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世纪鼎利 (300050) 2017-01-16
一、介绍国内职业教育的环境与发展方向
智翔教育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查建中教授介绍了国内职业教育的环境与发展方向,以及目前国内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包括需求不明、供需脱节、低质产能过剩(就业难),优质供给不足(求才难)、教育评价体系和资源分配学术导向等问题。
面对职业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查教授提出三个“转变:”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练场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用“市场驱动+公司运营”的机制,把理论教学和专业实践融合在一个过程中,把学校专业教育和产业需求紧密融合在一起,以产业真实项目为载体,引入职场文化环境培养学生。
二、鼎利学院的运营模式分析
鼎利学院是积极响应“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十八届三中全会)”号召,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提出“产学深度融合、校企全面合作”的办学理念,与领域内优秀高等院校深度合作,共建共管二级学院,按照真实产业链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将真实的产业项目转化为优质的教育资源,形成真实的实训环境。通过鼎利学院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强化在全国范围内的区域教育布局。鼎利学院运营收入包括实训服务费和增值服务费,例如国外交流生、资质资格培训等。
三、中德学院和鼎利学院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方面区别?收入利润模式是否一样?
答:中德学院是鼎利学院的2.0版本,鼎利学院的专业定位在ICT,中德学院与鼎利学院在专业、课程设计、培养方案等方面有一定的区别,中德学院主要是引进德国先进的专业体系,比如智能制造、轨道交通等,中德学院立足于中外合作,将专注于更高的教学教育层次,相对来说,投入会更高、服务费用收取比重、毛利率也会相对较高。
四、鼎利学院扩张速度快,师资来源哪里?整体师资队伍是否能匹配高速发展的鼎利学院?
答:2016年,原计划成立10-15所鼎利学院,最终成立了10所鼎利学院,因为我们将更多精力放在组建智翔教育研究院,通过引入资深的、专业的团队,进一步提升鼎利学院的课程设计能力、管理运营水平,以适应及匹配未来对鼎利学院的高速扩张。
师资在办学过程中占据非常重要位置,精品课程、优秀的培养方案都需要通过教师落地。鼎利学院的师资既来源于合作院校本身的专业教师,也来源于产业端的导师,鼎利学院的教学以产教深度融合为主要特色,教学的课程也以理论及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以“真实”的产业团队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鼎利学院教学质量及效果的保证。当然,不管是高校的专业教师还是产业的导师,均需要通过研究院的测评才能上岗。
鼎利学院的老师也将定期参加培训以满足鼎利学院的教学需求,如中德学院的师资储备,目前已选派优秀鼎利学院老师到苏州AHK基地参加培训,已有30多名教师取得相关资质。同时,我们也将定期邀请德国的教师、教授到中德学院来授课,将优秀的德国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引进到中德学院,促进中国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未来,随着研究院将专业课程的标准化、模块化,对于师资队伍培训的质量和效率也将进一步提高。
五、从公司2015年度报告、2016年前三季度报告来看,职业教育的营收大约占三分之一,未来,随着职业教育营业收入的增加,管理层的经营策略会不会改变?
答:近两年来,公司通信板块的营业收入约占整体收入的三分之二,职业教育占三分之一。
2014年收购智翔教育后,公司进入职业教育领域,形成了通信和职业教育双主营业务的格局,在业务上,通信和教育是两条并行的线条、由不同的管理团队在运营发展。教育业务是一个相对长期的投入回报过程,我们认为近段时间来看,通信业务仍将在公司的总体营收当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但随着教育业务的不断落地和成熟,未来,教育业务存在超过通信业务收入的可能性,基于目前的现状,公司仍然坚定的做好双主营的业务,未来随着业务的变化、环境的变化等因素,我们也将适时调整经营管理的策略,以保证公司良好健康的发展。
六、2015年鼎利学院开始招生,生源来自哪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公司负责那一部分?
答:鼎利学院的学生属于学历制教育,他们都是通过高考报考招生,毕业后拿到合作院校的颁发的文凭。
鼎利学院是学校与企业共建共管的二级院校,ICT 方面的专业包括的通信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生的专业课程由研究院设计和提供,这部分是由公司负责的,通识课程方面是由合作的学校负责,此外公司对鼎利学院的投入也包括课程、专业的研究以及鼎利学院的日常管理。
七、公司在职业教育领域的的外延发展方面有没有具体的思路?
答:鼎利目前仍将坚持双主营发展战略,去年在教育方面更多的是在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如组建研究院,围绕职业教育的上下游投资占据一些战略资源,围绕鼎利学院的发展寻求一个专业机构的合作,包括拟成立产业基金等。未来在教育方面的思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已经形成的扎实的基础上,加快鼎利学院规模拓展;二是鼎利希望能有机会通过合适方式拥有自己的学校;三是在职业教育上下游进行积极的布局,鼎利学院不仅提供课程学习内容、产业导入、教学管理等,我们需要更好的解决毕业学生的出口,实际上,职业教育成果的检验标准就是学生就业效果以及就业质量,所以,2016年公司也战略地投资了几家相关的公司,包含人力资源、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公司,获取一些战略资源,逐渐构建公司在职业教育领域的生态圈。
八、四川科技职业学院与公司合作谈判过程合作契机是什么?有什么亮点?
答:四川科技职业学校是一所民办学校,民办学校因政策、资源等各方面原因,他们希望能够通过合作来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办学特色。通过和鼎利合作共建鼎利学院,四川科技职业学院可以获取到一些资源投入,包括课程创新、产教融合、特色专业等。在和四川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的合作中,鼎利学院负责了专业课程的改造和师资队伍的配备、产业资源的导入、教学管理方式的创新,取得了四川科技职业学院的高度认可。
鼎利学院的最终目标不仅要实现真正产教融合,从更高的层面,我们希望通过鼎利学院模式,从而带动整个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试点院校的示范性,起到中国职业教育领域牵头和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