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航天发展 (000547) 2017-02-16
一、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目前总股本14.3亿股,现有业务范围涉及电子蓝军、通信指控、电磁安防及军用仿真四大板块,积极拓展信息安全及微系统等产业领域,努力打造成为信息产业板块骨干企业和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信息技术公司。现有主要业务板块具体情况如下:
1.电子蓝军板块(南京长峰):南京长峰为国内“电子蓝军”主要的系统及设备供应商,特别在室内射频仿真试验系统、有源靶标模拟系统和仿真雷达系统等项目领域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
2.通信指控板块(重庆金美):重庆金美是原总参信息化部核心科研生产单位,在电子通信网络工程方面具备强大的科研开发能力,技术研究和系统集成在同行业中位居前列,产品主要面向各军兵种、野战军,是战术通信系统核心设备的供应商。
3.电磁安防板块(欧地安、恒容电磁):北京欧地安是国内电磁安防行业领头军,也是电磁安防领域17项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及行业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北京航天恒容公司是依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磁兼容技术研究所成熟技术和研发团队的独具特色的电磁兼容专业机构。
4.军用仿真板块(北京仿真):北京仿真公司是原总装仿真技术专业组产业成果推广平台单位,在光学半实物仿真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业务主要面向军用仿真、信息化建设、虚拟现实三大领域。
二、交流内容
1、航天科工集团整体的资产运营工作思路、发展战略,航天发展在航天科工集团的发展定位。
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多次公开表示:将加大资本运作,不断提高资产证券化率,同时加强并购、新设等外延增量实现跨越增长,稳步推进企业改制、混合所有制、员工持股、“双创”等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政策落地。
航天科工集团坚持 “一主两翼三创新”的总体思路,“一主”是以航天防务产业为主业,“两翼”指信息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产业,“三创新”指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并以“转型升级、创新创业”为主线,以专有云平台、航天云网平台和智慧企业运行平台建设为重要抓手,大力发展“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能力协同、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分享经济,加快推进军民融合、两化融合、区域融合、产融结合。
公司是航天科工集团公司重要的军工产业与资本融合的平台、创新创业与军品融合的平台,也是第一家混合所有制上市公司平台,产业定位于信息产业板块,未来努力目标是将公司打造成为科工集团信息产业板块骨干企业和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信息技术公司。
2、航天科工集团的持股比例不高,集团对股权方面的考虑,公司未来资本运作思路。
目前,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直接及间接持有公司的股权比例合计为19.35%,连同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为29.01%,北京锐安公司重组完成后,航天科工直接及间接持有公司的股权比例将达到21.90%,连同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为30.32%。航天科工集团对于控股上市公司的股权比例是在保持控股的前提下,结合每个公司不同的股权结构以及其他客观因素综合考虑。在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过程中,航天科工集团参与募集资金认购,有利于巩固航天科工控股股东地位,也体现了其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与支持。
公司未来将结合在信息安全、微系统等重点发展方向的业务布局,积极利用各种资本工具,内生式增长与依靠资本手段实现产业扩张并举,深入开展基于主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收并购工作,完善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产业资源的科学布局。在做好北京锐安科技有限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相关工作的同时,完成微系统研究院的设立,构建微系统产业布局框架。
3、目前公司的竞争优势有哪些?
公司作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旗下第7家上市公司,产业整合方面更便利,在企业价值准确估量和投资回报实现等方面具备优势。未来将通过借助母公司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平台建设,积极拓展新业务,抢占产业发展先机,推动系统内企业转型升级和军民融合发展,最大限度发挥内部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企业市场化配置资源的综合能力。同时,公司充分注重混合所有制优势的发挥,注重优质民营经济与国有资本的融合。在借助国有资本为企业后续发展在技术、项目、人才等方面提供支撑,发挥民营经济在经营理念和管理效率上的创新和活力同时,注重实现核心骨干人员与股东价值的统一,为企业发展提供原生动力。
公司具备较强的研发、生产能力,具备军工行业完备的资质及认证,在电子战模拟及射频仿真产品级配套设备,通信系统、电磁防护产品,军用仿真系统、训练模拟系统及虚拟现实产品等领域具备核心产品的研发设计与生产制造能力。同时通过“创新+资本+市场”方式,充分利用并购重组等资本运作手段围绕公司核心产业方向进行布局,不断推动企业外延式增长。
公司作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所属企业,在享有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时具备天然优势,同时,浓重的军工背景也为其提供了与军方及其它军工企业合作的优良基础。公司将依托自身优势,积极运用国家、行业、集团公司企业内的相关支持政策,充分利用集团公司的渠道优势,将政策、渠道等资源作为公司快速发展的有效保障。
4、公司未来总体的发展规划?
