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新希望 (000876) 2016-11-08
公司副总裁/董秘向川介绍了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情况:公司前三季度整体经营情况良好,减去民生银行投资收益的农牧业务利润8.9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0%。三季度单季的农牧业务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300%。在投资收益方面,民生银行的投资收益下降了近20%,是因为去年同期做了减持使去年的投资收益基数较高,另外减持后持股比例降低,使今年的投资收益也减少了。另外要特别说明一下三季报里面每股收益下降的问题,是因为前面发生了十送十的除权和分红,很多投资者忽略了这一点。
饲料板块,全年累计的销量同比增长超过3%,10月份的情况还要好一些,同比增长达到了8%。饲料收入有些下降,因为原料价格下降了。
养猪板块,到目前签订合约的项目对应的产能规模,已经有接近900万头了。预计到明年上半年,就能把1000万头的产能规模都布局完成。前10个月累计的生猪出栏量已经有90多万头。
养禽板块,前10个月的种禽销量,加上一小部分自养商品鸡,总共有4亿只了。鸡苗、鸭苗的比例大约是4比3。
肉食板块,前10 个月已经有180万吨肉,其中150多万吨是禽肉,猪肉17万吨,剩下10万吨是肉制品。
问答交流:
Q:今年饲料的总量增长,以及不同种类饲料各自的销量、利润贡献如何?
A:截至10月底,饲料总销量已经超过1200万吨,同比增幅超过3%,预计全年能达到约1500吨。
销量结构上,各种禽料占了70%,其中肉禽料又占了50%多,是最大的一块,肉禽料的同比增幅接近3%;蛋禽料占了15%多,是今年增长较快的,增幅约20%。
猪料占20%多,主要的增长在母教乳料上面,增幅都超过了20%,但仔中大猪料有些下降。这是因为从去年年底开始的这一波猪周期,大家意识到要补栏了,在今年主要还是在补母猪,中大猪的量还没上来。所以平均下来的总体增幅刚刚超过2%。
水产料受到南方水灾影响,销量同比下降了约10%,在总销量的占比中也不到10%。
在利润贡献方面,猪料还是最主要的盈利品种,贡献了饲料总体利润的近一半。
Q:现在常说的养猪700-1000万头是产能还是出栏量?今年出栏量能达到多少?
A:公司年初公布的生猪产业规划,是用3-5年实现1000万头的出栏量。根据现在的发展进度,预计今年自营的部分就能实现100万头的出栏量了,另外再看本香收购的交割日期,把本香的一部分出栏量合并过来。
Q:公司养猪有哪几种模式?其中又以哪个模式为主?
A:现在常说的有两种模式,一个是新好模式,一个是新六模式。新好模式是由原来的养猪事业部,就是现在的西藏新好科技为主体来运营的,在种猪环节采取自建新式高效母猪场封闭式运营,育肥环节以“公司+家庭农场”的模式开展放养为主,即公司提供种苗和一切物料,由代养家庭农场提供场地和人工进行育肥,另有一部分自养育肥,作为缓冲行情波动的手段。新六模式是由原来的饲料片联、特片区为主体运营,与市场上的优质种猪场合作或合资,采用他们的仔猪来开展放养。
这主要是由于当前公司自营的种猪产能不足而做出的安排。将来自营种猪发展起来了,也会更多用自己的仔猪去支持饲料单元的放养。
目前公司的出栏生猪中,来自新好模式的猪占到了90%。
Q:针对1000万头的投资进度进展如何?
A:大规模的投资是从2016年才开始启动的。今年内启动的新建和改扩建项目,都要到2017年才能投产。预计在今明两年要完成生猪产业投资50-60亿元。
Q:猪肉、禽肉现在的市场份额有多少,预期要增长到多少?
