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四维图新 (002405) 2017-04-28
调研内容记录:
问题一:收购杰发科技后公司后装市场的进展情况?
回复:杰发科技在财务上已经并表,2016年利润超过预期,出货量也还不错,但最关注的还是接下来对新产品的开发,公司将发布新的加入了公司算法的ADAS芯片,在原有ADAS功能的基础上加入了芯片的功能,并支持welink,已经开始出货,前装和后装都比较多,也提供了很多腾讯系的内容,目前前装收工程开发费,后装以抢占用户为主。
问题二:公司对智能驾驶技术路径的理解?
回复:两种方式可实现自动驾驶,第一是直接瞄准完全自动驾驶,第二种方案是逐渐把功能提高到实现自动驾驶。对公司来说,渐进的方式更为可取,风险也更小。由于深度学习的不断发展,实现的速度也将加快。百度是和激光雷达绑定在一起的,自动驾驶平台的开放需要配备有相关的传感器,但是对于我们来说价值不是很大。现在车厂、系统商、互联网公司和我们都有不同的打法,还不是很清晰,因产业链目前还是处于刚起步阶段。
问题三::公司和外资合作比较多,公司未来和本土车厂的合作战略?
回复:国际厂商对公司的好处是商业价值高,但自主品牌更敢于尝试新产品。公司的产品线战略是从导航升级到车联网再升级到自动驾驶,自主品牌对公司的帮助很大,公司很多产品在前装的落地最早都是从自主品牌开始的。我们与国际厂商和自主品牌厂商的合作中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国际厂商是我们输出自己的产品和能力,他们自己做规划,而我们可以帮助自主品牌去规划。公司特别重视自主品牌,目前已经有自主品牌的厂商进入到我们的前十大客户当中。接下来的重点还是新产品,自主品牌对价格比较敏感,但我们会提供更多的服务。在新一波浪潮开始的时候我们就选了几家自主品牌的厂商重点合作,他们在各自领域都是领头羊的角色,公司会全力支持他们,也已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目前进展顺利。
问题四:公司在自动驾驶方面具体的规划?
回复:自动驾驶是包括传感器、决策的机构、后台的更新、控制的机构在内的整个链条,总体价值很大。我们在当中主要做的是信息的处理、与后台的链接、上传下发这一套数据的采集,这个信息流是我们核心的业务,包括影像、激光雷达的识别处理、跟后台的检验校正、不同传感器信息的处理和发布等。前端的芯片、算法、导航引擎我们也在开发。从这个角度来说,业务上一个量级是没问题的。目前看来客户还比较认可公司在产业链的布局,总体定位就是大数据处理和计算能力。
问题五: 车联网在市场上的拐点何时出现,会形成什么样的商业模式?
回复: 前装市场就是慢慢增长的过程,采用License或者收取服务费的模式,但我们目前看到了机会,导航、音乐、保险等都是车内的刚需,国外用车联网做保险已经开始赚钱,目前还是需要用户量。我们期待在商用车和乘用车领域公司能成为领头羊,至少在用户量和用户体验方面做到第一。
问题六:汽车行业与智能手机对比,会不会有颠覆的变化?
回复:智能的操作系统是给手机行业带来的最大的变化,而汽车行业没有一个芯片能操纵所有的系统,缺少统一的芯片平台和OS平台,不会像手机行业那么容易一下子被颠覆 ,它是个渐进的过程。
问题七:联发科也在做自动驾驶的芯片,公司怎么看?
回复:联发科与我们在自动驾驶上是战略合作的关系,联发科以通信为核心,杰发科技以娱乐系统为核心,辅助驾驶的芯片我们共同做。
问题八:公司未来对高精度地图导航和车联网的规划?
回复:导航是获利的业务,虽然增长比较慢,但是是利润的主要来源。车联网业务在前装市场是获利的,后装市场采用互联网模式先以争取客户为主要目标。自动驾驶想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利润还需要一些时间。
问题九:子公司图吧对公司2016年的业绩影响较大,是否在车联网整合上遇到一些状况?公司并购了很多公司,未来何时出现业绩拐点?
