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绿盟科技 (300369) 2016-12-01
一、黎宏对非公开发行进展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
二、周凯对云安全市场及发展战略进行了简要介绍;
三、问答环节:
问:公司海外业务目前发展状况?
答:国内的安全产业有近20年的历史,虽然行业绝对的增速仍然在15%-20%,但目前网络安全国内市场规模在 200-300 亿规模,安全厂商中国上市有大约十家,竞争十分激烈,公司寻求多元化和国际化市场突破方向。绿盟科技是一家靠技术能力积累的公司,专注核心竞争力。公司国际化道路开始于 2007年,中国以外目前有大约 100 名员工,目前公司国际业务总部设立在硅谷,下辖欧洲公司设立在伦敦、亚太公司设立在新加坡。目前国内安全水平整体跟国外比还是有很大差距,公司的国际化道路可以更快地与国际技术接轨。未来海外市场潜力大,难度也大。
问: 2017 年 1 月大股东股份解禁,股份安排?
答:公司的大股东 INVSETOR AB 和联想投资早在 2002 年起对公司投资,陪公司走过了十几年,是公司的长期投资者。到 2017 年 1 月 29 日,三个主要的投资方大股东股份解禁 50%,公司始终保持对资本的尊重。
问:公司 2017-2018 年外延并购安排和计划?
答:在公司上市之后陆续投了大约十多家公司。公司投资部积极的寻找国内外标的,除了国内的公司,也在与国外公司接触,和公司目前实行的国际化战略吻合。
问:国内私有云竞争情况如何?
答:根据 IDC 预测,到 2020 年,私有云复合增长率 19.5%,公有云 15%,私有云市场在国内需求的确很大,过去两三年更多的在投入私有云的建设,从今明后年开始安全投入会大幅度增加。私有云的方式不只有 0 和 1,私有云的解决方案会围绕很多内容,比如边界防护,南北向流量防护,东西向防护,病毒问题等,不是一个领域的安全厂商能解决的问题。
问:公有云的合作竞争关系如何?
答:公司和公有云厂商是合作关系,虽然 BAT 都自己有公有云,但都是为了用公有云为他们的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但是在文档加密、堡垒机等方面不是公有云厂商擅长的,更多的是做基础防护,所以这是公有云厂商和安全厂商合作的目的。
问:云安全在云产业里占比?渗透度?云安全的增速?
答:除了大的公有云厂商,比如腾讯和阿里,投入很大的力量做云安全,其他厂商,包括华为的安全也是更多的采用合作的方式。每个厂商都有投入的重点,他们的投入重点不是安全。现在企业联合建立云联盟就是为了各自发挥自身优势。
问:云安全的产品形式?收入分布?
答:云的解决方案主要分为两大部门,第一部分公有云的 SaaS 的增值合作,面向中小客户;另一部分面向传统行的业用户,包括面向运营商、金融企业的私有云、混合云的服务。从边界防护,包括服务,安全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问:云安全在整个云市场的份额?
答:目前没有官方权威的统计数字,如果有 IDC,Gartner 的报告可以参考。
问:适配层面在公有云开放的程度?
答:公有云定位就是开放的生态,并不是封闭的架构,完全不对外开放是没法入驻到它的商城里面的。跟公有云合作,公有云有相应分成收入,不是纯宣传的性质,有商业利益在里面,不是一个负面的状况。在 2016 年的现状,商务方面,合作意向进展很快,适配方面比较落后,需要在 2017 年去完成。目前看不到很多来自于公有云厂商的阻力。
问:SaaS 收费方式?
答:根据不同类型的服务,按次、按时间、按流量、按 IP 地址都有。每个服务模式都有,比如像极光漏洞扫描是按照被扫描的平均值进行计费的,网站是按次和网站的大小来进行计费的。
问:公司在工控安全方向的布局?
答:国家非常重视工控安全市场,网络安全法的颁布,其中重点关注关键基础设施的保护,工业控制系统,重要的核心的系统,电网、能源等被保护的点。几个关键的信息系统,这块一定是比较重要的发展方向。去年公司参股了工控安全厂商力控华康;在国内的工控安全厂商中,绿盟科技是较早对工控安全进行研究的,早在 2013 年 4 月即发布相关研究报告,但工控安全今年才到了比较热的高度。
问:绿盟科技产品跟竞争对手产品差异性体现?
答:核心技术还是基于原有的技术的积累,来自于盒子的技术和绿盟线上服务的技术。上云端之后,加速数据的闭环,整个服务的提供增速很快。从安全行业来讲,在前十几年的发展,从产业和技术来讲没有遇到太大的变化。
云产生之后,从产业端角度来讲叫不连续创新,原有的技术积累就失效了,对原来产业的厂商是很大的挑战。比如传统的手机向智能手机的更新换代,对新的技术来讲是最好的发展时机。从国际来看,传统的杀毒软件厂商向综合厂商转型,现在的行业核心就是比较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使用数据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