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蓝海华腾 (300484) 2017-04-21
一、董事会秘书介绍公司基本情况,2016年度、2017年第一季度经营及财务情况。
二、问答环节。
Q1、2016年度公司新能源客车和物流车产品的营收占比情况及客户情况。
A:公司新能源客车和物流车产品在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产品营收中占比分别为50%左右。整体看公司客户群体相对分散,主要是国内大型的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供应商,已有的客户群体依然会保持密切的合作,2017年将继续拓展新的客户。
Q2、2017年第一季度业绩快速增长的原因。
A:业绩增长一方面是来自于第一季度手持订单的增长,同时还有部分来自于去年订单的延续。
Q3、2017年产品价格下降幅度以及对产品毛利率的影响。
A:从整个产业看,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产品未来价格下降是一种趋势,预计2017年公司电机控制器产品价格会下降,对产品毛利率会有一定的影响,公司会通过合理的成本控制应对。
Q4、电机控制器产品市场的竞争格局是怎样?针对整车企业自己生产电控这种情况看,第三方电控厂商的竞争力体现在哪些地方。
A:未来整体竞争格局会更加激烈也充满机遇。一部分车企可能会加大电机电控的研发力度,掌握技术后,自己生产;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不具备这种条件的车企依然会选择第三方企业供货。因此具备核心技术、成熟产品经验优势、良好的成本管理控制的企业将显著受益。
Q5、公司在新能源乘用车电控领域的推进情况。
A:公司已经成立了乘用车研发团队,引进了相关技术人才,开展技术研发和用户接洽。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已经与多家乘用车厂商的多款车型进行技术对接,并取得一定的进展,部分样机今年推出。
Q6、如何看待单独生产电机控制器和电机电控一起生产两种模式?
A:现阶段,公司利用电机控制器的优势,成为电机厂商的合作伙伴,共同面对整车客户。优点在于具备较高的电机匹配能力,如果整车客户有偏好的电机厂商,公司能够进行更好的配套,灵活性好。未来,随着公司规模扩大以及切入乘用车,公司会根据市场的需求导向和自身发展来确定是否介入动力总成及产业链的延伸。
Q7、相比客车、物流车的电机控制器,乘用车的电机控制器的壁垒是不是更高?
A:乘用车更多为大众消费者,在驾驶偏好、操控模式等方面存在多样性和差异化。从技术角度,核心技术是相通的,但乘用车电机控制器对电机的驱动控制精度,操控性能,安全性和稳定性等方面要求更高的技术;同时由于空间和整车重量的要求,对电机电控的轻量化、一体化设计要求也更高。
Q8、第三方电机电控企业进入乘用车领域的门槛在哪里?
A:主要门槛是产业的技术和品质,乘用车电机控制器的认证周期相对较长,考虑到乘用车市场需求的爆发也在近两年,所以第三方厂商都在努力中。公司在积极的和乘用车厂商进行合作。
Q9、公司从客车、物流车产品向乘用车产品拓展,研发体系需要做什么调整。
A:总体来讲就是在大的工控平台的研发基础上进行差异化发展。
Q10、如何看待2017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和需求情况。
A:从国家政策推动和宏观环境看,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会继续规范和持续发展。新能源客车虽然增速可能放缓,但是存在保有量的需求。从目前国家补贴政策和新的目录落地情况看,对今年纯电动物流车的市场预期还是相对乐观的。乘用车的市场空间也将持续放大。
Q11、公司新能源汽车产品和中低压变频器产品今年的主要增长点在哪里?
A:新能源汽车方面,结构性需求受到政策影响,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保有量的需求以及整个市场的规模一定是增长的,公司也在积极的开拓客户;中低压变频器方面,公司会持续推出新产品,实现增长。
Q12、对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订单情况预计。
A:一季度因为补贴目录调整和春节假期,整车厂商的生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公司一季度的订单量还没有快速释放,按照往年的情况来看,二季度好于一季度,三、四季度预期会更好。
Q13、沃特玛联盟外的客户开发情况?
A:公司的客户整体相对分散,除联盟内的核心客户,联盟外的客户占比也较大。联盟内的订单也是竞争模式。
Q14、工控行业目前情况如何?
A:从目前的市场反馈等方面,工控行业处于“回暖”趋势。市场需求开始逐步提升,但主要是高端应用复苏,中低端不明显,伺服的应用也在上升。
Q15、公司应收账款较高的主要原因。
A:公司应收账款增加的主要原因系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产品销售规模扩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受产业政策补贴资金拨付时间、供应链体系的采购付款周期相对较长等因素影响,回款相对存在一定压力,是整个行业的普遍现象。工控行业的产品回款比较好,年度回款比例在90%-95%。
Q16、公司未来的发展重点。
A:对于公司来说,新能源汽车未来依然是一个机会点和大市场,公司也会持续推动新能源汽车电控等产品的发展。而工控自动化产品方面,未来公司会提高关注,加大工控产品的投入。随着公司上市,公司在开发新产品和技术储备的同时,将合理利用好资本市场平台,为公司发展挖掘新的增长点。
接待过程中,公司与投资者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并严格按照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等规定,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没有出现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等情况,同时已按深圳证券交易所要求签署调研《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