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ST獐岛 (002069) 2017-01-12
一、公司在三季报中预测2016年净利润为4,500至5,500万元,保障措施是什么?
答:2016年,公司紧密围绕“订单前置、标准领先、创新驱动、协同增效”的经营方针,将“精准发力、突出服务”作为运营的主基调,逐项落实各项经营及支撑措施,保障2016年扭亏为盈、撤销退市风险警示的目标达成。
在市场方面,公司重点提升销售力、产品力,提升客户优质性与订单能力,提升全员服务客户的能力,营销系统围绕战略品种、渠道、客户初步完成了在多国市场和国内市场的多品系、多渠道布局,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终端化、高值化、品牌化水平,实现了订单前置和精准生产。蒜蓉粉丝贝、休闲食品等创新产品的驱动作用明显;国际市场订单增加、“加工+贸易”等新模式落地,带动相关业务盈利能力同比大幅提高。
在海洋牧场风险管理方面,公司按照“避让、识别、良种、标准、容量”五要素,推进“3+1”可持续耕作规划,实施生产和休耕有机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加快海洋牧场产业升级,保障海洋牧场稳定产出。
在成本费用管控方面,公司通过优化组织架构、精减辅助人员、减少总部办公面积、降低物资采购成本、严格控制投资、盘活闲置资产、关停与退租运营低效资产等措施,大幅降低管理、销售、财务三项期间费用。
综上所述,2016年公司市场能力增强、资源状况改善、运营效率提升是上述盈利的重要保障。
二、公司2016年业绩快报何时披露?
答:公司2016年度报告预约披露时间为2017年3月,根据深交所相关规则,年度报告预约披露时间在3-4月份的公司,应在2月底之前披露年度业绩快报。
三、请问公司海参来源地有哪些?产量如何?
答:公司严格实施原产地区隔策略,主要海参产地包括:
1)獐子岛原产地海参:产自于长山群岛中獐子岛镇所属四个岛屿的周边海域,采用资源养护,不底播海参苗种;
2)长海县产底播海参:海参产自于长山群岛中除獐子岛以外的其他岛屿,由公司或其他养殖业户对适于底播增殖的海域进行投苗;
3)大连及周边其它产地增养殖海参:产自于大连市石城岛、平岛及山东长岛县砣矶岛的海参增养殖基地及合作基地;
4)朝鲜半岛资源:由全资子公司韩国公司作为朝鲜半岛资源基地进行海参等资源整合。
因优质资源珍贵及稀缺性,獐子岛产地海参价格基本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自2016年9月1日起再次按规格分别提价10%-30%。公司为保护獐子岛原产地海参的优质种源和海洋生态平衡,近几年獐子岛海域已不对海参进行底播增殖,通过养护保持海参自然繁育、自然生长。此次涨价是公司为了更好的保持物种稳定繁衍,维护海洋生态环境,保证产品优秀质量,使獐子岛原产地海参能够实现按需采捕,定制定量。
公司每年均开展海洋牧场调研活动,具体内容详见公司公告,欢迎参与。
四、请问公司鲍鱼今年的产量如何?
答:截至三季度末,公司自养鲍鱼产量较同期有所增长。同时,公司继续落实鲍鱼产业策略,由资源型向运营型转变,目前采取的主要措施为:一是加强销售渠道建设,稳定鲍鱼销鲜;二是加大海洋食品研发力度,研发符合消费者需求和口味的鲍鱼即食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五、请问公司计划如何有效降低负债率?
答:从目前情况判断,公司能够保持稳健的运营资金需求。目前各项业务运营良好,公司将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全力推进“全球资源、全球市场、全球流通”的运营战略,挖掘海洋牧场资源潜力,持续推进在库产品销售,提升应收帐款周转率,确保公司稳定的经营性现金流。现与各家银行合作平稳,2017年度公司将继续加强与银行的合作,保障运营发展的资金需求。
上市公司具有资本运作的制度优势,公司高度重视资产负债率偏高问题,将积极研究、合理利用资本市场功能,优化资产负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