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普利制药 (300630) 2017-04-18
一、董事长范敏华介绍公司基本情况:
普利从92年成立,专心致志做制药,在2005年,我们开始启动做国际化,我们选择了针剂,当时印度企业做口服的比较多,固体制剂对原料药需求量大。我们从开始选择做针剂,到产品开始批下来,将近10年了。公司从翻译指南开始,了解cGMP,了解仿制药的研发要求,注册要求,到掌握eCTD的注册申报,这个过程,公司以自力更生为主,经历了探索,失败,再探索的深入过程。当然,我们当时规模比较小,在资金,人才方面投入显得薄弱,国际化的历程显得慢了些。但从另一方面,长时间的积累,现在的基础也相对较好。2015年开始,我们在美国、德国、荷兰和法国陆续获得批文。
二、互动交流:
1、针剂出口品种进度和未来规划?
答:请阅招股书,募投项目一部分是针剂项目,针剂主要是4个品种,注射用更昔洛韦钠、注射用阿奇霉素、注射用泮托拉唑钠、左乙拉西坦注射液4个注射剂。注射用阿奇霉素在美国暂时性批准,主要是因为原料药二水合阿奇霉素专利在 2018年7月到期,等专利期过了就可以转为正式批准,进行销售。注射用更昔洛韦钠在美国已通过批准前的GMP检查,产品正在发补,欧盟注册递交了德国法国和荷兰三个国家,均已经获批。德国和荷兰已经销售,法国今年开始销售。目前公司还在欧洲其他国家寻找销售伙伴,一旦有合作方,就可通过互认程序(MRP)进行市场许可(MA)的扩增,从而实现批件快速获得后启动市场销售。这个品种我们是原料制剂一起申报的,有原料优势。注射用泮托拉唑钠德国荷兰今年获得了生产批件,美国还在提交中。左乙拉西坦在荷兰德国已经获批,美国正在注册过程中。公司的策略是,欧美是公司首先关注的市场,欧美注册时,同时用同样的工艺、同样的生产线在中国同步注册。左乙拉西坦,是儿童类精神类用药,诺华在国内刚获批,还没有仿制药上市,公司因做欧美有机会可以去申请获得国内优先审评,国内我们也会加推进。依替巴肽注射液,公司在年初收到FDA完整性审核的回复,在审评;德国和荷兰亦已经提交注册申请,已进入评审程序。
2、公司是先报欧盟再报美国?依替巴肽今年能否获批?
答:基本上是同步申报,阿奇霉素是美国先报,但是欧盟批的更快一些。依替巴肽取决于FDA的速度,我们希望尽早获批。
3、针剂法规、审评周期,费用和口服有什么不同?
答:根据美国仿制药用户收费法案GDUFA的规定,产品注册费用每年都会变化,但是一般审评收费在7-7.6万美元之间。现在,在材料提交后,有2个月的完整性审核时间,完整性审核通过后FDA会向企业回复一份正式接收函,会给出一个目标为10个月的审核周期。过程中如果有缺陷需要发补,时间可以顺延。如果没有较大的发补问 题会在预定的10个月内完成技术审评,下发产品批件。针剂与口服制剂在法规上相比,针剂更侧重于微生物相关的无菌和内毒素控制,以及不溶性微粒控制,对生产环境和人员的GMP要求要严于口服制剂。在审评周期和费用上,没有明显区别。
4、海外针剂申报的壁垒,国内有在做针剂国际化的有哪些??
答:美国遵守QBD的原则,所以对仿制药研发要求在不断提高,要求研发阶段本身和GMP体系结合在一起。国内如恒瑞,华海、齐鲁等一批公司水平都比较高,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5、公司选题的特点?
答:品种有原料、口服、缓释、针剂。针剂是重点开发的品种,口服我们也会结合国内一致性评价的需求进行开发和申报。
进度上来说,每年10个以上品种会排在研发的计划中,具体每年注册数量,取决于多个因素,如原料的可获得性、工艺放大的排期时间、BE的临床资源。
2017-2019年的开发的速度会加快,尤其是针剂的品种。
6、海外销售有哪几种模式?是否有分成销售模式?
答:目前公司通过海外的销售合作伙伴销售,不同的品种有不同的模式,有的是纯粹的供销模式,有的是出厂价后利润分成模式。分成模式也是很普遍的,如果一个品种其中一方投入的多,那么就会分的多一些,比较灵活。目前公司的品种都是自主研发。
7、 公司研发费用每个品种投入多少?
答:针剂仿制药的研发费用,比口服的要少做BE环节,另外批量也没有口服的大,考虑到原料的价格差异,每个品种研发费用根据投入的人力与时间差异很大。上市后,研发费用总额也会上升,但是我们会在利润增长和研发费用增长做好平衡,尽量以长远的目标来决策。
8、公司有原料药吗?原料药策略是什么?
