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华凯创意 (300592) 2017-02-14
一、观看企业宣传片;
二、参观公司企业展厅、数字多媒体实验室及办公大楼;
三、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王安祺先生向参与调研机构人员介绍公司及业务发展等情况;
华凯创意主营业务为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共有城市展馆(规划馆)、博物馆、企业展馆、警示教育基地等四类板块业务。
(1)城市展馆(规划馆):国内每年城市展馆体量为30-50亿,当前风语筑份额约30%,华凯占10%左右;因其为政府公益项目,不向老百姓收费,社会效应很强,所以不能完全理解为政绩工程(贵阳城乡规划馆年人流过百万);互动方式多样,公司开发有各类声光影技术,如数字化沙盘、全息舞美、4K高清图像等,广泛应用于规划馆展示;
(2)博物馆:市场存量估计每年几十亿,增速较快。华凯创意于当前保持较好势头并已略有所成,目前已承揽黄河水电博物馆、长沙市博物馆、隆平水稻博物馆等项目。博物馆业务基于对设备的要求较高且品牌集中于进口产品,故而毛利率要低规划展览馆业务,而且博物馆行业主要集中于院校背景专业公司,像北京清尚、广州集美等,业内专家对行业影响较大,目前公司在博物馆市场中大概排名前十;未来,老馆改造和新馆建设都在增多,市场正在扩大;
(3)企业馆:看上去是蓝海市场,但实际上市场需求还不够成熟,而且许多客户并非找正规专业的布展公司来做。华凯除了天士力企业馆项目达到4000-5000万规模外,其余企业馆项目均规模较小;
(4)警示教育类的展馆:主要是廉政、消防、禁毒等,小而分散,单体几百万。
四块细分业务板块中,利润率最高的是城市展馆(规划馆)业务,总的来说,未来城市规划馆市场需求体量较长时间还将有所保持、博物馆市场未来十分可期、而企业馆、警示教育基地等两个细分行业只能做补充,不会贡献太大收入增量。
公司未来将围绕大文化行业展开外延扩张,但目前没有具体的方案和计划,公司的投融资团队也未完全组建。未来公司将立足于平台化轻资产的运作模式,稳扎稳打内生发展。
四、调研问题回复:
1、请公司介绍下行业空间及情况。
答:展览馆每年大概30-50亿的市场,且展览馆每个城市一般只会做一个,省会一线城市渗透率已较高,未来主要往二三四线城市发展,预计市场规模将是逐步释放过程,每年市场投放量稳定在30-50亿左右规模。当前行业龙头风语筑每年大概有十几亿销售规模。
博物馆的前景好于展览馆,因为中国人均拥有博物馆的数量比海外低很多,市场发展潜力非常大,近几年的特点也体现了这种特点,我们在博物馆这块进的比较晚,项目近几年越来越多,未来要超过展览馆行业。
2、请公司介绍下具体业务情况细节。
答:空间设计的市场空间分的还是很细的,我们不做酒店、剧院等,做的就是主题展馆这种。业务没有地域限制,分布很广,公司绝大部分项目都是用上海华凯的名义来做的。这个行业上规模的都是全国性公司。
公司以设计和创意为核心竞争力,人力资源竞争优势集中在设计端,多媒体动画制作、设计文案,总人数约200人(公司总共是300多人)。
单纯做设计收入体量较小,设计费占到总规模的1%-2%(有规定),纯设计费用无法弥补成本支出,所以目前情况下,行业的主流也是设计施工一体化,设计和施工两个标一起,这个是行业特点。公司主要也是做的设计和施工都会做,基本上是总包业务。
业务员是分片区的,会到各地区拜访、走访,我们会跟踪了解项目进展,等招投标方案出了以后,公司组建团队正式参与这个招投标。
项目的整个运作流程都是公开的招投标,项目会有很多关于公司业绩、资质、案例这方面的要求,招投标的过程会有专家评审,业主只占1/3,,有的业务一个人都不派,都是从专家库里面抽,透明度还是比较高的。
3、请公司介绍下收入及确认方法。
