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尚品宅配 (300616) 2017-06-14
一、参观智能制造生产基地及简要介绍公司情况
二、主要问题及回答:
1、一季度的品类和渠道增长情况是怎么样的?
答:一季度衣柜同比增速最快,达42%,其他柜类占比最大,但增速也达31%。渠道方面,加盟渠道增速高于直营渠道增速。
2、随着销售规模的扩大,生产人员的数量会不会急剧上升,从而导致成本的增加?
答:16年的生产人员大概比15年增长5%左右,但是16年销售收入增长了30%,可见随着规模扩大生产人员的人均效率是在不断提升的。
3、公司在制造环节跟竞争对手有什么不一样?
答:我们从一开始就做全屋家具定制,目前公司除衣柜、橱柜外的其他全屋家具销售占比达6成,产品结构不一样决定了生产制造的模式、流程都会有不同。就定制而言,我们的能力是很强,我们没有标准化的板件,而且做全屋定制会有很多小尺寸的板件,加工难度大,应力变形导致生产误差比大板大,我们对这个做了很多研究,目前生产端可以应付客户的各种尺寸需求。而标准化柜体一般都是大板,对于习惯生产标准化柜体的企业,完全转型为全屋定制会有难度。
4、公司的板材利用率很高,为什么制造成本还是那么高?
答:这是要具体对比的,其他企业生产同样材质同样尺寸同样复杂规格的产品,成本不见得会比我们低。大家的产品结构还是不一样的。
5、未来3年在制造成本上还有多少下降空间?
答:降低制造成本有很多方法,比如通过人均效率的不断提升人工会大幅降低,另外还有供应链环节上费用也有一定的空间。
6、公司的利润什么时候会释放?
答:2012、2013年的时候我们是有10%的净利润率的,后来由于战略性全国直营布局扩张对应的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增加,从而导致阶段性的较低的净利率水平。目前公司全国直营战略布局已初步完成,覆盖了国内11个一二线核心及省会级城市,直营店的效益将会逐渐释放。在巩固直营销售优势的同时,今年公司会加大力度拓展渠道、增加加盟店数量,提升加盟收入。
7、上市的定制家具越来越多,越来越多单品定制家具企业转型做全屋家具定制,您觉得难度在哪?
答:我们在生产端的系统能力是很强的。单品定制家具企业从以前只要生产交付一个产品到现在要同时向同一个客户交付多个产品,很容易在生产计划排单上出问题,我们的生产计划排单能力很强。
8、其他全屋定制家具比例为什么那么高?
答:衣柜和橱柜的数量会受到房型限制,客户家里可能就只有两个房间、一般只有一个厨房。这个产品结构主要还是由客户需求决定,客户对其他全屋家具是有需求的。像榻榻米,当初就是我们创作出来的,这个产品小板比较多,当初在研发制作这个产品的时候费了很大力气,后来榻榻米也成为了我们的一个明星产品。
9、目前加盟店开设情况怎么样?加盟渠道里的购物中心店占比情况怎么样?
答:截至2017年5月底,公司直营店和加盟店合计超过1300家(含正在装修),公司会继续发力渠道建设。加盟渠道里,一线、二线购物中心店数量占比超过70%,整体购物中心店数量占比超过50%。
10、新工厂什么时候达产?目前的生产线都在佛山,未来会考虑全国产能布局吗?
答:新工厂(五厂)是去年投产的,是16年国家颁布的智能制造示范企业。预计五厂在18年下半年完全达产,可以支撑到19年上半年的产能,目前有在考虑其他地区的产能布局问题,但这毕竟不仅是建一个厂房这么简单,还有供应链等很多环节需要考虑。
11、五厂出产的品质和原有工厂的品质会有不同吗?
答:没有,品质是一样的。但是设备会比较新,效率会更高。
12、是否能介绍一下配套产品的供应流程?随着配套品类的扩张是否会带来库存和供应链的压力?
答:以往的运作,其实配套品的运作比较轻松,我们是没有库存的。具体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公司收到客户订单后向供应商下单,由供应商直接向客户送货、安装;另一种模式是公司收到客户订单后向供应商下单,供应商送货到公司,公司向客户送货。
13、国产和进口设备的还是存在一定价格差距的,有考虑用国产设备吗?
答:以前用过国产设备,但我们生产强度太大,国产设备用2年左右精度等各方面会跟不上。公司设备的负荷比较大,现在一般一天运转20.5小时,所以目前还是主要使用进口设备,个别像补单等生产强度很低的流程可以用国产设备。
14、看到工厂的整个物流规划还有一些集成都做得挺好的,都是公司自己做的吗?
答:五厂从最初规划开始就都是我们自己做的,会向外购置硬件设备,然后我们自己做信息化,还有一些集成的部分。
本次接待过程中,公司与调研人员进行了交流与沟通,严格依照信息披露相关 管理制度及规定执行,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未出现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等情况,同时已按深交所要求,安排调研人员签署了《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