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精锻科技 (300258) 2017-05-09
Q:产能情况?
A:一季度订单完成率70%左右,产能受限主要原因是一线员工的增长相对公司订单增长有缺口,而不是设备,如果人员充足,可以开三班,目前是开双班产能。对于投资周期比较长的大型设备、关键工序的设备(其中包括热处理工序等)等公司通常都备有20-30%的富余产能。今年一季度公司已新增员工100多人,从二季度开始新增员工将陆续发挥作用。
Q:公司主要产品、单车价值量和市场份额?
A:公司产品包括:差速器锥齿轮、变速器齿轮、轴、变速器驱动盘鼓、驻车齿轮、驻车爪等零件。主流DCT里,目前公司可以做的零件有20件左右,总价值量可达1000元,但客户通常不会将同一项目的这么多零件同时给一家供应商做。公司差速器齿轮现在国内市占率30%多,其他零件现市场占比比较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Q:自主厂商DCT的配套情况?
A:吉利和长城现自动变速器用的是格特拉克的DCT,公司一直在为格特拉克配套相关零件。公司现为自主DCT厂商如上汽变速器已在大批量配套,与吉利和长城新DCT有项目在开发和商谈中。
Q:公司产品和双环、蓝黛两家生产的变速箱零件有什么不同?
A:双环和蓝黛与我们生产工艺不同,他们主要是用不带齿的毛坯,进行切削加工和焊接,而公司则是应用精锻工艺将零件整体锻造成形。
Q:锻造加工结合齿齿轮是否会替代切削齿轮?
A:大众、奥迪、日系等品牌大都用锻造结合齿齿轮,但基于现阶段的成本考虑,国内部分品牌还是采用切削+焊接的方式,随着未来零件精度要求的提高、需求量的增加和人工成本的上升,锻造加工结合齿有取代切削工艺的趋势。
Q:今年营收增长预期?
A:今年营收增长20%是保底,30%是目标。收入增长主要还是由江苏本部完成。
Q:14-15年以前增速较慢的原因?
A:14-15年增速较慢的原因主要是募投项目的产能释放较慢,但从16年开始已进入稳定的释放期。未来2年公司营收的增长主要还是来自江苏本部。
Q:新员工上线需要培训多久?
A:简单的工序操作工需要培训3个月左右,稍复杂的要培训6个月到1年左右。
Q:天津工厂未来投资情况?
A:天津工厂(一期)未来4-5年投资7亿元左右,后续投放节奏取决于行业增速和客户需求情况。
Q:资本开支计划?
A: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预计3.5亿元左右(其中包括天津工厂、宁波工厂和本部投资)。
Q:行业格局?
A:客户选择供应商主要关注其研发能力、质量控制水平、成本、产能以及未来中长期发展战略等,几方面都要得到客户的认可才具备合作的条件。现阶段公司与行业相关的大多主流客户都有合作,具有良好的客户结构和市场口碑。
Q:年降情况?
A:年降的比例根据不同的客户、不同的项目和不同的项目阶段都不相同,公司每年都在通过产品结构优化、内部提高效率、优化成本等措施减少年降对收益的影响。
Q:原材料涨价的传导?
A:公司与大多主要客户有原材料价格波动产品价格调整的约定,因此影响不太大。
Q:差速器、DCT收入占比?
A:差速器齿轮收入占比70%左右(前驱的差速器齿轮装在变速器里,后驱的则装在后桥里),结合齿收入现阶段占比还不高,现阶段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国外的同行。
Q:CVT是否有配套?
A:公司现与自主品牌的CVT有配套,另还有新项目在洽谈中。
Q:主要客户情况?
A:2016年国内销售75%,国外25%。最大的客户占比15%左右,前5名占比超过50%,风险较为分散。
Q:为什么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对应的收入有所下降?
A:现在设备投入的档次更高,目前设备按10年折旧,但进口压力机等重关设备要20-30年寿命才会淘汰,设备的寿命会变长。去年机加工投入的都是欧洲和日本的自动化设备,目的是进一步提升产品的精度、提升过程质量的稳定性和减少人员依赖。
Q:怎么看待过去几年产能扩张没有跟上需求?
A:中高端制造业对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无论是一线工人、班组长、设备维护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的培养、选拔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太快了则容易发生问题,会对公司的产品和市场带来较大的风险。
Q:宁波公司的ROE比母公司低吗?
A:宁波公司是以总成装配为主,资产相对较轻,另今年 9月份,公司对标同行优秀竞争对手所采购的新的装配线、试验线将安装调试布置完成。
Q:每年年降情况?
A:部分主要客户的年降通常在项目初期双方就在合同中约定好,这样公司在报价时就会考虑年降对未来收益的影响。
Q:产业链整合计划?
A:去年收购了宁波公司,今年已有计划出资增资东风精工。
Q:新能源储备储备?
A:新能源车未来是趋势,但新能源车的替代传统汽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公司新能源车产品储备:传动系统小总成、电机轴项目等,现阶段体量较小。
Q:1Q宁波VVT下滑?
A:主要原因是重要客户江淮、海马销量的下滑影响,但今年全年的业绩承诺应该能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