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中光防雷 (300414) 2016-12-09
一、铁创在行业的竞争地位如何,中光收购铁创之后,未来的经营目标是什么?
答:铁创科技在铁路货运防雷、供电防雷有着明显的先发优势。收购以后,力争在3-5年做到行业第一。
二、公司为什么不用现金或募集资金的方式收购铁创科技?
答:采用定增的方式收购铁创是双方协商的结果,铁创科技看好双方合作后的协同发展效应,其股东们希望通过定增收购的方式获得中光防雷的股份实现和中光防雷共同成长的目标,故愿意接受PE倍数仅为7倍。中光防雷收购铁创科技后,将会有良好的协同效应,如联合采购,降低采购成本;共享生产基地,目前铁创的生产基地在深圳,未来可转移到成都;在技术方面亦可以联合研发;客户和产品也资源共享;中光防雷检测方面有优势,可以共享检测中心;在发展资金、上市平台、管理理念、企业文化、人力资源、工程施工、大客户配套等方面也可以做到优势共享。
这次收购没有配套募集资金,股本稀释比较少。铁创科技总体估值不高,仅为1.08亿,铁创科技承诺2016-2019年净利润为1000万、1200万、1600万、2200万。公司于12月8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通知,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将于近日召开会议,审核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事项。
三、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的最大驱动板块是什么,通信领域还是其他板块?
答:未来公司将继续扩大现有防雷产品业务,同时积极拓展军工、电力、新能源等行业。铁路方面,除了收购铁创科技,公司也一直在做业务拓展;军工方面,目前有相当好的成绩;电力方面主要是在新技术应用的布局,包括行波故障检测、智能雷电监测系统对雷击和电涌冲击的大数据收集等,也在做二次防雷、防雷工程等业务;新能源方面,公司和国际上的光伏逆变器著名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将全面进行防雷产品的配套;在石油化工行业(如炼油、采油、输送等市场),除了通过代理商、供应商,公司也将直接对接客户,以及通过设备商配套占领市场。
防雷产品跨行业应用门槛较高,防雷企业一般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开拓某一行业,并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再向其他行业扩张。如本公司在通信行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并占据较大市场份额,目前已拓展到新能源、航天国防、石油化工、电力等行业。我们将不断努力,在保持现有的通信等行业优势基础上,加大国防航天、电力、新型能源、安防、智能数字化城市与智能建筑、安防监控、行业配套等领域的开拓;积极推广新型智能雷电监测系统、智能雷电预警系统、智能电涌保护装置、柔性接地系统、行波故障定位系统等高新技术应用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
四、军工电磁防护研发情况?公司产品在军工行业的未来发展规划?
答:在电磁防护上这一块,公司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合作研发可用于指挥系统和战车的电磁防护设备;公司与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签署了技术合作协议;还正积极与其他大型军工研究所接触,准备开展电磁脉冲防护方面的研究。在雷电电磁脉冲方面,公司将继续保持在该领域的研发投入和新产品的生产;在电磁脉冲弹防护方面,正在与某所合作开展理论验证,并准备投入验证试验设备进一步开展试验产品的验证工作。未来,随着国家对安全的越来越重视、仪器紧密度以及相关防护要求的提高,公司业务长期将得到更好更快地发展机会。
军工领域的拓展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公司已经在军工行业进行积极的业务拓展,具备齐全的相关资质,避雷针、接地体、SPD、防雷箱等四大类型几十种产品已经列装。在2016年1月25日,公司收到了中国新时代认证中心颁发的武器装备质量管理GJB9001B-2009质量体系证书。目前,公司已经获取了进入军工防雷的全部资质(即三级保密资格证书、GJB9001B-2009质量管理体系证书以及武器装备相关的证书等四种证书)。公司已经具备齐全的军工方面的相关资质,未来主要依托自我发展方式;因为公司是三级保密资质单位,具体内容不便披露。
五、公司SPD产品的价格情况?应用场合有哪些?存量替换的周期是多长?增量的空间来自于哪里?
答:SPD产品的价格区间在几十元至上千元之间,根据客户的要求和不同的技术标准提供不同种类的SPD产品,价格无法简单类比。防雷产品应用场合非常广泛,只要用电的地方都需要雷电防护。我们日常生活中,运用SPD的行业就太多,比如说:通信、电力、新能源、建筑、轨道交通等等。存量替换的周期因行业而不同,通信行业一般为3-5年左右。增量的空间在于新技术和新应用领域的市场需求和设备的维护更换,如充电桩等。
六、近两年,收入出现下滑,未来业绩预测如何?
答:因通信行业的发展趋势,公司的业绩在2014年达到了一个高点,在此之前,公司的业绩连续很多年一直是增长的。2015-2016年是结构调整年。今年公司在新的行业加大了投入。目前,公司在军工行业已经是前三名,收购的铁创科技在铁路行业也在前三之列。另外,我们是爱立信、诺基亚、华为、中兴等重要客户的优质供应商;如在爱立信,公司是电源类前几名的优质供应商,新增的其他通信配套类产品已经进入供应商目录,其市场空间比防雷产品更大。预计明年开始,新行业的拓展将会逐步显现,公司对未来业绩的增长持有信心。
七、公司毛利率缓慢下滑趋势将持续吗?
答:公司主导产品为SPD,SPD的销售收入占公司销售收入的85%左右。SPD产品为电子类产品,随着技术更新、规模化效应以及市场化竞争,其定型产品价格总体呈现稳步下降趋势,同样其主要原材料气放管、压敏电阻等电子元器件价格亦呈现稳步下降趋势。但SPD多数属于定制化产品,公司客户对SPD产品的一致性、稳定性及供应规模有很高的要求。为了适应运营商产品需求,公司客户的订单是含有研发任务要求的,公司根据研发任务,完成产品改进、创新形成销售,因而新产品的毛利率较高,所以公司的整体毛利率保持稳定,SPD产品的毛利率基本保持在40%左右。
八、和德国的菲尼克斯、德和盛、OBO这几家公司相比,中光防雷的优势在哪里?
答:防雷行业在国际上领先的并不是日本美国,而是欧洲,主要在德国,我们的对标企业就是德国的菲尼克斯、德和盛、OBO这几家比较大的公司。目前我们的技术水平已经基本上达到了国际一流企业的技术水平,同德国的几家公司相比,我们产品的价格大概在对方的2/3左右。因我们的高性价比占优势,之前爱立信、阿尔卡特主要是由国际上的大公司给他们供货,现在我们也占有很大份额。
九、海外业务发展的总体思路?未来海外业务增量来自哪里?
答:目前,公司来自海外的防雷产品订单占公司总营收接近1/3的份额,爱立信、三星等都是公司的主要客户。随着国外发展中国家对3G、4G的建设,公司来自海外的营收呈现上升趋势。另外,公司创建了国际亚太雷电防护产业论坛平台,吸纳了来自国际上各类相关企业参加,共享市场和技术资源,奠定新型合作基础。未来,公司将在海外市场不断开发新型合作关系,包括渠道建设、授权业务以及相关其他形式的业务合作;公司的海外市场业务将聚焦美洲和欧洲市场,同时兼顾东南亚、非洲市场。
十、未来并购的方向?
答:未来的并购还是会继续。公司并购的战略安排仍然是以主业为主,形成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协同效应;实施并购的对象仍应为公司的同行业企业(特别是防雷业务在通信以外的其他应用领域做得较好的优势企业)以及防雷行业的上下游企业,且与公司行业优势互补。优质的电磁防护、静电防护企业也是公司并购的方向。公司军工四证齐全,因此,军工行业内的优秀企业也是公司并购的一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