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华工科技 (000988) 2017-07-25
一、交流会议先以PPT形式向大家介绍了华工科技聚焦“智能制造”和“物联科技”两大业务方向,在汽车、3C和OLED行业快速发展的情况。
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是1999年成立,2000年在深交所上市,是国内首家以激光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公司专注于工业转型升级的重大需求,以行业领先的技术,提供激光先进装备制造、激光全息防伪、光通信器件、传感器、物联科技等领域的产品与服务。针对全球“再工业化”发展趋势以及自身特点,秉承“为制造的更高荣耀”的企业使命,公司集中优势资源发展“智能制造”和“物联科技”两大业务方向。
华工科技近三年经营业绩持续向上增长。2016 年,华工科技营业收入达到 33.14 亿元,较上一年增长 26.50%,净利润达到 2.30 亿元,同比增长达 52%。今年上半年,公司凭借激光加工、传感器与光电器件三大板块组合出击,2017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48%,净利润增长22.33%。上半年公司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 45.80%-55.18%。公司激光加工系列成套设备和敏感元器件销售收入大幅增长,从而推动公司盈利水平提升,公司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二、与参与机构就公司战略,关键技术、市场应用及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问题1:公司刚刚换届,对产业有什么新规划,会采取什么新手段吗?
董事长、总裁马新强回复:是的,6月底举行的董事会上,我被选举为董事长、总经理,对我来说,肩负的责任更重了。华工科技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这两周我到市场一线去调线,慰问,感觉到公司未来发展潜力很大,广阔的市场空间,广阔的内部协同空间。为此,我想,我们未来在战略层面上,坚持“产品经营与资本经营双擎驱动,国际化与信息化两翼助力”,在执行层面上,以“赋能”为重心,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组织结构上,减少管理层级,提高管理的效率和对市场的响应速度;二是要管理下沉,划小核算单元,精准激励,让真正有价值有贡献的人在公司得到更大的发展与回报;三是为“营销”赋能,一是整合内部资源,打通几个业务板块的客户资源,实现共享;二是在离客户最近的地方,进一步完善销售网络布局;三是进一步优化销售队伍,通过销售任职资格体系建设,培训、考核,淘汰没业绩、没战斗力的,将研发人员中有开拓潜质的充实到一线销售队伍中;四是尽快出台销售人员激励政策,通过文化价值观传导,塑造一支能打硬仗、打胜仗的销售队伍。
问题2:公司掌握了激光的核心技术,听说有最完整的产业链?目前光纤激光器的使用情况?还有其他激光器的布局和使用情况?
华工科技董事长、总裁马新强回复:华工科技在激光产业的优势在于,我们是国内产业链布局最完整的,从激光源到系统,包括:激光芯片-激光器-激光应用装备及系统解决方案-激光加工-行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全覆盖。
目前主流的激光器,光纤、紫外、超快各有应用的市场空间。激光器的发展趋势是超短脉宽、高重复频率、高脉冲能量。锐科是国内最大,国际第二大的光纤激光器制造商,是华工科技引进“千人计划”闫大鹏博士打造出来的,是中国第一家光纤激光器公司,目前可以做到6万W功率激光器。华日是华工科技控股(68.57%)的公司,现在已经可以做到40W紫外,打破了国外垄断;皮秒激光器我们已经做到120W/10ps,由于有成本和服务的优势,将在微加工领域有爆发式的增长;飞秒激光器我们已经做到40W/350fs,已经用在医疗和科研领域,未来在显示面板和3C消费电子工业领域有巨大的应用空间。公司已有3个“千人计划”分别引领。还有半导体直接输出激光器以及核心芯片层,我们也有两家公司布局。
激光的发展是取决于激光器的发展趋势,谁拥有激光器的技术谁将拥有市场,通快、相干、IPG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在激光器;全球行业内最大的公司核心竞争力在激光器,那华工科技已经拥有4家参股公司的布局,是最全面的、底蕴最深厚的激光器的集团企业,这是很重要的优势资源。华工科技10人千人计划专家,有9人在激光领域。目前,我们已经在激光器里面的核心芯片层做好了布局。
问题3:公司激光技术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情况能介绍下吗?
华工激光总经理邓家科回复:激光工艺及核心技术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包括:
1、焊接:金属,新型复合材料,不同厚度、强度、材质钢板焊接在一起,汽车动力系统中各种复杂的材料组合,广泛应用于传动和发动组件中。
2、打标:需几秒钟就可在工件上打标来保证其可追溯,公司独有的二维码蚀刻技术,二维码的读取率达到100%。
3、公司能够提供整套动力电池焊接解决方案:包括电芯封口(侧焊,顶焊)封栓,防爆阀焊接、极柱焊接,电池模组焊接,PACK焊接;还有电芯打标、极耳切割等电池相关部件的生产制程。同时公司以激光焊接工艺为核心,推出包含机械手自动上下料、CCD智能识别检测、分拣包装等工序的自动化系统,丰富公司产品线同时,形成从设备向自动化成套装备集成的系列化产品。
4、公司已为客户提供完整的汽车安全系统激光制造方案:包含安全气囊焊接、安全气囊弱化、保险杠焊接、保险杠开孔、吸能盒焊接、局部零部件硬化、零部件标记及追溯等。
5、公司研发的汽车安全气囊面板激光弱化设备,集自动上、下料激光加工于一体,将机器人技术与激光弱化工艺完美结合,各项指标和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生产一个安全气囊面板所需时间不到1分钟。
6、激光不仅可以实现汽车内饰完美的切割和打标,灵活软件控制程序还能很容易的实现定制的个性化设计。
激光,将成为汽车产业发展不断改进技术与工艺提供无限可能!华工激光自主研发的57类汽车制造高端激光加工设备,已在东风、上汽、江铃、广本、长城、江淮、众泰、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武钢等313家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应用538台(套)。
问题4:公司在汽车制造方面的布局,还有在市场中的占比?
