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温氏股份 (300498) 2017-08-15
一、董事会秘书介绍公司上半年情况
二、QA环节
1、公司认为近期猪价上涨的原因是什么?对下半年猪价走势如何看?
答:近期国内猪价持续上涨,一是环保政策落地,全国多地对养殖业环保管理力度加大,上半年猪价下跌时,散户退出不断增加,当前市场供应量有所减少;二是猪肉消费旺季的拉动,暑期旅游消费、节日消费增多,消费量增加。下半年还有中秋、国庆佳节,猪价行情审慎乐观。
2、市场肉猪、肉鸡价格波动,会影响公司合作农户的收入吗?行情不好的时候,会有保障价格吗?
答:市场上肉猪、肉鸡价格波动,对合作农户收入影响不大。温氏模式中,公司与合作农户根据自身优势合理分工,公司承担市场风险,农户承担饲养风险。市场行情好的情况下,公司会适当提高农户的收入,市场行情不好的情况下,农户的收入相对稳定。
3、公司生鲜项目中,店主盈利和公司盈利情况如何?
答:公司正在进一步探索“公司+店主“模式,目前大多门店已取得不错的盈利,成熟区域店均毛利率约20%;生鲜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前期在人员配备、销售网络建立、促销等方面有较大投入,公司盈利暂不明显。
4、公司会考虑养白羽鸡吗?为什么养黄鸡又养肉猪?
答:公司起源于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以养鸡业起步,广东、华南是公司传统布局区域,这些地方的饮食习惯以黄羽鸡为主。是否饲养白羽鸡要看接下来的市场情况。1997年,公司开始饲养肉猪,开启鸡猪双业务模式,主要考虑鸡猪周期行情不同,二者市场价格风险可以相互弥补,规避单一业务发展风险,促进公司稳定持续发展。
5、中国养殖业成本方面与欧美国家相比有哪些差异?
答:技术成本方面,欧美国家技术水平相对较高,PSY、防疫、育种水平普遍高于国内平均水平;饲料成本方面,美国玉米、大豆等原料价格低于国内;规模方面,欧美国家大多是规模化、高效化养殖为主,特别是大规模的家庭农场,而国内目前散户养殖还占了较大比例,在环保政策等因素推动下,近几年有规模化养殖企业扩大、散户不断退出趋势;环保成本方面,美国等国家地广人稀,环保成本较低,国内环保政策日趋严格。综合以上,中国养殖业成本高于欧美国家。
6、公司农户规模如何?
答:公司旧的合作家庭农场产量为单批500头,新的家庭农场产量单批为800至1000头,每年上市两批商品肉猪。随着公司科技水平的提高、自动化水平的提升,产量有逐年扩大趋势,如今年上半年,户均投苗达563头,同比提高11.85%。
7、目前行业可改善的领域有哪些?
答:国内养殖业门槛渐渐提高,对养殖行业提出了新要求。(1)肉鸡行业:受H7N9的影响,国内毛鸡销售渠道受阻,肉鸡行业需要调整产品结构,转型升级,盈利才会慢慢显现出来;(2)肉猪行业:环保政策的落地,行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环保设备、环保技术研发等。散户不断退出,规模化企业不断发展,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养殖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延伸产业链,以市场为导向生产,才能保持源源不断的活力和竞争力。
8、现有环保要求下,公司的养猪的环保投入成本怎样?
答:占建设成本投入的15%左右。
9、公司是如何做好环保工作的?
答:公司将环保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非常注重环保工作。公司在其发展壮大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很成熟的环保工艺,各生产单位尤其是合作农户均按照环保建设标准配套完善环保设施。公司设立了环保部门,配备专业环保人员,严格按照公司环保制度做好指导与监督工作。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经过固液分离,液体部分经过厌氧产沼气实现能源化利用后再进行深度处理并达标排放或经厌氧消化处理后作为农田水肥利用;固体部分可发酵作有机肥;动物尸体采取无害化处理等。
10、黄羽鸡和白羽鸡有什么区别?
答:黄羽肉鸡是我国特有品种,白羽鸡是国外引进的品种,二者在外观、生长周期、烹饪方法、饲养方式等都有区别。白羽鸡体大肥硕,饲料转换率高,饲养天龄45天左右,笼养为主,适于西式快餐烹饪;而黄羽鸡是走地鸡,瘦肉多,饲养天龄长,有饲养60天至230天的品种,适于中式高档酒宴烹饪。
11、公司有无自繁自养打算?
答:自繁自养模式与“公司+农户“模式各有所长。经过30多年的实践证明,“公司+农户“模式适合公司的发展。温氏模式可以有效地整合养殖规模扩张中需要的资本、技术、土地、劳动力等资源要素,利用国内分散土地资源和闲余劳动力,实现轻资产发展,促进公司持续快速扩张。环保政策落地,公司对农户进行技术扶持,化整为零做好环保,使生产得以保障;温氏模式响应国家农民返乡创业号召,深入贫困地区,带动产业脱贫,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深受当地农民、政府欢迎。