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安泰科技 (000969) 2017-02-28
1、介绍公司背景资质、主要业务领域及改革调整思路
安泰科技是国家科技部及中科院联合认定的高技术企业,公司控股股东为国家级大型科技型企业——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公司以先进金属材料及制品的研发和生产销售为主业,是国内金属新材料行业的领军企业。
结合国资、国企改革等背景因素,公司已经并将继续通过“调整管控模式”、大力推进“业务板块化、资产股权化、股权证券化”的业务改革、“推进混合所有制,探索员工持股,激发创业激情”三方面在战略层面、体制机制层面正进行重大探索和创新,由产品制造者向资源组织者转型,探索挖掘新材料产业链的价值。
2、公司发展战略
“十三五”期间是公司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适应外部新常态、内部发展新阶段,公司在对以往战略进行审视的基础上,重新制定了新时期发展战略。
公司以先进材料与技术的价值创造者为愿景,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先进材料及制品的供应商和解决方案的提供者。公司以由产品制造者向资源组织者转变为转型方向,通过产业经营聚合资源、通过资产运营盘活资源、通过资本运作放大资源价值,建立产业经营、资本运作、资产运营“三位一体”的业务运营体系,互为支撑、协同一体发展,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确立公司总部、各战略业务单元的两级定位:公司总部作为资源组织、资产盘活、价值创造平台,同时辅以资本手段,聚焦新材料领域,整合社会优势资源,推动各产业单元转型升级发展;各核心业务作为公司战略性产业板块,以“做专、做精、做平台”为定位,聚焦客户的压力与需求,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致力于成为所在领域先进材料及解决方案的提供者和所处行业的龙头企业。
以创新作为公司转型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以技术创新推动公司产业转型升级,以管理创新夯实公司发展基础,以机制创新激发公司内部活力和发展动力,协同驱动公司发展。
3、介绍公司申请对进口铁基非晶合金带材反倾销调查受理立案情况
2015年9月25日,公司代表国内铁基非晶合金带材产业委托北京市博恒律师事务所代理向商务部提出反倾销调查申请,请求对原产于日本和美国的进口铁基非晶合金带材进行反倾销调查。2015年11月18日,商务部正式发出立案公告(2015年第61号),决定自公告发布之日起,对原产于日本和美国的进口铁基非晶合金带材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本次调查确定的倾销调查期为2014年7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产业损害调查期为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2016年8月18日,公司收到商务部关于对原产于日本和美国的进口铁基非晶合金带材的反倾销初裁决定文件,且商务部当日在官方网站发布2016年第42号《关于原产于日本和美国的进口铁基非晶合金带材反倾销调查初步裁定的公告》。初步裁定:原产于日本和美国的进口铁基非晶合金带材存在倾销,国内铁基非晶合金带材产业受到实质损害,而且倾销与实质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2016年11月18日,本公司收到商务部关于对原产于日本和美国的进口铁基非晶合金带材的反倾销终裁决定文件,且商务部当日在官方网站发布2016年第65号《关于对原产于日本和美国的进口铁基非晶合金带材反倾销调查最终裁定的公告》,最终裁定:在本案调查期内,原产于日本和美国的进口铁基非晶合金带材存在倾销,国内铁基非晶合金带材产业受到实质损害,且倾销与实质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自2016年11月18日起,对原产于日本和美国的进口铁基非晶合金带材征收反倾销税(对各国公司征收的反倾销税率为日本公司25.9%,美国公司48.5%),实施期限自2016年11月18日起5年。
4、安泰环境业务
结合国企改革背景及宏观经济新形势,安泰科技针对产业发展确立了推进“业务板块化、资产股权化、股权证券化”的业务改革方向。在围绕存量业务确立了以难熔金属材料等为六大核心主业板块,通过进行行业并购整合、提升核心竞争力、做优做强的同时,明确提出“利用现有核心技术、产品和优势资源,整合社会资源,实现机制创新,打造新的增量业务”,将推动存量业务转型升级与拓展增量业务作为安泰科技十三五的重要任务并举推进。
结合自身能力与外部行业发展机遇分析,公司认为节能环保产业面临重要发展机遇,依托现有技术与业务基础,适度整合外部资源,向节能环保产业领域突围发展是安泰科技打造增量业务的重要方向之一。基于此,公司整合现有先进金属多孔过滤材料与工程技术业务相关资产,联合安泰创投组建专业从事节能环保业务的控股子公司独立发展,同时全资收购宁波化工院,并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双方骨干团队持股,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和体制机制创新,将合资公司打造成国内知名的过滤净化、高效换热产品的设计与制造商,以及节能环保系统工程解决方案的提供商。
安泰环境与黄河集团共同抓住焦化行业副产品煤焦油梯级利用产业的发展机遇,共同致力于煤焦化副产品的高效清洁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和工程推广。双方共同出资15,000万元成立内蒙古安泰万河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其中安泰环境以现金出资7,650万元,占注册资本51%。同时,拟由合资公司投资47,576万元建设和运营“安泰环境乌海煤焦油清洁利用示范工程项目”,该项目将建设10万吨/年蒽油加氢装置及配套系统。
5、特种雾化合金粉末领域业务
根据公司改革调整及业务发展需要,结合国家“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基于自身在特种雾化合金粉末领域长期积累的技术优势以及市场品牌基础,公司拟整合社会资源,结合霸州当地资源禀赋、成本优势以及成熟的产业配套优势,对金属制粉业务重新布局,在河北霸州成立合资企业,嫁接民营资本,同时引入核心骨干持股,创新机制,推动产业突围发展。本公司、河北恒信利邦与合资公司核心骨干员工拟共同出资10,300万元设立“安泰霸州特种粉业有限公司”(暂定名称,以登记机关核定为准)。其中本公司、河北恒信利邦与骨干员工分别出资5,150万元、4,120万元、1,030万元,持股比例分别为50%、40%和10%。合资公司未来将聚焦具有产品特色和一定规模的软磁粉末、MIM不锈钢粉末、金刚石工具胎体粉末、触媒粉末等产品,力争成为国内先进、国际知名的一流高端特种合金粉末制备商以及应用方案的提供者。
6、磁性材料及制品业务
答:钕铁硼产业是公司重要的业务领域之一,公司磁性材料及制品主要应用于计算机、消费电子、各种电机、汽车等中高端市场。公司正在实施新能源汽车用高性能稀土永磁制品产能扩大项目,该项目将新增产能500吨,促使产品结构逐步向高端市场调整。
7、增材制造领域
答:2015年,公司与渭南高新区火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组建3D打印金属粉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3D打印金属粉末的关键和核心技术进行联合攻关,并进行市场推广为客户提供3D打印用特种粉末的整套解决方案。2016年,公司与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西安铂力特激光成形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华科三维科技有限公司等共十余家国内增材制造行业内的企业共同出资13,500万元设立“西安增材制造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本次公司投资500万元(持股比例约为3.70%,为参股股东)参与合资公司的设立。“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的申请及其依托公司的建立将推动我国增材制造领域的技术创新步伐和产业化进程,也将对公司在增材制造领域继续保持研发创新优势、加速产业孵化起到积极牵引作用。
本次接待过程中,公司与投资者进行了交流与沟通,严格依照《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等规定执行,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未出现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等情况,同时已按深交所要求签署调研《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