答:公司有原料车间,但定位是自用,而且针剂原料药的用量较小。当然我们也注意到原料对制剂品种的重要性,我们未来会更加重视原料的开发或合作。我们的策略是先找到DMF的原料资源,如果市场上不易找到或没有合适的供应商,我们自己开发并做原料。
9、目前公司有多少在研品种?
答:公司在研清单上有40多个品种,国际先做针剂品种,固体也会做。国内公司目前还是以口服为主,看BE的进度,今年末或明年初有3-5个品种在欧美提交。
10、公司海外品种销售经销商的情况?
答:在不同的市场,我们有不同的销售商合作,我们相信我们选择的合作伙伴是优秀的。当然我们对合作伙伴也有最低销量的要求。具体细节不便披露。
11、挑战专利的费用对利润压力如何?
答:当然,专利费用很高,但是做仿制药会遇到挑战专利的情况,我们会慎重决策,如果有必要,我们会和合作伙伴协商,共同来分担。
12、公司研发人才能满足开发需求吗?
答:公司走到现在,对针剂的仿制药开发已经形成了体系。但的确需要大量的研发人才,我们会在这两年继续扩大研发团队。
13、特朗普政策对国际化有什么影响?
答:特朗普的政策,有利好的一面,比如加快仿制药的审批;但也有一些吸引制造业回流,提高进口关税的“利空”等。我们认为制药业涉及的产业面较广,而且药厂的建设,认证时间较长回流短期不太容易。药价主要是国家医保和商业保险买单,如果提高关税,就提高了支付成本;另外美国的医药行业更加关注生物药的仿制。综合上面的因素,我认为影响不大。
14、请谈谈国内销售的情况,优先审评产品多了以后国内销售人员会扩张吗?两票制的影响?
答:报告期公司是经销商模式为主,配送商模式比例比不高。接下来,执行两票制的省份我们都会调整模式为配送商模式,从报告期实施两票制情况看,对利润没有影响。口服制剂:在国内,公司从16年开始,对市场进行专业模块的细分,切分为城市医院、城市基层、县域市场、连锁市场。因此销售队伍逐步增加,2017年销售人员比2016年增加。
报告期分线主要按照产品适应症,地氯雷他定、双氯芬酸。由于分级诊疗,市场逐渐在往下移,所以在县域市场,城市社区包括连锁药店,在低价药、基药以及一致性评价政策影响下,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成为高质量药品,在国家以及地方医保支付价政策影响下,这些产品的市场势必会放量,我们在做一个产品组合,一揽子的仿制药,满足市场需求。在销售队伍组建方面,我们会进行专业化的营销推广。地氯雷他定目前是以专科和三级医院以及部门县级医院市场为主,接下来会从广度与深度拓展县域市场、连锁药店等市场。针对优先评审的注射产品,根据适应症主要针对医院市场,进行专业化学术推广,目前已经开始市场调研策略制定等准备。依据大部分省招标规则,通过一致性评价品种将会获得质量层次或者加分的优势,价格上也会有一定的优势。
15、招标降价压力大吗?
答:降价是行业性的趋势。独家剂型相比压力是要小一些。
16、地氯雷他定,各省增速下滑,是否面临枸橼酸地氯雷他定的竞争压力?
答:枸橼酸地氯雷他定,其日服用价格较高。但我们的定价很合理,日治疗价格符合政策导向,相信在新医保以及通用名医保支付价政策导向下,我们符合政府采购政策,会保持一定的优势与竞争力。
17、请谈谈ANDA品种欧美报批节奏和展望。
答:品种有原料、口服、缓释、针剂。针剂是重点开发的品种,口服我们也会结合国内一致性评价的需求进行开发和申报。
进度上来说,每年会对10-20个品种排在研发的计划中,具体每年注册数量,取决于多个因素,如原料的可获得性、工艺放大的排期时间、BE的临床资源。
2017-2019年的开发的速度会加快,尤其是针剂的品种。
18、请问募投项目的折旧对利润的影响有多少?
答:我们新建的产能都是会去通过欧盟和美国认证的,当某个具体的车间或生产线,只要认证通过并达到可使用状态,就会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按时进行转固。根据公司的持续发展,收入的增长足以消除折旧的影响。
19、请介绍美国市场几个注射剂的情况。
答:注射用阿奇霉素,美国市场约450万支左右,有7家公司获批,真正在销售的是2-3家。原研是辉瑞,有二水化合物专利,到期是2018年7月,所以其他几家报的都是一水和物。一水的质量不如二水稳定,所以没有销售或销量很小,除了个别企业。注射用更昔洛韦钠,美国市场约30万支左右,美国除了原研roche外,只有一家在做。国内更昔洛韦文号主要是注射用更昔洛韦,而不是注射用更昔洛韦钠。泮托拉唑钠,中美销量都很大。主要用于手术前的禁食时的胃酸抑制,使用面广。但是竞争也更激烈。美国销售量为3000万支左右,中国销售额是几十亿。欧洲泮托拉唑量也很大。左乙拉西坦,美国500万支的市场。左乙国内原研刚批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