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合肥百货 (000417) 2017-02-14
主要了解公司经营和行业发展的相关情况,具体问题如下:
1、请问对当前消费形势有何看法?
答:今年年初至春节以来,消费市场表现尚可,总体保持平稳增长。百货业态从去年第三季度后开始有所好转,尤其是女性商品表现显著,这也与公司注重商品结构调整,突出特色女性商品的开发促销有关,但增长势头的持续性有待继续关注,消费环境不能说在根本上发生了扭转;超市业态总体增长形势良好,春节团购业务表现出回暖的迹象,可能与社会更加重视员工福利和待遇有关。个人认为2017年消费市场完全复苏仍面临艰难的局面,居民收入受到房价等多重因素影响,增长范围有限,且线上线下多渠道的分流对公司销售带来较大影响,区域商业物业供给过剩等问题的存在,亟待市场共同去寻求突破方向。目前公司商品结构合理,抗风险能力较强,在收入端有明显体现,但受到成本费用增加的影响,毛利受到一定的挤压,单体百货店经营压力仍较大。
2、百货业态的恢复增长是从何时开始?
答:从去年9月份开始,百货等业态在销售上同比开始增长,但11月份受到线上双十一活动的影响有所下滑,总体迄今表现稳定,同时今年年初进行了与银行间的促销合作,投入较大的资源进行促销,对销售促进有明显的带动效果。
3、百货的增长是客流量还是客单价增长导致?
答:因受到促销折扣活动的影响,商品客单价有一定增长,来客数有所改善。
4、销售好转的原因是什么?
答:前两年的行业下滑导致基数低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网络与实体的平衡已逐步形成,消费者行为逐渐趋于理性,低质低价的商品已不具备吸引力,而实体店通过针对性的促销活动和优质服务,有效提升了销售水平。目前消费者对店铺的忠诚度受到多渠道分流的影响已经不高,在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优势特色极容易被复制,需要不断挖掘内生动力。
5、公司是否会开发购物中心?
答:公司主观上积极谋求转型升级,并积极推进非零售业态进驻,但已有的老门店开发购物中心模式受到物业、停车位等硬件条件客观限制,不适合进行开发,公司一方面优化老门店的布局形态,另一方面公司的首家大型综合体滨湖百大购物中心正在开发建设中。
6、公司当前主要的门店表现如何?
答:公司既有门店表现总体良好,而新开门店在培育期受到销售与成本等多方面压力,租金、促销费用等方面支出较大,通过各种手段降成本去库存,减轻经营压力。
7、请问对公司业态未来发展的想法?
答:公司主业为零售与农产品市场,其中农批市场开发周期长,利润稳定,且作为民生工程,不存在市场恶意竞争,是公司稳定的利润来源。零售主业包含多种业态,家电受到市场上巨头的竞争挤压,采取跟随战略,保持市场份额;超市此次收购台客隆公司,做深做细皖南市场,弥补了当前网点覆盖量的不足,同时未来将对蚌埠、淮南、六安等地市的空白市场做进一步的扩张,并不断深挖合肥周边,对安庆市等空白地市保持关注,寻求进驻机会,通过着力发展社区购物中心等新型超市业态,占据地级市及县级市场,获得消费者支持;而对于便利店等形式可以进行尝试,但受到本地消费习惯的限制,发展需要谨慎。
8、未来会否采取并购等手段推动网点扩张?
答:并购作为有效的市场扩张手段,会受到公司的重视和支持,公司注重寻求优质市场标的,采取并购方式推进公司资产结构优化,实现规模扩张。
9、投资参与金融业的考虑有哪些?
答:公司早起投资参股科农行等金融机构主要是响应地方政府号召,支持地区金融体系建设,而投资参股小贷公司、消费金融公司、城市通卡公司等,主要是为了服务公司零售主业,优化供应链,为上下游的客户和消费者提供有效的融资渠道,提升公司经营手段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