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金正大 (002470) 2017-01-13
1、参观公司展厅。
2、公司的生产布局及产能情况?
答:公司先后在山东临沭、山东菏泽、安徽长丰、河南郸城、河南驻马店、辽宁铁岭、贵州瓮安、云南晋宁、山东德州、广东英德、新疆阿克苏、湖北潜江等地建有生产基地,目前,公司拥有各类肥料年总产能655万吨,其中普通复合肥年产能295万吨,缓控释肥年产能180万吨,硝基复合肥年产能150万吨,水溶性肥料年产能30万吨。其产品包括普通复合肥、缓控释肥、硝基复合肥、水溶性肥、生物菌肥、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植物生长调理剂等,覆盖12大类100多种产品,在我国肥料企业中,肥料品种最为丰富。
3、复合肥行业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答:我国每年消费化肥5700万吨(折纯)左右,实物1.5亿吨,已经成为世界化肥生产和使用大国,国内目前肥料亩均用量已经高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部分地区土壤已经出现严重酸化、板结现象,肥料过度使用不仅增加了成本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虽然肥料亩均用量超标,但我国目前肥料的利用率仍然不高,复合化率仅为30%多,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我国复合肥行业短期内很难看到天花板。农业部提出力争2020年实现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目标。受国家政策及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影响,目前化肥使用呈现单质肥使用不断下滑,复合肥使用量略有增长,新型肥料快速发展的阶段。
随着化肥结构逐步发生变化,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农村劳动力投入的减少,农民施肥习惯的逐步改变以及种植结构的调整,肥料产品结构逐步向功能化、高效化、差异化、生态环保化发展。目前发展新型肥料品种类主要有缓(控)释肥料、水溶性肥料、有机-无机肥料、硝基复合肥料、生物肥料、稳定性肥料、液体肥料、增值肥料等;发展规模目前较小的肥料新品种主要有尿素硝铵溶液、聚磷酸铵、硝酸铵钙、磷酸二氢钾、高档硝基肥等;发展能增加肥效的相关肥料品种:微生物肥、商品有机肥、土壤调理剂。随着土地流转的加快,大户时代的到来,他们对机械化、自动化和专业服务的服务逐步提高。规模化农业对肥料需要转变为“专业的产品”+“专业的技术服务”,即为作物生产提供完全的解决方案。
4、化肥行业产能过剩,肥料销售竞争激烈,公司在肥料营销上采用什么方法以及有何优势?
答:金正大坚持“营销突破、服务领先”的指导思想,把服务营销上升到战略高度,始终围绕一切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服务理念,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积极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建立了业内领先的“农化知识传播体系、测土配方施肥服务体系、现场服务指导体系”的农化服务体系。
在农业形势和农资行业新的变化形式下,公司要求营销必须转型升级,而且一定要走在行业的前面,以寻得主动,不断适应形势发展需要。
2017年集团将从“技术营销”——提升营销系统的整体经营意识和业务团队的专业能力,构建提供种植业解决方案的机构系统和综合能力等五个方面,推动集团营销转型、改变营销模式,打造集团营销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围绕研发及生产保障、运营保障、人力资源支持和管理优化支持四个方面,打造“产品增效、运营高效、管理提效、降本增效、精益精品”的立体组合优势,为营销系统转型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我们准备从技术领先迈向服务领先,最终靠服务领先赢取新一轮竞争优势,实现持续的战略领先。
5、请问公司对硝基复合肥、水溶肥的前景怎么看?有多大的市场空间?
答:硝基复合肥具有营养均衡、有效成分高的特点,广泛适用于经济作物、油料作物和干旱地区作物,据统计我国有7亿亩耕地适合使用硝基复合肥,市场需求量达3000万吨,目前全国已有产能1500万吨左右,硝基复合肥产量还存在空缺,硝基复合肥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
农业生产离不开水和肥。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少、水资源匮乏、能源自供不足,资源约束日益趋紧,但目前大水漫灌、过量施肥等粗放生产方式,造成了我国肥料利用率明显低于农业发达国家,还带来土壤板结、酸化等一系列问题。水肥资源约束已经成为威胁粮食安全、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作为破解以上难题的综合配套措施,水肥一体化技术将灌溉和施肥融合到一起,具有明显的资源节约、自动高效的优势,从而被誉为现代农业的“一号技术”。
2016年6月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农田水利条例》,该条例自2016年7月1日起施行。《农田水利条例》明确,发展农田水利,要坚持政府主导、科学规划、因地制宜、节水高效、建管并重的原则。鼓励推广应用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鼓励采取先进适用的农田排水技术和措施,粮食主产区和严重缺水、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以及地下水超采地区应当优先发展节水灌溉。
这些将带动水肥一体化、节水农业等技术走进千家万户,无疑也会对水溶肥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