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苏州设计 (300500) 2016-11-17
一、董秘简要介绍公司基本情况、行业前景及发展规划。
二、投资者关注问题交流
Q1:公司的业务结构?
A:公司主要从事建筑设计等工程技术服务业务,包括建筑设计、工程检测等,在建筑设计业务中,以公共建筑设计为主,占比约40-50%左右。
Q2:公司的订单情况?
A:公司去年新签订单4亿元,与前年基本持平,今年业务订单增速好于预期。
Q3:能否说明下公司的轨道交通设计业务?
A:由于轨道交通建设项目需要有专门的资质,公司承接的业务主要是轨道交通配套及上盖物业开发,其中对轨道交通车辆段的上部空间进行上盖平台物业开发,进行居住、商业等城市功能的架构,可以综合利用土地,实现土地利用集约化,结合轨道交通,使地上,地面协调发展,有利于与周边环境相融合,改善城市景观。最近公司联合铁四院中标了“苏州轨道交通5号线胥口车辆段综合开发项目建筑方案及上盖平台设计”,预计后续将持续发展该领域内业务。
Q4:公司的收入确认方式?
A:公司建筑设计业务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根据设计项目当年度的实际工作量完工百分比进行确认;工程检测业务在工作量完成后确认收入。
Q5:公司收入的区域性结构?
A:目前公司的订单和收入省内占比85-90%左右,随着公司省外设计服务网络的建设,预计明年会有比较大的改观。
Q6:公司2013-2015年综合毛利率下滑主要是受哪些因素影响?
A:公司毛利率水平总体在同行业合理范围内,2013年-2015年综合毛利率下降主要和营改增政策以及人工成本提升有关。
Q7:公司的工程检测业务情况?
A:公司的工程检测业务目前还主要是服务于建筑领域,检测行业决定了这种属于意向性合同,送检次数决定收入高低。我们主要是通过其检测搜集数据为未来的绿色节能业务提供参考。
Q8:公司收购的深圳毕路德与北京毕路德,这两家公司的业绩能否并入公司2016的年报中?
A:按照会计准则,两家公司的业绩预计可以并入2016的年报中。
Q9:公司对建筑设计行业趋势的判断?
A:建筑设计行业,市场格局较为分散,随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的下滑,建筑设计行业目前已经到了洗牌阶段,势必会分化重组。
Q10:在这种行业下行趋势下,公司将如何应对?
A:公司整体的战略是沿着产业链向上游拓展,加强自身创意设计能力、形成较强的前期规划咨询能力。即今后大的战略方向是往上游发展,打通项目规划和投资策划,资本运作方面收购整合能结合国家战略的和我们形成互补的子公司,增强公司竞争力。
Q11:公司向设计前端拓展能否具体阐述一下?
A:设计往前端去发展,就是形成策划-设计-运维一体化。这在我们将来重点开拓的生态旅游、养老、科技城等项目中非常重要,目前的工程企业仍然是仅参与建造阶段,后期实际运维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和前期的规划设计有关系,我们的想法就是通过前期的优化规划,降低整体运维成本,实现项目的增值和我们的价值最大化。
Q12:公司PPP业务的进展情况?
A:公司对PPP有兴趣,但开展速度不会像市场预期的那么快,需要资质、相关人才和工程经验的积累,目前还没有这类项目。
Q13:启迪控股对我们增资控股主要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A:启迪对我们增资扩股,主要是想与我们形成深度合作。业务合作上,启迪控股在科技城开发、环保上面都有投资,未来我们可以在科技城开发上帮他们做设计咨询,形成合作共赢。
Q14:公司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情况?为什么不采用其他类似可转债这种工具?
A:可转债对战略投资者来说比较好,但对员工就显得激励性不足。人才是设计公司的核心要素,因此我们决定采用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业绩解锁条件是,以2015年业绩为基准,2016年、2017年、2018年公司实现的净利润较2015年增长分别不低于5%、20%、70%。
Q15:公司收购北京和深圳毕路德的考虑?
A:这两家公司主要从事建筑室内设计、规划设计、景观设计,尤其在高端星级酒店、办公楼等建筑室内设计领域具备较强的综合竞争优势, ”毕路德”品牌具有较强的知名度。公司以13260万元总价收购两家各51%股权,收购款是用原募投项目“建筑设计中心改造项目”的资金,改为收购后,将达到资源整合,释放协同效应,增厚公司收益,提高了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投资者参观公司
四、调研结束
注:接待过程中,公司接待人员与投资者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沟通,严格按照有关制度规定,没有出现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等情况,同时已按深交所要求签署调研《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