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赫美集团 (002356) 2016-11-02
一、董事会秘书主持会议并祝欢迎词
二、董事长介绍公司概况
公司是做智能电表业务起家,自2013年开始,由于电力行业调整,利润率较低,公司开始调整高端制造业务板块,并试图在其他业务板块上寻求突破,在此过程中,公司发现珠宝类产品具有存货不贬值的优点,在经过调研后收购了每克拉美作为公司业绩和营业额的补充。
现阶段国外消费品市场已然成熟,而中国消费品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消费品品质在逐步升级,旅游消费的增长速度很快,80、90后已经成为出境消费和旅游消费的中坚力量。公司现已划分了商业、旅业、互联网、金融、智能科技五个板块布局,近期公司也参股收购了北京亚美运通旅行社,也正不断推进与国内很强影响力的旅游公司的合作,公司将设计并生产出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有品质的消费品,并通过旅游渠道,比如亚美运通等销售给终端游客,以便游客能够购买到具有当地文化特色、且具实用性的商品,而取代目前旅游景区满街的廉价品和假货。中国历史悠久,如西安的兵马俑,西藏的佛教等,都能为设计师设计产品提供丰富的文化素材。公司也正与免税集团洽谈合作,目前大部分的免税店里的中国产品种类也只限于烟酒类产品,缺乏品牌的消费类产品,希望能在国内外的免税店里推广我们自有品牌的产品。
另外,在设计师孵化和品牌管理上,公司设立了设计艺术中心、精工坊、珠宝加工标准化管理的欧祺亚、即将与国际水准的蓝钟集团成立品牌管理公司,以及众多的设计师和自有品牌每克拉美、ARTORIZ等。我们通过与法国工商会的签约合作,对欧洲本土品牌有更深入的沟通和了解;以泰国艺术大学和香港设计师协会为对接口,独家签约了国内外的多位设计师,力将公司的产品品牌化,将中国文化元素融入产品,将穿戴玩很好地结合到一起;公司还与著名的品牌运营管理公司,同时也控制了亚洲40%的香水以及欧洲90%的香水的蓝钟集团合作;参股HERCLUB会员平台,并开设HERMALL集合店,公司的产品也将参加11月3日的深圳原创设计时装周发布会,免费为设计师提供平台,让设计师和消费者可以很好地交流;公司还与澳洲上市公司PLUKKA合作,对方设计团队来自历峰、卡地亚等知名大公司,力求打造中国设计品牌。
金融板块,公司在去年已经收购了联金所、联金微贷,以及成立了资产管理公司,为产品金融化提供渠道,公司也已与法国巴黎银行参股的奥因投资签约框架协议成立品牌基金。
公司拟建设的生态小镇,其定位是可供人们生活、居住的特色小镇,配有学校、医疗设施等,公司将引入国内外设计师并驻留小镇,开设具有设计风格元素的酒店和餐饮店,并通过设计师的影响力引领更多人在小镇生活。
公司的智能科技板块也将结合智能穿戴、智能家居往消费品行业转型,实现电表无线传输,形成更有冲击力的设计品牌,而不仅仅是电子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三、设计师产品展示环节
四、问答互动环节
提问:公司会通过合作的方式打造生态小镇吗?
回答:公司希望快速建设生态小镇,由公司的设计师设计生态小镇中的产品,形成独特的设计理念,当然也可以与外部合作的方式来做。
提问:公司消费品的下游渠道运营是如何定位的?如何对消费品的价格、销售区域、品类和消费群体进行界定?以LV收购上海滩为例,其经营并不是很成功,公司与蓝钟合作,只是为品牌做背书,在具体经营层面有何思路?
回答:中国现在的消费者日趋年轻化,其中很多人没有买房压力,一部分人追求生活品质,不愿承担房贷压力。但与经历过贫穷、压制消费的父辈们不同的是,他们追求高品质、个性化消费,所以现在中国实现消费品品质升级的时机到了。公司与蓝钟合作,意在通过蓝钟的知名度建立中国品牌的自信心。公司品牌商品架构会分成高中低档,由我们的设计师将中国文化元素如图腾等等具有特色的元素加入到产品之中,目标是建立中国模式的、类似ZARA的集合店,将百元到千元的产品放在集合店进行销售,将我们高端的产品打造成为国际时尚引领品牌,公司的产品可以更加多元化,产品类别也会很丰富,比如汽车、摩托车等等。
提问:公司现在与之合作的单位和设计师有多少?
回答:公司与之合作的单位有北服、央美、泰国艺术大学、香港设计师协会等,他们的设计师都是我们合作的对象。另外我们也已独家签约了几十位设计师。
提问:电表业务目前占公司总业务30%左右,公司将来是继续保持该项业务还是逐步从电表业务中退出?
