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鞍钢股份 (000898) 2017-01-11
主要内容:
1、供给侧改革对公司的影响?
当前供给侧改革主要目的是化解过剩产能,促进钢铁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回归到正常水平,总体上看,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对公司影响是正面的。
目前,公司两大生产基地:鞍山本部和鲅鱼圈均没有需要削减的落后过剩产能。
2、2016年钢铁行业去产能情况?
去产能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之首,受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3月份,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了25个部门和单位组成的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截至目前,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已召开全体会议4次、专题会议60多次。同时,还召开全国范围内的电视电话会议10次,对实施方案编制、目标分解落实、通报工作进度、严格关闭标准、治理违规建设等工作,做出了一系列具体安排,确保了责任及时传导、任务层层落实和各项工作有序扎实地推进。5月下旬,部际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与各省级政府、国资委与中央企业分别签订目标责任书,将国务院明确的化解钢铁过剩产能目标任务全部分解落实到有关地方和企业。2016年压减产能目标为4500万吨。按照目前各地报送的进度,2016年压减产能应该超额完成。
3、差别电价对钢铁行业的影响?
近日,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出台了《关于运用接个手段促进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决定自2017年1月1日起,对钢铁行业实行更加严格的差别电价政策和基于工序能耗的阶梯电价政策。
其中淘汰类由每千瓦时加价0.3元提高到每千瓦时0.5元,限制类维持每千瓦时加价0.1元,未按期完成化解过剩从哪能实施方案的钢铁企业电价参照淘汰类企业每千瓦时加价0.5元。
对限制类、淘汰类装备所属企业及未完成去产能任务的企业实施差别电价,或按照工序能耗推行阶梯电价政策,一方面将显著提高该类企业的吨钢生产成本,降低其市场竞争力,从成本端倒逼淘汰类产能退出,或加速企业按期完成过剩产能实施方案;另一方面,差别电价、阶梯定价等价格手段将进一步促进钢铁企业实施节能降耗技术改造,提高钢铁企业的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和竞争力,促进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4、对2017年钢铁行业的初步判断
首先,两部委《通知》主要针对淘汰类及未按期完成化解过剩产能任务的钢企,生产耗电每度电成本增加0.2元。此次《通知》影响范围为容积率400立方米以下高炉、30吨以下电炉及所有中频炉。此次通过强化差别电价方式来限制落后产能生产,是一种相对市场化手段,导致产能短期急剧收缩概率不大,但是对于相关产能成本端影响较为明显,涉及产能规模也不算小,有助于为当前供给侧改革顺利推进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也彰显了政策面供给侧改革决心强大。
对于需求端,2017年供需格局继续好转难度增大。政策刺激地产、汽车等领域,带来行业需求低位回暖,2016年行业价格与盈利出现反弹。对于2017年,无论是地产还是汽车领域,源于政策刺激的需求好转在政策收紧后,钢铁需求增速回落几率较大。另一方面,虽供给侧改革2017年继续加码概率较大,近期各项政策频出则进一步强化了市场预期,不过,由于行业目前存量供给依然很大,供给侧改革对2017年行业存量产量的影响需要进一步观察。
5、公司如何降低财务费用?
2016年1—9月份,公司坚持推进电费信用证支付业务;加大票据开出支付力度,缓解货币资金支出;严控投资支出,压缩货币资金支付,降低票据贴现成本;对外币借款进行远期锁汇,到期外币借款用人民币借款替代,减少汇兑损失。
因2015年央行多次下调贷款利率,2016年,公司银行借款利息支出会有一定幅度下降,但由于公司部分工程项目转固,原资本化的利息支出在2016年需计入财务费用,因此从财务费用总体情况看,进一步下降的幅度十分有限。但公司会坚持巩固原有降低财务费用的各项措施和成果,同时寻找新的契机调整债务结构,降低资本成本。
6、公司现金流情况?
上半年,因公司集中到期债务80亿元,资金相对紧张,公司通过新增银行借款、票据贴现及延期部分应付账款的支付等手段及时偿还了到期债务。进入下半年,公司在国内市场成功发行首支含权中期票据,而且机构投资者认购十分踊跃;同时金融市场形势较上半年有所好转,总体看来,公司四季度资金相对比较宽松。
截至2016年6月30日,公司长期借款(不含一年内到期部分)为人民币1,424百万元,借款利率为4.2892%—6.4%,借款期限为3—25年,借款将于2017—2022年到期,主要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公司一年内到期长期借款为人民币147百万元。
公司资信状况良好,2016年经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评级委员会审定,公司长期信用等级为“AAA”。公司有能力偿还到期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