A:禽屠宰的市场份额相对大一些,其中鸭肉有15%,鸡肉接近7%,猪屠宰的份额就很小了。
除了鸭肉因为份额已经很大,保持稳定就行了。而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行业成熟之后,前几名的集中度会非常高,所以我们在鸡肉、猪肉领域未来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目前我们也没有限定的目标,但要在一个较为成熟的行业里保证领先的地位,10-15%的市场份额是需要的。
Q:可以说未来三年公司战略重点就是在养猪上面吗?
A:可以这么认为。不过从长远看,公司还是要通过产业链各环节的均衡有效配置,最终实现向食品端的延伸的。现在发展养猪,也是为了将来成为一体化的猪肉供应商打基础。特别要看到,将来环境压力、农村劳动力短缺的影响会越来越大,所以在现阶段一定要尽快抓住优质养殖资源。
Q:怎么看白羽肉鸡接下来几年的趋势?
A:2015年美、法因为禽流感封关,祖代鸡引种就被卡住了,剩下的国家里,中国与英国没有活禽交易许可,从其他几个小国的进口量又很小。国内按照每年近50亿的养殖量算,需要引80-100万套祖代鸡,但今年只能进40万套。由于前期引种的祖代,今年都做了强制换羽,所以目前的供应量下降还不明显,但到了2017年7、8月份,就会少得很明显了,大该会少30%。所以白羽肉鸡从2017年到2019年上半年都比较乐观。明年保守估计鸡苗价格都会达到每只4元,如果乐观点,那可能会达到每只5-6元。
公司在种鸡养殖上,是养父母代,卖商品代鸡苗。公司从2012年就开始淘汰落后产能,加强精益管理,现在的饲养管理技术、成本控制能力行业领先。
另外我们在祖代鸡供应上,也与国内几家祖代场都有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所以供应量有保障。
Q:鸭产业的情况如何?
A:目前国内鸭苗相对过剩,另外鸭产业相比及鸡产业也不太成熟,行业会有些盲从。养鸭跟养鸡也有些不同,养鸡扬到60周必须淘汰,养鸭看行情不对甚至可以养到70-80周,所以出栏量与行情的波动会比较大。
去年公司在鸭苗上赚了几千万,今年估计也差不多。估计2017年鸭行情同比会好一点,但不会像鸡那么好。
Q:公司未来在主业外延方面有什么并购打算?
A:主要会关注两个方向:一是深加工肉制品方向,二是动保兽药领域,特别是与水产料相关的领域。
Q:屠宰和肉制品各自对公司的利润贡献是怎样的?
A:以禽屠宰板块为例来说,因为禽屠宰在每年200多万吨肉中占了绝大部分。公司从2014年开始对禽屠宰板块进行调整,很快就见了成效,在2015、2016年盈利都很好。从利润额度上讲,屠宰的利润占比还是很大的,占到了整个食品利润的3/4。但从利润率上讲,那还是肉制品更高,
Q:肉食板块未来长期发展的打算是怎样的?
A:禽屠宰板块因为量已经比较大了,所以总体上追求基于信息系统,对市场、库存的把握做得更好,及时获利。公司目前在生鲜禽肉的销售上已经能达到每月5次的周转率,在整个行业也是比较领先的水平。
在上游,做好与养殖端的配合,以销定产。特别是肉鸡方面,估计明年供应会减少,所以特别注意抓住原料供应。在肉鸭方面,估计明年还会新增一些产能,毛鸭供应量也会有些增加,所以还是坚持低库存,高周转。在下游,优化管理模式,逐步推动区域销售单元的公司化运作;同事注意调整产品结构和渠道结构,增加鲜品、减少冻品,增加餐饮、零售渠道的比重。在生产过程中多用机器替代人工,不断降低成本。
肉制品深加工板块的最大瓶颈是产能,目前的几个专业化工厂,产能利用率已经快接近100%了,所以要通过新建或收购来扩大产能。我们在潍坊的一个新的熟食工厂即将投产,另外还在做一些生食工厂向熟食工厂的改造。同时,还会结合中央大厨房、美食研发中心来开拓新的产品线,紧盯消费需求的变化,来做自己产品结构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