航天发展公司总体发展思路可概括为“1234”,即:“1”,构建创新和创业相结合、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制造和服务相结合的产业新形态; “2”,两轮驱动,“先信息、后跨界”,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技术产业链条,形成以信息技术产业为基础,信息技术产业与装备制造产业两轮驱动的产业格局;“3”,三种方式,以技术、商业模式、管理创新统领发展工作,采用“创新+资本+市场”的方式,积极利用并购重组等资本运作手段实现外延式增长,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企业的做优、做大、做强;“4”,四大重点方向,未来形成以电子蓝军与通信指控、信息安全、微系统、现实增强应用四大领域为重点发展方向的业务发展格局。
5、公司未来重点发展的业务板块有哪些?
(1) 电子蓝军及通信指控
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射频仿真的优势地位,以电子蓝军系统及设备为业务引领,针对军队复杂电磁环境下战技指标考核和实战化要求,积极围绕内场(包括各类射频暗室等实验室)及外场(包括军方试训基地、装备试验场地等)构建电子目标场景和复杂电磁环境,保持公司在室内射频仿真试验系统、有源靶标模拟系统、仿真雷达系统等领域的行业领先优势,补齐红外、光学仿真设备研发和生产能力,深化被动侦察体制试验系统、电磁环境监测及侦察系统的应用,大力拓展电子蓝军国际市场,全面提升电子蓝军总体设计、设备研制和系统集成能力,努力成为国内电子蓝军系统领域的最大产品供应商与行业引领者。
(2)信息安全
积极推进信息安全产业布局,以收购锐安公司为基础,以提供信息安全整体解决方案为能力建设重心,逐步打造相对完整的信息安全技术产业结构,在军队及政府应用方面形成优势,确立领先地位,成为信息安全领域的国家队。
(3)微系统
组建微系统研究院,以微电子、微系统,尤其是射频芯片、功率器件、T/R组件及数字、模拟芯片为主的微芯片的设计、测试与出品为产业发展方向,努力在航天新一代兵器、民用通信、智慧城市、物联网等领域开展建设及应用。
(4)现实增强应用
以现实增强技术应用为核心,依托公司现有资源优势,以军用仿真行业应用为基础,通过现实增强技术与仿真技术的有机结合,形成面向军队和科研院所的作战、训练、科研等方向的现实增强产品体系。
6、公司在管理层和员工激励方面的考虑?
公司作为第一家军工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上市公司,认识到混合所有制的优势,认识到核心骨干人员与股东价值的统一,为企业发展提供的原生动力,也注重发挥混合所有制的示范效应,通过激励创新创业人才实现自我价值,来吸引优势资源、优秀人才,为未来产业发展奠定基础。在新设的恒容公司中,也充分利用政策,设置多种激励形式,以促进公司快速、健康发展。但对于公司整体,作为军工央企上市公司,在股权激励、员工持股等方面涉及政策面较广,同时需要考虑公司发展阶段、未来发展目标、激励手段选择等多方因素,目前,公司正紧密跟踪国家相关政策,积极开展相关激励措施和方案的探索,但尚未制订具体的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方案。
7、锐安科技主要做信息安全和政府与企业大数据服务,未来航天发展是否会继续向网络安全的其它领域扩张?
锐安科技专注于信息安全和政府企业安全大数据服务,致力于安全大数据领域的技术研发、产品销售和整体服务,是国内较早从事网络安全大数据分析、信息挖掘的高新技术企业之一,也是国内较早提供信息安全大数据解决方案和产品的厂商,是信息安全行业标准参与者和龙头企业。与公司“打造成为科工集团信息产业板块”的发展战略非常契合。
若本次重组顺利完成,公司将成功实现“信息技术产业与装备制造产业两轮驱动的产业格局”。通过收购锐安科技控股权,公司快速切入了具备广阔市场前景和较高技术壁垒的信息安全行业,缩短了重新聘请团队再稳步经营开拓的时间周期,降低了上市公司进入新业务领域的人才、管理风险,实现在创新领域的业务开拓。公司将积极推进信息安全产业布局,以收购锐安公司为基础,以提供信息安全整体解决方案为建设重心,逐步打造相对完整的信息安全技术产业结构,在军方及政府应用方面形成优势,确立领先地位,成为信息安全领域的国家队。
8、公司研发机构的总体分布、人员状况?
公司研发、生产场地总面积达9万平米。公司目前拥有电磁防护技术研发中心、精密电子研发中心、环境试验中心、射频仿真及电子模拟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7个具有实力的技术研究中心。目前,公司从业人员1797人,管理人员312人,占在职职工数量的18%;专业技术人员875人,占在职职工数量的54%,技能人员462人,占在职职工数量的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