回答:对于电表业务,公司将继续保持其运营,还将不断研发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类科技产品,力求将产品科技化和信息化。
提问:对于中低档产品,公司将如何界定加价率,通过前期让利实现盈亏平衡?
回答:公司新参股收购的亚美运通旅游公司在东南亚海外市场有很强的影响力,有很多旅游资源可为我们背书,公司的旅业运营总监也是多年国有旅游公司背景出来的,在港中旅、途牛、携程等大公司都有很多资源,可实现对内旅游资源的对接,这些渠道都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把产品推广出去,公司在推广前期保证我们有个基本利润即可,可以多让利给渠道,当达到一定规模和影响力之后,再做调整。公司采用“店中店模式”运作,由销售渠道提供店铺,公司供货并做后台管理。北京郊区、长城、古北水镇、西安、上海、云南、广西等旅游热点地都可以通过这种“店中店模式”进行产品的销售。
提问:公司如何区分高中低档产品?
回答:我是主要是从材质和设计款式上区分价格,质量控制起到关键作用,刚才我们展示的箱包样品属于中档产品,价格在一千元以上。
提问:公司营业利润增长比较快速,去年大约在一亿,今年已经差不多达到两亿,是否可以预期将来会稳定增长?
回答: 公司目前业务是以消费品为主,电表为辅,消费品业务主要取决于消费品被市场的接受度,通过旅游渠道和银行礼品的方式可以快速铺货,而零售则是逐渐建立品牌的过程。
提问:公司产品具体优势体现在哪里?未来资本整合的优势在哪里?
回答: 公司与蓝钟、PLUKKA合作,都是在帮助设计师实现品牌价值,蓝钟在欧洲、亚洲等地的员工都是无形资产,可以帮助公司在新加坡、纽约等多个市中心地带快速开设店铺,帮助设计师实现自我价值和梦想。
提问:旅游公司其实数量不在少数,旅游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公司将如何应对这种局面?
回答:目前大都旅游公司的主推产品是酒店和机票,很多的旅游消费品市场由于卖家提供劣质产品而被破坏,形成一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中国也有许多较好的产品在淘宝和京东出售,但缺乏消费体验的过程,公司可以将这种产品转换成旅游体验产品去进行销售,形成特有的销售模式。对于旅游公司而言,他们拿到好的旅游商品做销售,更容易被接受。
提问:公司将偏大比例地持有生态小镇吗?
回答:对于标志性的业态,公司有信心增值,肯定会增加持有比例,生态小镇是供人们生活和居住的,必须要有教育和医疗系统,公司接下来会考虑通过基金或者其他方式来做。
提问:公司通过旅游公司销售产品,旅游公司的资金可以得到很好的缓解吗?
回答:公司将提供产品的售后服务,旅游公司肯定也有自身的销售渠道,公司是加盟的方式输出品牌形象的管理,旅游公司从自身角度出发,认为有利润即可,公司可以多让利,希望旅游公司支持品牌形象,进行广告推广,将产品快速销售出去。
提问:导游才是将产品推广给游客的终端销售人员,公司如何确定下一层面产品销售和推广的效果?
回答:这个层面的业务应该由旅游公司和导游谈定,公司希望能借助中间有影响力的渠道和当地资源来推广产品,公司的几十位上游设计师都是独家签约的,在签约之前,公司会对他们进行多方面的考核,发现他们符合要求才与其签约。
提问:公司如何确定产品品类?
回答:服装也是旅游市场中一个有影响力的产品,景德镇瓷器也是用当地文化做成的产品,如有必要,公司还可以将自行车、摩托车纳入产品范畴。
提问:公司将具体如何发展智能科技?如何提高这个方面的产品销量?
回答:公司下一步将会把科技与文化产品相结合,比如,将手表、手环做成生态小镇的智能产品,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其与人们生活联系起来,发展智能科技要不断延伸,这需要一个过程。
提问:公司的产品设计是否获得过专利?
回答:公司在产品设计和品牌上已经进行了知识产权和商标的注册。
提问:公司进行产品推广,还有其他渠道吗?
回答:几百元的产品是通过旅行社的渠道进行销售的,超过一千元的产品是通过品牌店的方式对外推广,而顶级品牌则可以通过旅游小镇对外宣传,公司可以根据不同档次的产品设计出不同的推广渠道。
提问:公司如何进行品牌管理公司人才的招聘和储备?
回答:蓝钟负责人才的招聘和推荐,某国际大牌亚洲区总裁也基本确定会加入我们,下面也已有四五个管理人才已经到位,他们都具有多年的国际品牌运营经验。
提问:赫美会成为公司产品的品牌LOGO吗?
回答:公司是做品牌背后的品牌,产品上不会有赫美的LOGO,赫美集团只是为产品提供信用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