华工激光总经理邓家科回复:一个是与主机厂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一汽红旗,上汽通用有90%以上我们做的。通过1+N战略,客户资源、技术资源可以横行延伸。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全铝车身在江淮已试点,今年可在应用上推广,全铝车身的焊接及切割工艺需求非常庞大,未来将有很大的增量。
汽车零部件的市场,零部件是配套厂做的,目前市场规模,整车与零部件比例1:2,现在零部件加工目前在公司汽车领域收入占30%,市场空间还很大。
第三,机器换人:公司通过产品延伸,为汽车公司做自动化产线以及智能车间,也已于大型车企共建,这将大大提升国产汽车的生产竞争力。这一块我们在国内没有竞争对手。
问题5:公司在3C行业国际大客户中的市场占比大幅增长,共建实验室,是大客户在有意扶持公司吗?
激光公司副总经理王建刚回复:3C行业:今年一季度实现大幅的增长,一方面是在3C行业中,在国际大客户的份额大幅提升。主要是公司全面进入整机和部件等组别,产品本身上,已经全线进入各种应用,焊接、打标、切割、钻孔、划线、玻璃/蓝宝石硬脆材料微加工。同时微软、三星、华为、中兴、OPPO、小米等其他一线品牌也都是我们的客户。
今年开始,我们加强与大客户的联动,在美国硅谷与国际大客户共建立了实验室,同时在华中、华南建立了两个近一千平方的技术实验室,更快的响应客户需求。因此,我们在大客户的占比每年都会高速增长。
从客户对供应链的管理来说,选择多家供应商是非常的。选择华工科技,主要是对华工科技技术实力、交付能力、品质控制能力、服务能力以及强大的资源整合组织等公司综合能力的认可。所以,我们对在3C行业的增长充满信心。
问题6:OLED也是目前市场的热点,公司在这一块有布局吗?有客户吗?
激光公司副总经理王建刚回复:面板未来的空间其实不比3C行业小,目前我们已经和中国的面板主流厂商有业务来往,京东方、华星光电、天马等大企业在武汉都有分厂,今后武汉光谷将会是中国面板行业最重要的生产基地。
面板全球第一是三星和LG,激光的应用主要有:修复,切割,退火,剥离。修复和切割这一块,我们已经有系列的产品推出,目前已经在客户处应用。
难度大的是退火和剥离,我们正在和客户一起做开发,主要是目前的激光器主要是使用相干的准分子激光器,采购价格高,设备供货周期非常长,相干的激光器订货周期是半年。因此,在国际大客户的要求配合下,我们积极设计我公司自制光源的优势,采用其他的光源技术路线来开发新产品工艺,实现加工功能,已经取得重大进展,将会大大提升设备的制造周期、采购以及使用成本,国内面板厂商也希望能够用国产设备替代。驱动力是有的,但是替换过程是需要一定的周期,我们相信这个过程会随着面板产业往中国的转移而缩短。华工科技会在这个过程发挥积极的作用。
问题7:公司在汽车电子在目前市场上的应用情况,听说公司为特斯拉提供传感器?
董事长、总裁马新强回复:公司为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我们的汽车电子种类已达30多种。新能源汽车PWM控制系统、新能源汽车电池温度传感器、光传感器、气体传感器、进气隔栅控制模块、调速模块、湿度传感器、PM2.5传感器、电子温控器、风门执行器、调速电阻及模块、PTC汽车加热器等。
我们的竞争优势在于:1、公司是国内少数掌握芯片制造和封装工艺核心技术的企业之一。自主研发的系列汽车传感器实现了进口替代,正在扭转汽车传感器国产化率不到10%的局面,进入一汽、上汽、东风、广汽等国内主流车企并打入日本、德国本土。
2、公司拥有全球最大的多功能传感器产业基地,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年产能可达10亿只。
3、多年技术积累, 1988年始从事传感器的设计、研发和制造;领先的科研成果:100余项核心技术专利,获多项科技进步奖,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20 余项,制定国家标准2项。自主研发的PTC发热器为国内首创,打破了国外垄断,成为国内新能源PTC加热领域领导者。
作为仅次于手机电子的第二大电子行业子板块,伴随汽车智能化、舒适性的不断提升,汽车电子在汽车成本中的占比不断提升,有望在2020年达到50%。自2014年起,公司步入汽车电子的起飞阶段,每年保持了超过120%的增长,仅用3年时间,燃油汽车电子产品市场占有率达40%左右,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
PTC加热器在汽车电子中的应用,新能源汽车中空调制热是个问题,原来是用内燃机余热,现在用电池供能,我们用的是特种陶瓷的发热原理做的组件(包含芯片),目前是特斯拉的核心供应商,国内比亚迪、北汽、江淮、众泰厂商因受特斯拉的技术引领也是应用这样的技术。高理新能源汽车PTC加热器于2013年启动研发,用于新能源汽车空调加热和整车电池加热, 并在2014年成功开始配套特斯拉MODEL-X、MODEL-S(GEN-3)。在新能源汽车总量中,PWM控制模式将在2017年达到75%,2020年超过90%。
公司上市18年,围绕代表国家竞争力,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目标,专注于关键技术及产品的国产化,提升了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话语权。站在未来看现在,发展智能制造我们任重道远,愿与更多的志同道合者 为制造的更高荣耀,华工科技正在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