回复:调整当然一直在做,公司B2B的业务是盈利的,图吧是B2C的业务,主要是面向后装的产品,有一些亏损。不应只看今年的业绩,今年最大的变数是杰发科技的并表,但是除了净利润和营收还有其他的指标来判断公司的发展,这些指标也都是向好的。别的业务结构也在变化,导航业务比较稳定,我们的业务不是多元化,而是产业的升级,是为汽车的驾驶者解决更好出行的问题。车联网的收入在增长,也是未来收入的主要增长点;高精度地图方面我们把规格和场景对应起来,先把产品做出来,实现量产是最主要的。
问题十:2016年度研发投入的资本性支出和研发性支出各占多少?研发投入摊销对2017年净利润的影响?新办公大楼是否考虑出租?办公大楼的计提折旧对今年净利润的影响?
回复:公司并不是所有研发费用都进行了资本化,2015年研发费用资本化占研发投入的23%,2016年占研发投入的30%,是因为公司加大了高精度地图等领域的投入,增加资本化的比例与公司的研发进程相符,不存在摊销影响净利润的情况。新的办公大楼已经实现了入住,开始计提折旧,原来各个子公司很分散,之前在各个地方租楼的费用和目前的费用基本持平。但是统一办公后,比较明显的变化是员工归属感更强,各子公司间的协同效率大幅提升,公司管理层的战略更容易被贯彻实施。原来有出租的计划,但从公司的业务发展来看将提供给参股公司使用,只是收回成本。
问题十一:公司与国机汽车的合作项目中提供的车联网前装产品的形态?
回复:与国机汽车的合作项目提供包括后台的搭建、维护、监测、健康状态、前端手机APP、车载端界面的内容、联网的服务等等,公司做集成和服务的角色,根据厂商的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
问题十二:公司是否有人工成本上升的压力?
回复:人才竞争压力很大,但对一家公司来讲战略方向是否正确、团队是否优秀是最重要的两个问题,公司的战略和团队都得到了客户和市场的认可。全球公司都面临人才的竞争,提供激励措施是一方面,但使员工有成就感更重要,另外公司要提供给员工学习的平台。
问题十三:公司的高级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业务提供的解决方案包括哪些内容?
回复:从去年开始一些高端车已经开始使用公司的地图、数据和算法,用于驾驶过程的预测和预警,与行车安全息息相关的功能,客户使用的同时也在帮公司采集数据。
问题十四:前十大客户具体有哪些,占比如何?
回复:出于商业机密原因无法透露。
问题十五:收购杰发后程总本身持股比例不高,但是表决权比例高达7%的原因?定增募集的金额情况?
回复:关于表决权的比例问题之前公司也对证监会做了详细的回复,保证公司管理层话语权和贯彻战略思想是最主要的考虑,也为了防止市场的恶意收购,在与参与定增的机构充分沟通后,他们基于对管理层的信任、管理层的经验和公司的战略布局将表决权委托给了程总,希望公司有更多的话语权。定增顺利完成,具体募集情况公司也已经做了详细的披露。
问题十六:腾讯投资了特斯拉,未来公司与腾讯和特斯拉的合作计划?
回复:腾讯看好这个行业才会进行投资,他们采用生态打法,在他们生态领域的重要环节进行投资,并参与其中与被投资企业形成密切合作。之前我们跟腾讯一起合作推出了一些产品,腾讯还参与了公司的定增,也与公司共同投资HERE等,腾讯要与公司一起致力于打造面向整个互联网领域的位置服务、面向汽车的自动驾驶。腾讯不只投资特斯拉,也投资了蔚来汽车,也是因为腾讯看好这些公司,整个生态体系内的公司大家都有机会相互配合,逐渐合作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