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安科生物 (300009) 2016-11-18
2016 年 11 月 18 日下午,宋礼华、郑卫国、杨林、杨楠、姚建平、宋社吾、汪永斌等公司领导就公司近期在精准医疗领域布局情况与机构投资者进行详细交流,具体内容如下:
Q1、公司在精准医疗板块的布局以及未来规划。 精准医疗是近几年国内外比较热门话题,也是安科生物今天调研会的主题。公司从 2014 年开始从单纯的基因工程制药延伸到精准医疗布局。
公司目前在精准医疗板块的布局情况如下:
1、精准诊断——以基因测序为技术平台的诊断技术。
其中:(1)基因检测方面:公司收购中德美联后,正式进入精准诊断领域并持续在细分领域深入布局。
(2)基因测序方面:除中德美联合作涉足测序(一代测序、二代测序)板块外,公司聘任杨楠教授为公司首席科学家,建立自己的医学检验队伍,依靠基因检测平台技术,成立公司第三方检测平台——精准医学检验所,目前已完成工商设立和团队组建工作,硬件和设备也已经到位,现正在进行申请卫生许可。
(3)设立安科三叶草公司:三叶草公司主要以肿瘤 CT-RNA 检测为核心技术。三叶草公司的成立,有利于公司进一步扩大精准医疗版图。 以上是关于精准诊断板块的布局,未来公司会进一步加强精准测序的全产业链布局。
2、精准治疗——公司在肿瘤靶向治疗、精准细胞免疫治疗等领域均有布局。 肿瘤靶向治疗:公司大力研发肿瘤靶向药物,包括小分子靶向抗体药物的研发、大分子抗体药物“Her-2 单抗药物”的研发都在进展中。Her-2 单抗药物即将完成一期临床。公司 Her-2单抗药物临床批准在国内虽然不算早,但若公司 Her-2 单抗药物一期临床数据统计结束后符合做国家 biosimilar(生物类似药)的政策标准,接下来的进展会节省不少临床时间。公司在研发以上靶向抗体药物的同时,于 11 月与礼进生物签订《转让合同》,受让礼进生物自主开发的 PD-1 人源化抗体 SSI-361 及其细胞株。礼进生物的 PD-1 抗体生产工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抗体表达量高,动物疗效好,产业化技术含量大,购买后直接进入临床试验,极大地节约了临床时间。
肿瘤细胞免疫治疗:公司通过参股博生吉公司 20%股权,
正式步入细胞治疗领域,目前已在安徽开展细胞治疗临床试验,并取得一定成效。同时公司与博生吉合作出资成立博生吉安科公司,将细胞治疗产业化正式提上日程,博生吉安科公司的理念是以药品研究的思路推广细胞治疗,争取在国家规范政策出台前做好准备。
2016 年 9 月,公司与上海希元公司签订协议,公司对上海希元公司增资,并购买希元公司的“溶瘤病毒”专利技术。希元公司溶瘤病毒抗癌基因表达量高,技术成熟,同已上市的同类产品相比,在药物疗效和安全性上均具有明显优势。
Q2、对安科新进子公司统筹规划及资源整合协同的情况。 公司选择涉足精准医疗领域是从公司自身发展战略考虑的,公司发展主要依靠两方面,一是我们现在支持主营业务的儿科生长发育领域,二是单抗药物的研发,公司在上市之初就明确了发展规划:立足于生长发育系统的增长,迈向未来的肿瘤医疗。
近期,公司投资成立安科三叶草公司、博生吉安科公司,加强精准医疗的布局。公司与新设公司各有布局,负责的细分领域不同。公司对新设子公司采取的都是投资但不控股的方式,双方优势互补,公司建立对接的平台,提供团队、场地、设备、市场等资源,这几个公司处在很快直接应用的阶段,实现效益。
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德美联因协助几起重大案件侦破,今年的业绩非常好,未来会考虑整合国外资源,在优生优育、二代测序等方面进行更大布局。
公司利用安科生物龙头企业的地位,整合相关技术资源,吸收整个技术优势,凭借“精准医疗检验所+二代测序+液态活检”新兴发展技术,成立战略基地平台。
Q3、公司对收购礼进生物的 PD-1 与自主研发的 PD-1 的统筹规划;长效产品的最新研发情况;生长激素水针上市与粉针产品在生产销售的分配。
PD-1 技术:公司自主研发的 PD-1,正在构建人源化单抗,考虑到人源化单抗的过程比较复杂,如果公司完成前面一系列工作要多花 2-3 年时间;而礼进生物的 PD-1,工艺成熟,效率高、品种优良,购买后,我们直接进入三期中试和临床前动物实验,可以节约时间,效果更好。
长效产品:由于国家对临床试验的控制、审核、临床单位的要求更严格,临床进程比以前相对难。长效生长激素:今年患者入组完毕,半年治疗,明年年底完成临床,准备报批生产;长效干扰素:在开展 2 期临床试验。
生长激素注射液:已经完成临床试验,正在汇集数据材料,今年年底能够重新报批。等到生长激素水针生产上市后,我们会有相应规划与策略。
Q4、公司精准医疗中心未来营运模式与其他公司的区别;公司在基因检测试剂方面是否有布局;单抗 Her-2 未来申报趋向。
Her-2 临床情况:在汇集临床数据后,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符合做生物类似药的标准,我们会选择做 biosimilar;如果不对等,我们会按照新药临床研究。
检验所、三叶草等每个公司商业模式都不一样,要根据各个公司的具体情况,未来会选择以下三种商业模式:试剂+服务;单纯的试剂、单纯的服务;试剂+服务+仪器。
运营模式差异:精准医学最大特点之一就是个性化和差异化,每家采用的核心技术、试剂都不一样。公司未跟其他家比较过,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特点。公司主要侧重肿瘤、生长发
育迟缓领域,包括前期筛查、个性化用药、伴随诊断、复发检测等全过程覆盖,我们会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提供更前端的服务与产品。
Q5、生长激素是否有副作用、市场规模?
生长激素是个营养调理素,促进人的新陈代谢,包括生长发育所需要的骨骼的愈合和细胞的新陈,是内源性的,几乎没有任何循证医学的依据证明生长激素有副作用,包括对肿瘤的促进作用。生长激素适应症主要体现在儿童生长发育不良、成人生长激素缺乏、烧伤、不明原因的矮小等方面。随着不明原因的矮小患者适应症人群增多、生长激素粉针的价格合理,生长激素未来市场会有所增加。另一方面,成人生长激素缺乏,未来也会带来生长激素市场的扩展。
Q6、公司在急性白血病及 B 细胞淋巴瘤治疗方面是否有技术储备?
这两个方向是我们目前发展的重点,我们正在积极抓紧布局,争取在国家政策出台后第一批报批临床。在国家政策尚不明晰的前提下,公司严格按照新药标准来做临床试验。
Q7、博生吉实体瘤的未来研究情况。
博生吉公司在开展血液瘤研究工作的同时,也会紧随国际前沿技术步伐,积极推进实体瘤的临床研究,未来博生吉公司对实体瘤的研究将来会走第四代 CAR 的道路。
Q8、中药、化药的未来规划。
中成药和化药是公司早期发展的两个板块,化药方面,正在积极申报抗肿瘤、抗病毒的小分子药物;中药方面,在自身发展前提下,积极利用现代工艺技术,不断升级和改良现有中药品种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