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中集集团 (000039) 2016-11-15
访谈主要内容包括:
1、集装箱近况
集装箱行业近日有触底反弹的趋势,干货箱价格已经从今年年初的1200美元/TEU涨到1600美元/TEU,而有效产能不足;根据最近新接订单来看,明年一季度的价格大概在1800美元/TEU左右。年初预计集装箱行业全年销量大概为100万TEU,目前来看,可能会在150-160万TEU的水平。预计明年无论是销量或者价格都会比今年高。
箱价上涨主要原因包括:这次淡季持续十多个月,市场需求向下调整充分;根据行业标准提升要求,从明年4月份开始强制推行更加环保的水性涂料(将增加200美元左右的成本),部分客户为减少成本提前下单;集运市场回暖,租金上涨,出现全国缺箱的现象;除此之外,客户手头存箱比较少,处于历史低位(国内堆场大概40万箱水平),同时近期钢价上涨超过10%,韩进海运破产,其拥有的集装箱暂时冻结,导致市场需求有明显回升趋势。
总体来说,集装箱需求跟进出口贸易等经济环境线性相关,长期来看,市场需求在200万箱/年左右波动。目前全球市场集装箱存量3000万TEU,按照正常每年3-5%的更新率,理论上至少有100多万TEU的更新需求,但更新需求也会受客户预期以及航运情况影响,有可能推迟或提前购箱。
干货箱的价格受淡旺季影响波动比较大,毛利率波动也会比较明显,正常情况下集装箱的毛利率大概在12-15%的水平,今年1-9月在8-9%,而2011年最高点的时候干货箱价格为3000美元/TEU,毛利率达到20%的水平。冷藏箱和特种箱的销量和价格相对干货箱来说比较稳定,其中冷藏箱的单价大概在8000-9000美元/TEU,毛利率在15-19%。过去集装箱业务每年为公司带来的盈利贡献不低于8-10亿,今年预计保本或略有盈亏。
正常来说,集装箱销售分淡旺季,传统的旺季为二、三季度,淡季为一季度和四季度,但因为2015年前三季度需求旺盛,从四季度开始低迷,一直持续到2016年三季度。一般情况下,每个月要有6-7万TEU的销量才能达到盈亏平衡;目前的有效产能大概为每个月10万TEU,预计明年一季度能提升到15万TEU。
集装箱行业主要厂商的市场份额:本公司约占50%左右,胜狮货柜约占20%,新华昌约占8-10%。
2、公司其他重点板块业务情况
车辆业务整体情况不错,北美市场需求相对旺盛,新兴市场保持平稳,已在欧洲市场布局,设立波兰基地,今年上半年收购英国最大半挂车领先企业。本公司车辆业务主要产品集中在物流类车辆、罐式车辆、作业类车辆(环卫车、消防车等)、工程类车辆(自卸车、散装水泥车等),其中海外主要生产主流的冷藏车等,国内则以物流车、罐式车为主。前几年通过收购德国齐格勒并将其部分股权整合到中国消防下涉足消防车业务。近几年车辆业务每年大概有120-140亿水平的收入,近两年每年净利润贡献大概在6亿左右。
本公司通过收购香港上市公司安瑞科进入能源、化工及液态食品行业,从事广泛用于这三个行业的各类型运输、储存及加工装备的设计、开发、制造、工程及销售以及相关技术保养服务,力求覆盖上、中、下游全产业链。能源装备产品包括LNG拖车、LNG车载瓶及LNG加气站、小型钢瓶、燃料罐、大中型储罐工程以及衍生产品;化工产品方面,已经是最大的罐箱生产商;液态食品产品为啤酒、果汁整体装备解决制造商。另外,工程承包方面也是行业领先地位。在上半年终止对南通太平洋海工的收购并计提12.1亿元的拨备后,目前公司正在寻求债务重组的一揽子解决方案,争取通过重组拿回一些有价值的资产和业务;如果不算拨备,能化业务大概有5亿元的盈利。明年基本面预计会有进一步改善的机会。
本公司海工业务处于国内行业第一梯队,至今已经交付9个半潜式深水平台,9-10个自升式平台。由于油价低迷,近两年订单萎缩,主要在陆续推进和交付原有订单。公司有部分自建项目,但存在租金低或者闲置的问题,大概占到公司总资产三分之一。为了应对行业周期底部,海工业务正在找寻强强合作的伙伴,未来不再谋求100%持股;同时,积极筹划产业基金,分散风险,降低财务负担;另一方面,今年6月,中集海工与国投创新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国投创新拟投资10个亿,以持有中集海工15%股份。短期来看,公司也在研究和寻找非油气或非周期类海上装备业务,比如海上移动发电站、海上核电站、海水净化装置等。油价如果能回到60-70美元之上,会对深海石油开采的资本开支有驱动作用,从而有利于海工行业景气度回暖。由于市场交投清淡,一些平台出现暂时的闲置及经营性亏损,同时目前阶段的租金水平较低,这些均难以反映海工装备长期资产的内在价值,但油价已脱离去年的低点,未来存在继续回升机会,因此公司不会考虑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3、A股非公开增发进展
本次A股增发计划融资60亿,其中20亿用来给中集融资租赁增资,8亿投入物流装备制造及物流服务(深圳干货箱工厂搬迁即东莞凤岗项目、青岛特冷搬迁、多式联运公司项目)、14亿元投入产业地产项目(中集智谷、智荟园项目),18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非公开发行方案已经于9月30日报送中国证监会,并于10月14日获得受理。预计近期会收到证监会第一次反馈意见。
4、公司土地情况
目前,公司可梳理的闲置工业及物流仓储土地大概为5000亩,主要用于物流地产发展用途。开发模式包括(1)直接出售土地权益;(2)引入战略合作者进行项目合作。土地开发资金的渠道,主要包括公司自有资金、融资、引入战略合作者等。
此外公司在深圳前海、蛇口太子湾、坪山以及上海宝山等一线城市拥有若干地块。
前海土地约52万平米占地面积,预计可开发物业约150万平米建筑面积。初步计划土地用途主要是商用、写字楼、酒店,少部分用作公寓。公司正在与深圳市政府部门就框架协议的核心内容协商,将由政府与公司根据比例分享土地转性后带来的收益。
除前海以外,目前正在协调的重点地块包括:(1)深圳太子湾,占地面积约4万平米,建筑面积20万平米,计划修建高层商住楼;(2)上海宝山:约53万平米建筑面积,将采取定向招拍挂的方式取得土地开发权,可能用作商业、商务、产业园、住宅、办公等综合项目;(3)深圳坪山:约80万平米,建筑面积240万平方米,未来计划开发生命健康产业园,包括办公、住宅、产业用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