答:业主方对项目会有预算,预算通过审批程序后,项目启动招投标流程,公司响应和对接,和业主进行交流、投标。(一般行业原则上是先招投标),之后制作投标文件、投标、深化调整方案。
合同签订后,进入项目实施阶段,公司一般会获得10-30%的预付款,然后进场施工会后会有进度款,达到试运行阶段后,业主方会有一个开馆的仪式,项目正式启用,启用后就进入竣工结算,竣工部分涉及到的各方面比较多,需要不同的部门来验收。
最后结算也会付公司一部分款,质保金有一到两年的确认周期。博物馆整个施工的周期一到三年,展览馆3-6个月,最多一年。
合同是很重要的收入依据,根据成本支出的节奏来决定收入的节奏,然后进度也需要业主方确认、事务所才会确认。
4、请介绍下公司毛利率情况。
答:我们的利润点大概是在设计会有一部分设计费,设计费的毛利率率也还可以,但是量比较小。
外包布展装修部分也有大概10%左右的毛利率;
影视动画的制作也是公司一个核心的业务部门,这块的毛利率比较高,至少在50%以上;
多媒体软硬件的集成,硬件是外采,软件是自制,软硬件集成是我们自己做,这一块的毛利率也比较高,也会达到四五十;
沙盘模型是公司很传统的业务,这一块还在保留,希望为展馆做一些配套,展览馆里面这一块是不可缺少的,这一块的毛利率也还行,有三四十的样子。
博物馆大概在25-35%,低于展览馆5个点左右。主要原因在于博物馆的活动展板、展柜等等专业设备比较贵,灯光、地胶等一般采用国外品牌,国产很少,公司议价能力相对较低,毛利率较低。第二个原因,博物馆这块影片和多媒体部分的比例没有展览馆那么高,体验比较少。博物馆文物是放在第一位的,配合文物展示我们要配备大量的设备。
5、请解释公司行业竞争情况。
答:行业内目前而言新三板有两家公司上市,A股还有一家风语筑在申报IPO。小公司大型项目很难参与得了,这个行业整合资源难度也比较大,小公司不具备操作大型项目的队伍。行业后面几个的规模比较小,有一些比较小型的项目我们不会做。单独并购公司的整合难度比较大,他们的业绩和体量也达不到被并购的标准,行业内进一步整合并购的可能性不大。风语筑的人才优势和技术实力还是略优于我们,未来赶超的机会不是特别明显。
6、请介绍下公司的人才激励情况。
答:公司核心人才持股覆盖面较全面,上市以前40多个股东有30多个人都是有在公司任职的,我们给出的薪酬也是很有竞争力的。
7、请介绍下公司的客户情况。
答:文广新局、文化厅等推进的省一级的博物馆这块国家肯定是出了钱的,文化设施基础建设也是基建投资和文化消费的部分,地方政府都是乐见其成的,既能拉动投资,也能拉动消费和品位,未来还是国家投资的重点,扶持力度还是看好的。
8、未来公司在PPP项目方面是否会涉足?
答:受资金实力所限,我们现在没有参与PPP的项目,公司的项目还没有达到这种层次,但未来公司方面肯定想做一些尝试,目前也在做一些探索。PPP的土建部分我们不参与,布展这一块我们可以探索性的实践。我们了解的,布展部分专门拿出来做PPP合作的,现在也有这种需求。
9、公司对行业未来增长情况有何看法?
答:博物馆业务的增长空间还是比较大,行业老大做的还是了十几个亿。以我们的体量来看,我们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我面临的市场还是比较好的,稳中有升是可以的,我有更好的上市品牌,内生方面希望有更好的增长。
外延方面,因为刚刚上市,还没有考虑那么多,未来不会走出大文化行业的界限,立足大文化方面做一些探索,目前没有具体的计划。
10、Q3业绩出现较大波动是什么原因?2017年全年业绩规划情况怎样?
答:可能完工节点刚还在3季度,确认在Q3。行业存在季节性,上半年的收入主要在1/3,Q1基本没什么收入。行业一般是上半年招投标,下半年实施,下半年一般是上半年的两倍。
今年的数据情况暂时没有讨论,希望能有所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