年产生的乏燃料超过1000吨,乏燃料累计总量约1万吨。到2030年将有110座核电站,每年产生的乏燃料超过3300吨(一个100万千瓦的核电机组每年产生乏燃料30吨)。1000吨年处理量的乏燃料处理厂预计投资在2000亿人民币,理论上中长期我国需要3座以上1000吨处理厂,预计投资金额在6000亿以上。而目前我国仅有一个50吨/年处理能力的中试工厂,还不能满足2座核电站需求。为弥补乏燃料处理短板,中核集团已制定明确规划,筹建中核龙瑞科技有限公司承担我国第一个核燃料循环产业示范项目及中核甘肃核技术产业园的建设管理工作,2015年启动的中核甘肃核产业园已经奠基,一期工程投资300亿建设200吨/年处理能力的核燃料循环科技示范项目及元件示范项目,这是第一个工业示范厂,计划于2022年建成投入使用。在这之后还将建设第一个核燃料循循环应用自主商业化大处理厂,处理能力800吨/年,投资额1600-1700亿,时间在2025-2030年。
随着我国核电基地、核燃料产业园、乏燃料后处理厂相继立项和建设,均需要有一支专业的设备制造、检测、维修服务队伍与之相配套,市场前景广阔。目前在建的200吨处理厂即将完成基础设施建设,预计2017年将开始设备采购。其中,非标设备约占总投资的一半。中核嘉华为国内唯一的一条年处理能力50吨核乏燃料处理中试车间提供了70%的非标设备,具有相关经验和能力。
本次已按要求签署了《调研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